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歷史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歷史悠久,早在秦漢時期就為塞種人、烏孫、匈奴等古民族的遊牧地,西漢時期屬烏孫國。東漢三國時期因西域天山南北諸國互相攻伐合併,縣境歸入車師後國。晉朝時為鮮卑轄地。南北朝時期(420~589),先後屬柔然汗國、突厥汗國和西突厥汗國。 唐顯慶二年(657),唐朝平定西突厥汗國,縣境屬唐昆陵都護府。貞元五年(789),吐蕃聯合葛邏祿,攻陷北庭都護府,縣境為葛邏祿所有。唐元和三年(808),回絕汗國統一天山南北,縣境屬回紇汗國。唐開成五年(840),回紇汗國崩潰,縣境屬黠戛斯汗國,不久,屬喀喇汗王朝。宋建炎元年(1127),為西遼所轄。宋嘉定十一年(1218),歸屬成吉思汗的蒙元政權。宋寶慶元年(1225),封為成吉思汗三子窩闊臺汗的領地,憲宗時歸別失八里行省。元至十七年(1280),歸阿力麻裡行省。泰定帝時(1324~1328),歸入察合臺汗國。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歸屬察合臺後裔建立的別失八里汗國。5世紀成為瓦剌的遊牧地。明崇禎九年(1636),巴圖爾渾繼任臺吉後,迅速統一了新疆北部地區的衛拉特各部,以霍博克賽裡為大本營。崇禎十二至十六年(1639~1643),巴圖爾渾臺吉在今和布克賽爾縣城東南5公里處修建城堡。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縣境屬清朝伊犁將軍屬下塔爾巴哈臺參贊大臣管轄,乾隆三十六年(1771),從俄羅斯額濟勒河(伏爾加河)南岸迴歸祖國的土爾扈特部進駐霍博克賽裡。同年九月,乾隆封北部策伯克多爾濟為和碩親王,賜號布延圖,稱為北路烏訥恩素珠克圖舊土爾扈特北路盟。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歷史

和布克賽爾縣位置地圖


民國4年(1915),在今和什托洛蓋鎮設縣佐,隸屬沙灣縣。民國5年(1916)隸屬塔城道。民國18年(1929),和什托洛蓋縣佐改稱設治局。民國22年(1933),塔城道改行政區,和什托洛蓋設治局隸屬塔城行政區,民國30年(1941)改和什托洛蓋設治局為和豐設治局,當時縣境內分為北部的部族親王政權和南部的政府政權。民國33年(1944),設治局為和豐縣,遷至現今和布克賽爾鎮。民國34年8月(1945),隸屬“三區”政府塔城專區。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4月,成立和豐縣人民政府。1954年9月10日,成立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區(縣級)。1955年2月,改稱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隸屬塔城專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