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中國歷史名醫之一個神祕的人物


中國歷史名醫之一個神秘的人物

在讀到一個人的醫書的時候,我卻十分反感,這個人就是明末清初的陳士鐸。

原因是我一讀他的書的序,就暈了。

現在來和各位一同欣賞一下吧,看看各位是何感覺。

首先是他寫的一本叫《石室秘錄》的書,書的第一個序是義烏一個叫金以謀的人寫的,這個序很普通,沒有什麼特別的,從第二個序開始,就很特別了,第二個序是誰寫的呢?落款是:天師岐伯職拜中清殿下弘宣秘錄無上天真大帝真君岐伯書於玉河之南,時康熙丁卯冬至前一日。

估計您也該瞪眼了吧?是的,就是說這個序是《黃帝內經》裡的神人岐伯寫的。

再看第三個序,落款是:漢長沙守張機職拜廣德真人題於玉河之南,時康熙丁卯冬至後十日也。

怎麼樣?更絕了吧?也就是說這個序居然是張仲景寫的!您該問了,張仲景不是東漢的嗎?怎麼清朝人寫書張仲景會來寫序?

您別詫異,人家的意思是,張仲景此刻已經是神仙了,下凡來寫的序。

再來看第四個序,就更加無話可說了,落款是:呂道人題於燕山。

這位呂道人是誰呢?就是著名的神仙呂洞賓,也就是說,陳士鐸面子很大,居然請了呂洞賓大仙來給寫序,這擱一般人絕對做不到。

陳士鐸的一本書這麼寫還不夠,再看看他寫的《辨證玉函》,書最後的一句話竟然是:太倉公淳于意傳於燕山之東。

淳于意是何人啊?是漢朝的名醫啊!甭問,這又來了位神仙啊!

然後,讓我們再看看陳士鐸寫的《辨證錄》,在該書的自序裡,更神奇的故事出現了,這個故事是這樣的,他說:在丁卯年的秋天,他客居在北京,一天晚上,突然聽見有人敲門,他開門一看,是兩位老人,都“衣冠偉甚”,就是衣服穿得都特誇張,陳士鐸一看這裝扮就被嚇暈了,忙問,兩位高人來幹嗎呢?兩位老人說:聽說你喜歡醫學,我們特意來指點一下,於是就開始給陳士鐸講述《黃帝內經》裡面的內容,陳士鐸說他們講的內容“多非世間語”,於是就留兩位老人住下,跟著二位學了五個月,最後兩位老人對他說:你可以寫書了,於是告辭走了。留下陳士鐸自己,憑著記憶,就寫出了這本《辨證錄》。

這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下一頁的《凡例》的第一句,就把我嚇得吐出了舌頭,這句話是:“是編(這本書)皆岐天師、仲景張使君所口授(口授?不得了啦),鐸敬述廣推以傳世。實尊師誨,非敢自矜出奇(還不夠出奇?)”。

您看,人家還挺客氣,說我這書都是抄人家的,版權不是我的,版權是岐伯天師和張仲景的。

再看他寫的一本外科的叫做《洞天奧旨》的書,書的凡例裡也說,本書的一部分是:“天師娓娓言之,鐸記憶不敢忘,今匯成全書雲”。

另外《外經微言》,開篇第一句就是:“岐伯天師傳,山陰陳士鐸號遠公又號朱華子述”。

中國歷史名醫之一個神秘的人物

總之,這位特謙虛,他寫了那麼多的書,除了很少一部分說是自己積累的一些經驗方外,剩下全部都說是自己記錄的,內容是人家神仙說的,語氣特恭敬,就跟真的有這些神仙似的,而且態度特認真,絲毫看不出有自己造假的嫌疑。

我現在還清晰地記得自己在學醫之初,剛剛讀到這些序的時候那種感覺,記得當時燈光昏暗,我瞪著眼睛把這些序都翻了一下,氣憤不已,心想:天下的醫書,以這個人寫得最不靠譜!沒有這麼幹的,託神仙也不能這麼逮大個兒的託,想必一定是這個老兄怕沒有人買書,銷量搞不上去,才這麼幹的,其態度如此的不嚴肅,其中內容也一定一塌糊塗,不看了。

從此,我大概有將近幾年的時間沒有翻過陳士鐸的書。

直到後來,我真正地瞭解了中醫,才發現,這裡面竟然隱藏著中醫歷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

原來,陳士鐸碰到的高人是真的存在的,不但存在,而且是真正的傳奇人物!

