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媒体“十问肖战”句句诛心,莫让肖战成第二个蔡徐坤

3月3日,一篇名为“十问肖战”的微博登上热搜榜,引发网友热议。

媒体“十问肖战”句句诛心,莫让肖战成第二个蔡徐坤

对于肖战,近期关注娱乐圈事件的朋友都知道了“227事件”,即肖战粉举报两家平台,导致众多网友“粮仓”被爆,双方因此展开的口水战。

之后事件愈演愈烈,直接令肖战成了全网抨击的对象,作品和代言也受到冲击,肖战粉丝后援会和肖战工作室不得不站出来公开道歉,意图挽回肖战的形象。

可至始至终,全是肖战粉和工作室发声,肖战本人却躲在2400万粉丝背后失声了,这份“十问肖战”的博文应运而生。

媒体“十问肖战”句句诛心,莫让肖战成第二个蔡徐坤

在媒体所提的十问中,全部是针对肖战。

“自称性格刚的你至今沉默,是走红后就飘了吗?”

“为粉丝行为买单,你觉得自己无辜吗?”

“热搜不断,这还算不想占用公共资源?”

“迟来的工作室声明,是逼不得已吗?”

……

第一眼看过去,这十问可谓是句句诛心,直逼肖战,恨不得把他钉在墙上批判,因此被很多网友留言赞誉“真刚”,收获225万的点赞。


媒体“十问肖战”句句诛心,莫让肖战成第二个蔡徐坤

如果“十问肖战”是作为一篇饭圈撕X的“讨伐檄文”,毫无疑问它是成功的,不仅言辞激烈、正义凛然,而且还轻而易举地激起大众情绪。

但作为一个官方正式的媒体,以饭圈的语气下场手撕明星,是不是失去了媒体最起码的客观态度呢?

整整十问,全把肖战当靶子,却只字未提那两个被锁的平台,更没有触及根本——为什么网友对肖战如此大的怨气?

难道是因为肖战本人没有站出来公开道歉吗?诚意不够,网友不爽?

显然不是,大多数人是对不择手段排除异己的畸形饭圈文化的愤慨。

媒体“十问肖战”句句诛心,莫让肖战成第二个蔡徐坤

就好比在饭店吃饭,一个人看到旁桌的饭菜不喜欢,因此冲过去把别人正在享受的美食一脚踹翻,合理吗?也没人请你过来吃啊!

例子虽粗糙,但大概的意思就是如此。

纵观所谓的十问,太过激进避重就轻,直接就把“227事件”简单定义为肖战的错,纯粹就是在旁拱火。

有一点必须清楚,肖战不是C站一哥卢本伟,他可没有教唆粉丝,肖战更不应该成为第二个蔡徐坤。

媒体“十问肖战”句句诛心,莫让肖战成第二个蔡徐坤

因为在节目里,潘长江老师不认识蔡徐坤,导致众多打着蔡粉旗号的网友在潘长江微博底下留言攻击,使得蔡徐坤形象大跌,成全网抨击对象。

粉丝行为,偶像买单,最终蔡徐坤成了鬼畜区的“扛把子”。

如今,肖战因为肖战粉丝“偷袭”两家平台的不理智行为,立马取代蔡徐坤成了新一代的全网抵制掌门人。

最关键的是,部分粉丝还不思悔改,继续给爱豆添乱,把肖战一步步推向深渊。

在网上,就有人以轻生博眼球,用红笔在手腕上涂抹出刀割模样,意图为肖战“据理力争”,后因发布虚假言论遭到官方点名处罚。

媒体“十问肖战”句句诛心,莫让肖战成第二个蔡徐坤

网络成了饭圈的秀场,像这样“狼来了”的事件只会无休止地占用公共资源,这也彻底暴露了饭圈的无知。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粉丝能把你捧上天,某天也可能被他们反噬,这是流量明星们都难逃的宿命。

在心理学家勒庞的名著《乌合之众》中,他曾指出:

“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把这句话放到饭圈文化中,再合适不过了,所谓的“围攻光明顶”,“227”饭圈群体事件的发展过程不过就是——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

END

本期话题:对于肖战,你觉得他有错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