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偏關名人——黑虎將軍張反亂

張 旺(1649年-1722年),乳名反亂,字月宇,興邑陽坡村人。生於清朝順治六年[1649]己丑之變、刀刃戰亂之時,所以小名取反亂,張反亂大名張旺幼隨會石匠手藝的父親遷黃河沿岸的偏關老營堡打工度日。8歲入私塾,然而命運不濟,途程坎坷,不久父母雙亡,孤苦伶仃,流落街頭,乞食度日。可他自幼性格剛毅,自強不息,不向命運低頭,頑強地與逆境抗爭-----當吹鼓手、賣豆腐、攬長工、馱炭放牛,父母雙亡後由其姐撫養長大。,官至清代江南水師提督(從一品),死後加贈太子少保銜。

幼年隨父親在偏關老營堡從事石匠工作。一天張旺放下手中的工具嘆息道:“古時的好多將相都是農民出身,難道我就不是人嗎?”於是張旺開始刻苦學武,當時,老營堡駐守清軍,他暗自觀看、模仿兵士操練,苦練弓箭,能拉開十五石的硬弓,箭無虛發,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康熙九年(1670),他在五寨投身營武。

關於他投身五寨參軍,還留下一句話,至今在偏關縣流傳:“有奈無奈,赤腳跑在五寨”

據傳,他小時候父母雙亡,姐姐把它撫養大,姐夫對他不怎麼好,經常吃不飽,他感覺到在偏關也沒有什麼出路,有一年冬天,聽說五寨的清軍軍營招募士兵,他決定去從軍,走的時候全身都穿著破爛衣服,鞋子更是爛的不成樣子,姐姐心疼他,片管道五寨120多里路,於是把給他姐夫剛做的新鞋送給他。

剛走開不大一會兒,忽然聽見有人在喊他,他回頭看見姐夫叫他,其實是給他送幾個餅子,他還以為姐夫要要回鞋子,乾脆把鞋子脫下,放在路邊,赤腳跑了,等姐夫走到跟前,看到雪地上留下一串串老虎的蹄印。

民間相傳,他是黑虎下凡,故稱“黑虎將軍”,參軍後英勇善戰,打仗十分勇猛,在一次作戰中,他將滾燙的飯鍋拴於馬尾,縱馬揮刀直衝敵陣,戰馬被燙,狂奔亂撞,張旺揮舞大刀,勇往直前,深得總兵賞識,被提升為“千總”。

康熙十一年(1762),駐守雲、貴、粵、閩的平西王吳三桂、耿仲明、尚之信(尚可喜之子)相繼起兵反清,發動叛亂。康熙帝下詔評定“三藩之亂”。

十三年五月,張旺奉總兵之命率部入閩,首克漳州、恢復永定、生擒叛軍將領閻豹;繼而揮師入粵、奪佔潮州、馳援羊城,所向披靡,累建戰功,被擢升為守備。不久,張旺率部重返福建戡亂,於閩南山區解救陷叛軍重圍的福建總督姚啟聖,經奏請皇上批准,被任督標左營遊擊將軍。康熙十九年(1680)二月,由福建水師提督、“靖海將軍”施琅率水陸兩軍攻打佔據東南沿海的叛軍(鄭經統領),張旺奉施琅將軍之命連攻克十九寨及金門、廈門、海澄等地,擢升為中軍參將。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中旬,施琅率清軍2100餘人、乘戰船230餘艘進至臺灣西門戶澎湖諸島海面,向鄭經軍發起進攻,施琅所乘戰船被叛軍炮火擊中,眼部燒傷。張旺乘船衝破重圍,救出施琅。一週後,兩軍決戰,張旺協助施琅大擺“梅花陣”獲得成功,擊毀叛軍大小戰船185艘,斃傷叛軍340餘人,俘官兵5100餘人,收復澎湖36島,被擢升澎湖副總兵,領兵據守澎湖諸島。同年七月,康熙帝在京城御前暢春苑接見張旺,詢問澎湖戰況,皇上在御花園宴請了他,並御筆書雲“反亂不反、定國安邦”一條幅送給他。當即超擢他為兩廣提督。這樣他就由一個乞食者,一躍而為皇朝的至尊大臣。八月,叛軍首領鄭塽(鄭經之子)被迫歸順朝廷,臺灣光復。康熙二十五年(1686),張旺擔任澎湖水師協副將,官職為正二品。康熙二十六年起,張旺歷任江西南瑞總兵、江南水師提督、福建水師提督、廣西提督等職。

張旺所帶的兵,紀律嚴明,當地老百姓都非常喜歡他們。被靖海將軍施郎提拔為中軍參將,後授任江西南瑞總兵。又調任江西南贛總兵,特旨升江南提督。後又調任福建水師提督,不久調整任廣西柳州提督。張旺所到之處,出臺過許多惠民政策,柳州過去都是草屋,常有火災發生,張旺拿出自己的工資幫助當地百姓燒磚造瓦,消除火災隱患。柳州當地常有流行病發生,張旺尋找良方發放藥材,治癒了當地的疾病。廣西少數民族雜居,治理不易,張旺寬嚴相濟,恩威並用,當地的少數民族頭領都非常信服他。後被封光祿大夫,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去世,加贈太子少保銜。

在老營鎮還流傳著一個民間故事,說張反亂當了大官後,準備重修老營城,要按照很高的標準修建,縣令安排老營村民,說最近有朝中大官要來老營視察,讓百姓淨水灑街、黃土墊道,迎接張大人。張大人一出轎子,年紀大了的人發現原來是我們老營街上的張反亂,隨口說了一句:“原來是個灰鬼反亂子哇”,張反亂聽後有些生氣,所以也沒有給重修老營。也許這張反亂年輕在老營生活時和龍興前的劉邦差不多吧,是村裡的一個小流氓,當然這些都是民間傳說,不足為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