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以美蘇冷戰為背景,《2001太空漫遊》的續集改編得不錯

首先聲明一點,標題我沒寫錯,我要介紹的是《2010太空漫遊》,而不是《2001太空漫遊》。

以美蘇冷戰為背景,《2001太空漫遊》的續集改編得不錯

曾經我不想看這部科幻片的,因為在某些視頻網站,它所使用的中文片名叫《2010威震太陽神》,

這個片名, 就如同我們臺灣省把《肖申克的救贖》翻譯成《刺激1995》一樣,直接把電影降低了一個層次,讓人感覺是爛片。

以美蘇冷戰為背景,《2001太空漫遊》的續集改編得不錯

但事實上,這部電影雖然沒有前作《2001太空漫遊》那麼牛逼,但它還是一部不錯的科幻片。

《2010太空漫遊》同樣改編自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的作品《2010》太空漫遊

在原著中,除了《2001太空漫遊》,《2010太空漫遊》外,還有《2061太空漫遊》,《3001太空漫遊》,

四部小說是同一個系列,被稱為“《太空漫遊四部曲》”。

以美蘇冷戰為背景,《2001太空漫遊》的續集改編得不錯

後三部小說可以認為是續集,又可以認為不完全是續集,因為這四部小說每一部都是相隔了好幾年才寫出來的,《2001》出版於1968年,《3001》則是出版於1997年,

作者都是基於對現實世界的觀察而不斷進行思考預測,不斷重新構建每部小說的世界觀,所以四部小說情節是相聯的,但為了符合新的世界觀,有部分情節可能與與前作有一些衝突。

對於中國觀眾來說,這部《2010太空漫遊》最大的遺憾,就是沒了“錢學森號”!

《2010》原著作者亞瑟克拉克,是科幻小說的“三大巨頭”之一,在科幻文學屆的地位非常高,

非常有趣的是,這位科幻大師也非常欣賞我國的偉大科學家錢學森。1996年他到北京的時候,曾經把他親筆簽名的《2010》,《2061》,通過錢老的助手帶給錢老。

在他作品的後記裡,也為美國政府當年迫害錢老而感到可惜。

以美蘇冷戰為背景,《2001太空漫遊》的續集改編得不錯

在《2010》原著裡,也有關於中國人的情節,中國人最先到達木星的其中一個顆衛星——木衛二(歐巴羅),但他們不幸犧牲了。

而故事裡中國人的一艘太空船,就叫做“錢學森號”,是阿瑟克拉克以錢老的名字命名的。

對於中國觀眾來說,這部電影最大的遺憾,就是把“錢學森號”等涉及中國的情節改沒了。

雖然如此,但《2010》這部科幻片還是改編得不錯的

①續集

作為《2001太空漫遊》的續集,《2010》很緊密地承接了《2001》的劇情

在《2001》中,人工智能哈爾為了完成任務,先後殺害了除了大衛之外的宇航員,大衛後來成功把哈爾破壞了,自己去探索木星,

他穿過一個神秘通道,看到了黑石碑給他帶來的種種幻象,最後他進化成一個超級生命體。

以美蘇冷戰為背景,《2001太空漫遊》的續集改編得不錯

以上的內容,其實只有觀眾知道,因為觀眾的視角是客觀視角,能看到一切,但對於故事中的人類來說,發現號的失事,是一個謎團。

2010》電影的開篇,就是關於《2001》中,太空船發現號的事故的檔案,

對於人工智能哈爾是否真的叛變了?大衛為什麼失蹤了?........檔案都沒有搞清楚

以美蘇冷戰為背景,《2001太空漫遊》的續集改編得不錯

九年後,發現號的負責人弗洛伊德教授因為這件事,已經不在太空局工作了,轉行在大學做教授。

一個蘇聯人給他帶來了關於那場事故的重大發現,激起了他的興趣。

雖然當時美國和蘇聯處於冷戰時期,

為了解開這個謎團,弗洛伊德教授還是率領了美國的團隊與蘇聯人合作,登上他們的太空船,一起去木星。

他們重新找到了發現號,並維修好了它,還把人工智能哈爾維修好了,初步瞭解哈爾“叛變”的原因。

在木星上空,也有一塊黑石碑存在,並有未知力量阻止他們探索它。

以美蘇冷戰為背景,《2001太空漫遊》的續集改編得不錯

接著,變成了另一種生命形態的大衛,以神秘的形式重新出現,告訴弗洛伊德儘快離開木星。

在說服蘇聯人合作返回地球的過程中,木星上空的黑石碑居然消失了,種種神秘的事情,讓他們決定返回地球。

在他們準備起航的過程中,發現了木星表面突然出現了大量的黑石碑,在他們返回的過程中,木星還出現了一次爆炸,變成了另外一個太陽!