而且,他和陳士鐸的師承關係也是傳奇的,這種關係亙古未見,足以讓人感慨欷歔。

那麼,這位高人是誰呢?

讓我們從頭來說吧。

【很有來頭的出身背景】

明萬曆三十五年丁未(1607)閏六月十九日。

山西陽曲(太原府府治所在地)。

一個孩子出生了。

父母給他取的名字叫傅鼎臣。

這就是後來的傅山。傅山,字青主,因為中醫著作都以傅青主命名,所以我們下面就都稱呼他為傅青主吧。

傅青主他們家原來不在這裡,以前是在太原北面的忻州,說到如何搬來陽曲,還有一段搞笑的故事。

原來是傅青主的曾祖父傅朝宣這個人長得非常俊美,用現在的話說是超酷、超帥,結果就惹了禍了,要說這女孩子長得太漂亮容易出事,這男士還真少有這種可能,但這位帥哥傅朝宣卻偏偏碰上了。

當時這陽曲住著一位明朝的王爺,封號是寧化王,這寧化王是晉恭王朱惘第五子,名洛煥,宣德八年襲封,現在您去太原,那裡制醋特出名的寧化府街,就是人家王府的舊址。

話說帥哥傅朝宣因為辦事經常騎馬路過王府的大門,結果就被王府的人看見了,覺得這帥哥太酷了,於是就一擁而出,就把這位傅朝宣給搶進了王府,給他頭上插上了花,然後說,我們王爺的姑娘看上你了,現在就成婚,你就別走了。

面對如此生猛的場面,不知道當時的傅朝宣作何感想,估計會說:我只是早晨隨便出來遛遛,說到成婚,我的牙還沒有刷呢。

不要回去刷了,就在這裡刷,刷完了就拜堂成親!

中國歷史名醫之一個神秘的人物

結果帥哥傅朝宣就這樣被搶進王府入了贅。您一定該想了,這豈不是天大的好事?如此豔遇我等怎麼沒有碰上?

好事?您以為王府的女婿就那麼好當?據說這位帥哥在王府裡失去了自由,過得很不爽,後來乾脆連書都不讀了(反正讀也沒用了),最後娶了妾(膽子夠大的),才生下了包括傅青主的爺爺在內的三個兒子,等到傅青主的爺爺中了進士,做了大官,到他爸爸傅朝宣家,那幫舅舅們還擺架子欺負他呢,怎麼欺負的呢?就是不讓你坐你都不能坐下,只能站著說話,您瞧瞧,這王府裡哪兒那麼好混的啊。

後來這位傅朝宣在臨去世的時候告訴後輩:“子孫再敢與王府結親者以不孝論,族人鳴鼓攻之”,可見一肚子苦水沒地方倒啊!

這位傅朝宣就是著名的山西戲曲《拉郎配》主人公的原型。

輪到了傅青主的父親傅之謨,卻沒有中舉人,一輩子只是個貢生,但這也正好,因為他比較厭惡官場的汙濁,決意遠離塵垢,所以自號離垢先生,他一直在家鄉做個鄉村教師。傅之謨從小受過嚴格的家庭教育,據傅山回憶,父親身上有幾處傷疤,每每在洗臉時以手撫摸著,便淚如雨下,年幼的傅青主問起,他回答說:“此爺爺教我讀書鞭撲之恩也,今不得矣。”意思是說:再想讓你爺爺打我,都打不著了,傷心啊!

現在的學生可能不理解,這捱打怎麼還跟恩賜似的啊?在過去,那叫嚴父慈母,讀書人家都這樣,父親打你是為了你好,讓你將來有前途,如果縱容你,天天拿錢讓你去網吧混,那這個父親就該捱打了。

在傅青主出生的時候,當然,和古代眾多的名人一樣,有著種種傳說,版本不同,有說是他母

親賣了首飾供養佛像,最後他母親夢到佛指著一個老尼姑,說這就是你的兒子。隨後就生下了傅青主,生的時候雷電交加(各個名人的故事裡都有),“龍起所居屋極”,還說生下來後傅青主不哭,這讓大家很為難,最後是一個盲僧站在門口說了句:“即來,何必不啼?”這才哭出來。

