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藥王孫思邈一生救人無數,卻無法治好自己徒弟,最終徒弟含淚自盡

很多地方都有“藥王殿”,其中供奉的便是藥王孫思邈,孫思邈是唐朝時候一位極其偉大的醫學家,他出生於541年,到684年才去世,一直活了141歲,精通醫術與養生之術。孫思邈很小的時候,便開始精研醫術,成年以後便開始給人治病,一生之中救人無數,但是卻無法治好自己的徒弟:盧照鄰。

藥王孫思邈一生救人無數,卻無法治好自己徒弟,最終徒弟含淚自盡


盧照鄰這個名字,大家都不會太陌生,他與王勃、駱賓王、楊炯並稱為“初唐四傑”,一生之中有著眾多的出色作品,人們耳熟能詳的“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便是他的傑出代表作。

藥王孫思邈一生救人無數,卻無法治好自己徒弟,最終徒弟含淚自盡


藥王孫思邈一生救人無數,卻無法治好自己徒弟,最終徒弟含淚自盡


但是才華如此傑出的一個人,不僅在仕途上鬱郁不得已,而且在生活中也是遭受了諸多的痛苦,因為他有著一種可怕的疾病:風疾,也就是一種導致風痺、半身不遂的疾病,一些現代的醫學家推測可能是小兒麻痺症或者是麻風病。

藥王孫思邈一生救人無數,卻無法治好自己徒弟,最終徒弟含淚自盡


無論盧照鄰的“風疾”是小兒麻痺症還是麻風病,在當時都是讓他承受了極其巨大痛苦的,以至於最終付出了生命代價的。盧照鄰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展現出了極其傑出的才華,因為詩文作品而備受領導賞識,在仕途上也還算順遂,從低級官員開始做起,一直做到都尉。

藥王孫思邈一生救人無數,卻無法治好自己徒弟,最終徒弟含淚自盡


然而由於身體原因,盧照鄰無法完成都尉所需要完成的種種任務,在無奈之下不得不辭職,他家中為此遍請著名的醫生幫他去治病,而當時最為有名的醫生,自然就是孫思邈。

孫思邈在盧照鄰的家中住了好長一段時間,一直在仔細觀察他的病情,並且進行了悉心地救治,然而在嘗試了多種方法以後,孫思邈只能夠極其遺憾地表示自己對此病無能為力。為了表達自己的愧疚之情,他將自己的畢生所學,都毫無保留地交給了盧照鄰,希望盧照鄰能夠因為這份醫術而少受一些痛苦。

藥王孫思邈一生救人無數,卻無法治好自己徒弟,最終徒弟含淚自盡


盧照鄰的病情漸漸惡化,他的兩隻腳都開始萎縮,一隻手也變成殘廢,在身心兩方面都遭受著巨大的痛苦,他遍查古籍,想要找到好的方法給自己治病,並且因此而練出了一些丹藥,但是吃完以後,病情卻變得更加嚴重。

這個時候他盧照鄰聽說自己的老師孫思邈已經去世,內心中所有的希望都因此而喪失,最終在685年的時候,找來自己的家人囑咐好後事,隨後含淚跳入河中自盡,結束了輝煌璀璨卻又滿含痛苦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