以美蘇冷戰為背景,《2001太空漫遊》的續集改編得不錯

最後大衛還通過哈爾向人類發送信息,說除了歐巴羅,木星上其他衛星,人類都可以用。

整部《2010》的劇情都與《2001》緊密聯繫在一起,對哈爾的叛變進行了解釋;交代了大衛的下落;也進一步讓黑石碑“顯靈”

另外,《2010》還多處用心地致敬《2001》

《2010》有個橋段惡搞了《時代雜誌》,上面的美蘇領導人,被改成了《2010》的導演彼得·海姆斯,以及前作《2001太空漫遊》的導演庫布里克;

以美蘇冷戰為背景,《2001太空漫遊》的續集改編得不錯

在大衛告訴弗洛伊德返回地球的時候,大衛還給弗洛伊德展現了部分他在《2001》片尾看到的幻象;

另外,《2010》還有很多構圖是模仿《2001》的。

以美蘇冷戰為背景,《2001太空漫遊》的續集改編得不錯

對於《2001太空漫遊》的粉絲來說,這部《2010》明顯是比不上《2001》的,但它還是一部很有誠意的續集,因為給了觀眾很多“答案”

冷戰

站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來思考,這部電影的情節設定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這部電影上映的時間是1984年,當時蘇聯還沒有解體,美國和蘇聯還處於冷戰時期,當時兩國人民都處於敵對狀態。

而這部科幻片,卻是以冷戰為背景的。

以美蘇冷戰為背景,《2001太空漫遊》的續集改編得不錯

當時美國,蘇聯的觀眾,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也許會很有共鳴,因為對於電影中兩國的敵對氛圍,他們能在現實中切身體會。

而這部電影的主題,卻是積極的,希望兩國友好,希望人類和平的

去探索發現號的計劃,是兩國的科技人員一起參與的;就算是到了故事的最後,他們也是利用兩國的太空船,同舟共濟,一起合作返回地球。

以美蘇冷戰為背景,《2001太空漫遊》的續集改編得不錯

在計劃的過程中,兩國的科技人員更趨向於從敵對走向友好,部分人還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另外他們也表達了對冷戰的不滿,說冷戰是政治家們搞出來的爛攤子,非常討厭地球目前的狀況,

到最後,大衛發給人類的信息,也是表達了希望人類和平共處的願望。

以美蘇冷戰為背景,《2001太空漫遊》的續集改編得不錯

科幻

這部科幻相對於《2001》,震撼感沒那麼強,但它的特效還是可以的。

相比於《2001》的高逼格,充滿神秘主義,《2010》給觀眾的觀影體驗更好,更容易理解,不無聊。

《2010》同樣也是一部硬科幻,給觀眾展示了“太空剎車”等概念,還繼續對人工智能進行了思考

在這部科幻裡,導演繼續展示了人類對人工智能的憂慮,因為它們有高度的自我意識,很多時候還掌握了人類的“生殺大權”,

但導演同時也展示了它們比較好的一面,讓人工智能更加像人,彷彿是人類的孩子,

哈爾後來得知返回的計劃需要拋棄發現號,意味著它會被毀滅,

以美蘇冷戰為背景,《2001太空漫遊》的續集改編得不錯

而此時,它是控制著啟動飛船的重任的,如果終止啟動,有機會讓人類“陪葬”的,

但它非常有“人性”,繼續執行了計劃,讓人類得以回到地球,選擇自己犧牲了

這部科幻還繼續對生命進行了思考,思考著人類的起源,思考著宇宙其他生命形式,也思考著人類與宇宙中其他生命的關係,是一部很正宗的科幻

以美蘇冷戰為背景,《2001太空漫遊》的續集改編得不錯

最後,也不得不佩服原著作者阿瑟克拉克的想象力,給人類“製造”了另一個太陽。

洞察影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