還有的說他六歲就開始服用黃精(黃精,一種補益類的中藥,過去認為堅持服用可以成仙),不喜歡吃飯,家裡人嚇壞了,強迫他吃飯,這才又重新吃人間的飯了。

總之,這些傳說的目的是為了說傅青主本來不是個人,是神仙託生的,古代人有這個毛病,自己不進取,碰到了哪位非常進取然後成才的,就愣說人家原本就不同,是神仙來著。

但是,不管是不是神仙,讀書總歸是要讀的,從現在的記載上來看,傅青主沒怎麼挨父親打過,原因是他太聰明瞭。

他當時讀書的成績簡直可以用小神童來形容,當時有人描述傅青主讀書的情景,說他“讀書十行並下,過目輒能成誦”,估計這位也寫得誇張點兒,居然說傅青主十行字一齊往下讀,然後還立馬能夠背誦,換現在如果有這等速讀的本事,估計一定會上《魯豫有約》或者《小崔說事》,還有的人說傅青主“讀十三經、諸子史,如宿通者”,就是說像以前就會一樣,當然,這些都是誇他的話,我們姑且聽之。

但是,一次考試前的準備過程,卻被真實地記錄了下來,這就準確地反應了傅青主的極度聰明。在一次考試前,傅青主的哥哥為他準備了五十三篇範例文章,讓他背下來,當時的一個姓馬的同學也自認為非常聰明,就提出要和傅青主比試一下(選錯比試的對象了),傅青主說那好吧,我們從現在開始背,一天以後,看能夠背多少,結果這位同學回去開始狂背,第二天吃奶的勁都使出來了,總共才勉強背誦下來四五篇,再看傅青主,從第二天早晨起床梳頭開始背,到吃早飯的時候,一張嘴,五十三篇,全部背下,一個字都沒錯。(櫛沐畢誦起,至早飯成喚食,則五十三篇上口,不爽一字)

估計當時這位馬同學懊悔得一定直用腦袋撞牆,天哪,既然生了我,還生傅青主幹嗎啊?

看來,以此本領,功名指日可待。


中國歷史名醫之一個神秘的人物

果然,在十五歲的時候,傅青主就應童子試,以第一名的成績入庠成為了博士弟子(瞧人家,十五歲就和博士沾上了邊),二十歲時就成為了一名廩生。

在考取了廩生之後,生活向傅青主展開了笑臉,似乎人生的順境來臨了,他在一片讚揚聲中繼續攻讀學問。

他的學習興趣廣泛,不僅僅侷限在舉子業中,似乎經、史等一切學問都在他的涉獵範圍之內,以他的那種學習能力,基本上是橫掃一切學問。

而且,他從七八歲開始練習書法,此時已經是略有心得了。

在這種愉快、舒暢的生活色調中,又有一件好事向他走來。

家人開始為他準備婚事了。

那是個春天,二十二歲的傅青主剛剛回到家裡,父親就把他叫到了書房,問他:“老家忻州的張御史你還有印象嗎?”

傅青主很奇怪,為什麼提起這個人呢?就回答:“有印象啊,做御史二十年,為官清廉耿直,是一位很值得敬佩的前輩啊。”

父親:“那他的女兒張靜君你還記得嗎?”

傅青主的心中出現了一個大眼睛的小女孩的形象,不知道她現在長成什麼樣了?

父親:“聽說這個姑娘現在出落的賢惠大方,如果你沒有意見,我們就託人去張家提親了。”

傅青主沒有回答,他的心在咚咚地跳著,我要娶親了嗎?

傅青主結婚了!

彼時山花正放,綠草青青。

傅青主騎著高頭大馬,來到張家娶親,沿路百姓駐足觀看,熱鬧非凡。

鞭炮齊鳴中,傅青主攙著新娘子上轎,新娘子紅色的蓋頭在陽光下豔麗異常。

晚上,傅青主輕輕地把新娘子的蓋頭揭開,新娘子低首含笑,臉色緋紅。

剎那間,傅青主愣在了那裡,燭光下,新婚妻子美麗不可方物。

他的心中一時間有曲樂輕彈。

第二年,張靜君為傅青主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就是傅眉,傅青主一生中唯一的兒子和得力助手。

妻子出身書本網,兩人詩書相伴,琴瑟相和,無比恩愛。

讓我們來看看傅青主這段時光的關鍵詞吧:考場得意、新婚燕爾、喜得貴子。如果此時給傅青主畫一幅畫像的話,那麼微笑,應該是他臉上最顯著的特徵了。

中國歷史名醫之一個神秘的人物

記住此時的傅青主吧,這應該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了,在學問的海洋裡暢遊,有溫柔賢惠的妻子,有可愛的兒子,父母都在身邊,一家人其樂融融。

在以後,這樣的時光將只會出現在他的夢境和回憶裡,命運之神從此將向他展示出猙獰的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