01.23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宋代“殺夫奪妻案”原委

嶽州離城三十里,有地平江,人煙稠密,張黃二姓最盛。其中張萬、黃貴兩人以屠宰為生,送往迎來,交情甚密。張萬家道不足,娶妻李氏,容貌秀麗;黃貴有錢,尚未娶妻。有天正逢張萬生辰,黃貴攜帶果酒道賀,張萬十分歡喜,邀留招待,妻子李氏在一旁斟酒。黃貴目瞅李氏,心內不覺動情,無奈只能以嫂子稱呼,不敢有半點胡言亂語。

飲到傍晚辭歸,黃貴腦海反覆呈現李氏的容貌,輾轉反側,無法成眠,滿心思量怎麼將她弄到手。時到五更,他突然心生一計,準備五六貫錢,清早來張萬家叫開門。張萬聽得是朋友的聲音,當即起身開門,攬入問道:“賢弟何事,這早來我家?”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宋代“殺夫奪妻案”原委

黃貴笑道:“我親戚有隻豬,約我去買,恐怕失信,故邀兄同去,如有利息,當共分之。”張萬大喜,急忙呼妻子起床,入廚備些早食。李氏隨後暖酒一壺,整些飯菜,見到黃貴,恭恭敬敬:“難得叔叔這早登門寒舍,聊飲薄酒,稍壯行色。”黃貴目不轉睛盯著她:“驚動尊嫂,萬勿見罪。”與張萬飲了數杯後動身。

來到龍江,已日出晌午,黃貴藉機道:“已行三十餘里,眼下腹中飢餒,兄長先去渡口坐歇,待小弟到前村沽買一壺酒就來。”不大一會,黃貴持酒折回,有意算計,連勸張萬飲過數瓶,既無下酒菜,加之行路辛苦,張萬片刻便醉倒渡口。黃貴覷視前後無人,順勢從腰間拔出利刃,從張萬肋下捅入,鮮血登時泉湧噴出。

謀殺張萬後,黃貴立刻將屍體拋入江中,抽身返回,面見李氏:“我與兄長同去親戚家買豬,不想歸途分別,沒遇到他,我就先回了。”李氏追問:“叔叔既回,兄長緣何未歸?”黃貴道:“在龍江口分別,我先行回程,張兄稱說要去西莊有事,料想應該稍晚就回。”言罷徑直離開。李氏在家等到天黑,尚未見到丈夫,自覺心下遑遑。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宋代“殺夫奪妻案”原委

過三四日,仍無任何消息,李氏愈慌,正待叫人去請黃貴詢問詳情,忽見黃貴慌慌張張登門,佯告李氏:“尊嫂,禍事臨頭啊!”李氏忙問緣故。黃貴假意道:“剛才我到莊外走一趟,遇見一客商閒談,言稱龍江渡有人溺水身死,小弟聽後前往察看。族中張小一也在,果然有屍身浮泊江口,認出正是張兄,肋下不知被何人所刺,已傷一孔。我同小一找了兩人移屍上岸,已買棺收殮。”李氏聽聞,頓時痛哭欲絕,黃貴佯加撫慰。

過了數天,黃貴取來一貫錢送給李氏:“小弟恐嫂嫂日用睏乏,特以這點錢權當心意。”李氏因念他殯殮丈夫,又拿錢物寬濟,心中十分感恩。半年過後,黃貴以重金買囑媒婆,到張家見李氏:“人生一世,草茂一春。娘子尚在青年,張官人已自亡故,終日悽悽冷冷獨守空房,何不尋個佳配,再續良姻?如今黃官人家道豐足,人品出眾,不如嫁給他,攜手伉儷,豈不美哉!”

李氏猶豫不決:“我常得叔叔賙濟,無恩可報,若嫁與他,本是極好,怎奈往日他與我丈夫相識,恐成親之後遭人議論。”媒婆笑道:“他自姓黃,娘子官人姓張,正當匹配,有何嫌疑?”李氏最終允諾。媒婆回信,黃貴不勝歡喜,備好聘禮,迎接李氏過門。洞房花燭之夜,兩人極盡綢繆之歡,夫婦和睦,庭無逆言,行則連肩,坐則同股。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宋代“殺夫奪妻案”原委

越數年,李氏在黃家生有兩子,時值三月清明節,各家上墳掛紙。黃貴與李氏也上墳而回,飲於房內。黃貴酒至醉酣,以言語挑逗妻子李氏:“你還懷念張萬不?”李氏愴然,詢問其故,黃貴醉道:“本不想告訴你,但如今多年過去,你已生育兩子,難道還會復恨於我?昔日我在渡口謀殺張萬,也是清明節,誰能料到最終你還是進了我家門!”

李氏表面作笑答道:“事皆分定,豈非偶然。”內心實則切齒,要給丈夫張萬報仇。晚上黃貴醉睡,次日早已忘記酒後言語。李氏等黃貴外出後,收拾衣資,逃歸孃家,告知兄長實情,其兄李元立即具狀,告到官府。知府即派公差捉拿黃貴到堂根勘,黃貴最初不肯承認,衙門開取張萬棺槨驗屍,肋下骨有一刀痕傷,黃貴無法抵賴,認罪招伏。知府叱道:“謀人命而圖人妻,當處極刑。”黃貴很快被押赴市曹斬首示眾,家財盡數判給李氏贍養,朝廷也表彰其為義婦。後黃貴與李氏兩個兒子長大成人,因端陽競渡,不幸溺死,有人說是天理報應,故絕其後。

----------------

此案譯自《百家公案》中【為前夫報仇】一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