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打破重農抑商政策,推行“重商主義”,談談元代商業繁榮的原因

打破重農抑商政策,推行“重商主義”,談談元代商業繁榮的原因

“重農抑商”是中國古代傳統社會一直奉行的經濟政策,起源於戰國時期。統治者企圖靠這種思想穩定社會秩序,可是事實證明,這種思想只適合用來維護社會穩定,帶來短時效的發展,卻不能跟隨社會潮流促進長遠的發展。重農抑商在本質上就是統治者用來控制人民的工具,也就是說只要有中央集權制度就會有重農抑商。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政策也會相應發展,元朝就是一個典型個例。元朝的統治者來自遊牧民族,他們極其重視商業的發展。由此,這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很快便打破了重農抑商政策,大肆發展商業,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元朝商業的繁榮其實不僅僅只有這一個原因,這跟元朝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都有莫大的關係。

一、政治開創新紀元為商業發展鋪路

1、政策的改變和發展帶來新突破

前文中有提到,元朝重視商業的發展 所以他們一直推行“重商主義”,並且推行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來促進商業的發展。法律用來保護各個商戶,保證他們能夠正常發展。政策自然與以往不同,元朝不僅減少對商戶的商業稅,還對部分困難商戶進行資助,以此來鼓勵商業的發展。這可以看出,元朝有多麼熱切地想要拉動商業的進步和發展。

《元典章·戶部·戶計·籍冊》中提到“斡脫戶,見奉聖旨、諸王令旨,隨路做買賣之人,欽依先帝聖旨,見住處與民一體當差”。由此可以看出,在元朝,商人不僅待遇好,社會地位也有多提高。

打破重農抑商政策,推行“重商主義”,談談元代商業繁榮的原因

2、對外貿易的春天——朝廷眼光長遠

元朝統治者的開明更是與以往大相徑庭,他們不僅重視國內商業經濟的發展,而且也積極促進國外貿易的發展。1277年到1278年這兩年時間裡,忽必烈設立海外貿易管理機構,下令與邊境各國禮尚往來打好關係,促進了境外經濟業務的發展。國外市場的擴大,給很多商人帶來了巨大的商機,由此促進了商業的發展。

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在來華後十分震驚元朝經濟的繁榮。在他被俘後由他人代寫的《馬克·波羅遊記》中有這麼一句話恰到好處地向世人展示了元朝對外貿易的繁榮,“汗八里(即大都)城內外人口繁多,有若干城門,還有不少附郭。居住在這些附郭中的有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他們或是來進貢方物的,或是來售貨給宮中的。”

3、紙幣的發行便利了商業的發展

元朝統一後,在經濟發展方面有一個大創舉,那就是統一貨幣並且發行紙幣。元朝廢銅錢,改交子、會子,發行元寶鈔,也就是紙幣,這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便利了商人之間的交易,並且便於攜帶,更能促進商業的發展。並且元寶鈔在當時不僅流通於國內,在國外也是通用的,並且有不少國家紛紛效仿。

二、交通運輸的拓展使商業遍地開花

1、四通八達的驛站連接成商業巨網

元朝時期,建立了許多驛站,以大都為中心分佈在各個地區。眾所周知,古代驛站其實就是傳遞信息的據點,專門為傳遞軍事情報的官員提供住宿食物的。但是在元朝,驛站為來往的行人提供住宿喝安全保障的作用日益顯著,極大地促進了商業的流通,進而拉動了商業的發展。

打破重農抑商政策,推行“重商主義”,談談元代商業繁榮的原因

《永樂大典·經世大典》中記載道“凡在屬國,皆置驛站,星羅棋佈,脈絡相通”。

在全國交通線上均設有驛站,並且有相應的驛站管理員——站赤以及檢察官——交通樞紐置脫脫禾孫,檢查來往人員以保障國內的安全。此外,也有專門維持驛站運行的站戶,保證全國的運輸線路暢通無阻,為商業貿易的繁榮打下基礎。

2、縱橫交錯的水路連接各地

因前朝戰亂而四處堵塞的京杭大運河在元朝時期重新進行了疏通,並且在以前的基礎上對一些線路進行了改進。一方面滿足了政治以及軍事的需要,另一方面便利了商旅往來,運輸貨物等

京杭大運河的鑿通也拉近了南北方的關係,促進了南北方經濟文化等的交流。也加強了國內各地區之間的聯繫,有利於商業交流,共同發展,得以出現“江淮、湖廣、四川、海外諸番土貢、糧運、商旅懋遷,畢達京師”的盛景。

