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崇禎末年:一場波及全國的大瘟疫中一個醫者的“懸壺濟世”


崇禎末年:一場波及全國的大瘟疫中一個醫者的“懸壺濟世”

古代郎中

朋友們知道:“懸壺濟世”是醫界一個讚譽醫者仁心的成語。所謂“懸壺”,就是懸掛一葫蘆。古時的“葫蘆”可稱作“壺”。比如《詩經 》中就有:“七月食瓜,八月斷壺”的說法。古人通常用幹了的葫蘆盛藥、酒等;“濟世”就是普濟眾生,合起來的意思就是醫者用高超的醫術救治、普濟眾生。所以,傳說中"八仙"之一的鐵柺李就是身背一個藥葫蘆的形象。而古代郎中行醫時總愛在門前懸掛一隻藥葫蘆。此成語源自南朝范曄的《後漢書 方術列傳》。其大致情節是:漢朝某年,河南一帶爆發瘟疫,死者數以萬計。當地的郎中卻個個束手無策,眼見疫情肆虐,無可遏制。有一天,一個身背藥葫蘆的老者從天而降。見疫情如此猖獗,他便從葫蘆裡取出一些藥丸分發,一連數天都是如此,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一時傳為佳話。人們奔走相告,尊稱其為“壺翁”。這時候有個名叫費長房的遊醫希望拜他為師,便留心起“壺翁”的動向。見他每天日落之後總是縮小了身體,跳入壺中,便知他是一位神仙,於是便刻意與他接近。一來二往,兩人成為朋友。有一天,壺翁施法,邀他同入壺中。原來這裡面隱有一處道觀,老者每晚在裡面煉丹,天亮出來施人。從此以後,費長房便隨壺翁潛心學道,壺翁盡授其"濟世"之術,便有了“懸壺濟世”的成語。而懸掛葫蘆也就成了郎中行醫的標誌。


崇禎末年:一場波及全國的大瘟疫中一個醫者的“懸壺濟世”

傳世醫典

說到這裡,朋友們不難看出:這不過是古代的一則神話傳說而已。可是剝掉這層虛幻的外衣可以看出:人們在瘟疫面前束手無策時所表現出的一個美好願望:渴望有一個能夠藥到病除的神醫幫助他們走出困境,迴歸正常的人生......而在明末崇禎15年(1642)暴發在山東、浙江及南、北直隸等地的一場大瘟疫中,卻真的出現了這樣一位“壺翁”。不過他不是什麼神仙,而是一位有血有肉、有濟世仁心及本領的遊醫——可在介紹這位醫者之前,還是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這場波及大江南北幾乎全國範圍的大瘟疫:

這是一場後來被稱作鼠疫的瘟疫,又名“黑死病”。最早由老鼠身上的鼠疫桿菌引發。可當時的人們並不知情,稱之為“疙瘩病”。一經染病,多為發熱、頭痛、呼吸急促,全身淋巴結腫大,肢節間有贅肉突起等,繼之以神志不清直至死亡;此病發病快,傳染性強,死亡率極高。加上當時的生產力低下,衛生條件差,故有一人染病,傳至全家,“闔門皆歿”的。而追根溯源,最早源自於山西及陝西一帶。據《山西通志》載:崇禎年間,“歲荒,鬥米錢半千,夏遭瘟疫,死者不計其數”。“天行瘟疫,朝發夕死。至一夜之內,一家盡死孑遺。百姓驚逃,城之為空”——由於連年乾旱,糧食奇缺,導致老百姓飢不擇食,不乏有捉吃老鼠或在鼠洞刨食的,因此染上了鼠疫,並伴隨著大規模農民起義的暴發而向四處蔓延傳播。以至於短短三五年間,迅速波及中原乃至於全國,其中尤以南北直隸的兩京地區最為嚴重。據史料載:“崇禎十四年始,大名府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歲大凶。廣平府大飢疫,人相食。京師大疫,天津大疫。河南全省大疫,開封府陽武縣死者十九,滅絕者無數。滎陽,民死不隔戶,三月路無人行”——僅以當時的北京為例,先後從九門抬出的屍體就達20餘萬。當此之時,可以說大街小巷,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有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以至於導致弔問之禮幾廢......而當時的醫者既不明就裡,多按傷寒醫治,並無絲毫療效。

當此之時,蘇州吳縣有一位名叫吳又可(1582-1652)的遊醫看出此病決非傷寒引起,而是一種由"癘氣"引發的溫疫(雖然還看不出是鼠疫),首創“溫疫說”(有《瘟疫論》傳世),並據此配出了祛邪達原的“達原飲”、“三消飲”等方劑,配合通風和隔離措施收到了良好療效——關於此事在2013年王競導演的《大明劫》電影中有詳盡描述。影片說的是當年的李自成幾經沉浮,終成氣候。崇禎帝內憂外患,重新啟用孫傳庭為兵部尚書,總督陝西軍事,軍隊駐紮在臨潼。可是軍中糧草不足,瘟疫肆虐。孫傳庭啟用藥局提領趙川在軍中治疫。 趙川與吳又可有師徒之誼,可兩人相聚,對疫情的認識不一。趙川用的是治療傷寒的方法醫治,師徒倆一度分離。後來趙川因救治不力以身殉職,吳又可在危難關頭接替了師傅,與孫傳庭惺惺相惜,最後終於控制住了軍中疫情 。其中有李自成聽說官軍有一神醫可治疫,讓部下綁架吳又可為己所用未成的情節,是這一時期疫情蔓延的真實寫照......


崇禎末年:一場波及全國的大瘟疫中一個醫者的“懸壺濟世”

新冠肺疫

由此可見,中國自古以來,面對瘟疫的侵害就不乏“懸壺濟世”者。 諸如東漢時期的張仲景;三國時的華佗;唐朝的孫思邈;明朝的吳又可等。而如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更是不乏像鍾南山、李蘭娟一樣的醫者懸壺濟世,戰鬥在疫情一線。在這個非常時期,讓我們攜手奮進,共戰疫情,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