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說,就算再窮也不要給親戚打工?

出門靠朋友,在家靠親戚,中國人向來覺得,有了熟人好辦事。再本著肥水不落外人田的“節約心理”,總有人願意和親戚共事,與朋友創業,在困難時尋求熟人幫襯……

作為過來人就知道,當你看到熟人提供的便利時,也要看清背後的不便。

為什麼說,就算再窮也不要給親戚打工?

比如你可以跟外人提要求,但跟親戚不好意思提;你在陌生人面前的理所應當,在熟人面前卻是得寸進尺。於是,網上總有這樣一句話:就算再窮也不要給親戚打工。

01

給親戚打工是什麼感覺?

想象中,給親戚打工無疑是走了一條捷徑,贏在了職場起跑線,公司資源任由你調配,給出的建議也能在第一時間被採納,總之都是特權。實際上,這些可能僅僅是錯覺。

最近網上關於和親戚打工的話題火了,大家最難理解的,還是關於親戚之間的那些“理所當然”。你是親戚,於是理所應當的多付出,少收穫。

或者一言不合就搬出“要不是看在XX的面子上,早就把你趕出去了!”這樣的狠話。

當然,也不排除當你選擇一視同仁,親戚眼裡也開始覺得,怎麼連親人也沒有特權,還斤斤計較。

為什麼說,就算再窮也不要給親戚打工?

看完評論區,發現大家都對給親戚打工十分抗拒。總結起來就是,去過的都後悔了。

為什麼說,就算再窮也不要給親戚打工?

甚至還有人總結出,給親戚打工結果就兩種,要麼對你很好可以每天混吃等死,要麼把你當廉價勞動力,抓準你不敢跟他翻臉的心理。

任何一種,都對自己沒多大好處。小魚兒也深覺,很多時候我們依賴的“熟人理論”,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短暫的。

02

“沒有熟人,寸步難行”

從出生到長大,彷彿總有那麼幾個時刻,需要靠人脈辦點事。“要買東西,還是找個熟悉的代購”“孩子填專業,讓大姨家的兒子幫你參考一下”“找工作的話,以後還得靠你了大舅了”……不知什麼時候,熟人好像已經是萬能的了。

但很多人一定忽略了背後的弊端。本來一件很正常的事,找陌生人可以辦完就走;但是你要是認識他,那就麻煩了。他開始不認為這是他該做的工作,而覺得自己在給你幫忙。

簡簡單單的事情,一讓熟人幫忙就變得更加複雜。幫你辦完,還要告訴你,在這事情上有多照顧你。

為什麼說,就算再窮也不要給親戚打工?

找生人辦事,清清爽爽,別無瓜葛。反而是認識的人,他總會藉機刁難一下。告訴你,以後要對他好一些,因為你會用得著他。這樣的人,宰的恰恰是熟人。

當你以為沒有熟人寸步難行的時候,也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否定。

03

請熟人辦事,效率真的會更高嗎?

不管是親戚還是熟人,能幫忙自然能是好事。但作為一個成熟的人,本就該學會自己去面對。也許他們真的是本著為你好的心理,作為一個成年人,這樣也許並不全是好事。

在熟人社會里,彰顯的不是公平、正義,而是特權、超規則,甚至是一種炫耀:我有能力幫助別人辦事,辦按常規辦不了的事情;我有一個神通廣大、無所不能的熟人,能夠辦所有的事情。

在人情社會,熟人辦事,自然有優勢。但最重要的是,要合理索取與付出。比如接受了幫助,發個小紅包、請頓下午茶,哪怕說句“辛苦兄弟”,是有必要的。

為什麼說,就算再窮也不要給親戚打工?

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談感情比談錢更讓人焦慮。談錢,還能有個明碼標價;談情感,一不留神就談崩了。

所以不管是親戚還是熟人,彼此都有一個前置條件,就是大大方方談錢,明明白白算賬。

免費的東西,到頭來你會發現,不僅不經用,還用不起;不僅用不起,更喪失了應有的邊界感。不管在任何時候,都不要讓你們的關係成為一種綁票。

為什麼說,就算再窮也不要給親戚打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