3、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的進步帶動對外貿易發展

元朝時期,我國成為航海大國,最主要的是得益於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學術界一直認為,

鄭和之所以可以順利的地下西洋,在於明代完美地繼承了元代的造船技術。元朝的戰艦,商船或者是海槽船,在結構設計上科學合理,並且性能很強,在不同的區域都可以自由航行,速度也快,而且安全可靠。

雖然沒有多麼壯大的航海事蹟,但是經專家研究發現,元朝的航海技術十分先進,並且位居世界第一。其實元朝航海技術的發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戰爭,元朝時期我國疆域發展到最大,不僅靠的是在馬背上南征北戰的征討,也有靠海外征戰。

造船和航海技術的發展為海內外貿易提供了絕佳的交通工具和技術,進而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同時也吸引了國外商戶的湧入,為商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打破重農抑商政策,推行“重商主義”,談談元代商業繁榮的原因

三、國內外商業文化的薰陶

1、遊牧民族的重商特徵

倪建中曾說:“蒙古人是重商主義者,這也是其他少數民族的特點。”

至於原因,他也有解釋,遊牧民族所居住的地點不固定,並且可耕種的土地資源匱乏,為了獲得生活所需,他們只能靠商業貿易來獲得。元朝的開山鼻祖成吉思汗也是一個極具重商思想的統治者,他不僅重視商業發展,更重視對商人的保護和信任,自古以來一直被社會以為恥的商人社會地位瞬間提高,“效陶朱至富”的經商浪潮席捲而來,促成了元朝商業的繁榮。

2、周邊國家貿易氛圍強

元朝時期,由於各方面技術過硬,對外貿易頻繁,與各國冠希都比較融洽。

不僅是邊境鄰國,甚至是遙遠的非洲都有交流。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的如火如荼,拉動了世界經濟貿易的發展,為整個世界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元朝是對外貿易的繁榮不僅跟自身積極主動對外交流的政策有關,也跟周邊各國濃厚的貿易氛圍有關。對於元朝的到訪,各國幾乎都熱烈相迎,並且在日後也會回訪,一來一往之間便促進了貿易的發展。

馬可·波羅在他的《馬可·波羅遊記》更是對元朝經濟的研究具有極大的價值,其中寫忽必烈“付以信札,命彼等轉致教皇、法蘭西國王、英吉利國王、西班牙國王及其他基督教國之國王”,非常明顯地向世人展示出了元朝與歐洲各國的友好關係。

打破重農抑商政策,推行“重商主義”,談談元代商業繁榮的原因

元朝時,中國商業得到了巨大的發展,經濟到達頂峰,而此時的其他國家都發展的及其緩慢,更甚者還處在接近原始社會的時期。元朝的到來無疑是讓他們看到了曙光,所以凡是元朝出使的國家基本上都是非常願意進行貿易合作的。

3、元朝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色目人

色目人是元朝時期對於來訪的中西亞各民族的統稱,在元朝經濟發展史上,色目人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為元朝商業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蒙古族統一天下的過程中,色目人很早就歸順其旗下,並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元朝一直給予色目人很好的待遇。他們有統治者的信任和支持,也有自己的能力,在元朝,很多行業其實就是被色目人壟斷的。

憑藉政治和經濟上的優勢,

目人很快便積累了大量財富,富甲一方。色目人從商富裕極大地衝擊了傳統的農耕社會,使大多數人覺醒發現動機,人們爭先恐後地要從商做生意,創造了促進商業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在這種重商的社會氛圍的刺激下,萌生出了一種新的生產方式——僱傭關係,為明朝資本主義的萌芽奠定了基礎。

打破重農抑商政策,推行“重商主義”,談談元代商業繁榮的原因

四、總結

元代商業的繁榮,得益於在統一四方後政策上的調整,以及統治者開明的思想,最重要的是遊牧民族本身重商的思想特徵。元朝算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枝獨秀,在重商主義的薰陶之下,元朝社會經濟發展呈現繁榮景象,並且與世界各國交流格外密切,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

元朝的發展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是大勢所趨。清朝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清政府固守傳統迂腐保守,而當時其他國家早已有很多都超過了我們,所謂優勝劣汰,不過如此。像元朝這樣打破重農抑商政策,推行“重商”主義的朝代,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吧,所以元朝雖然存在的時間短,但是在各方面發展都比較繁榮。

參考文獻:

1、《元典章·戶部·戶計·籍冊》

2、《馬克·波羅遊記》

3、《永樂大典·經世大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