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股骨頸骨折打鋼釘固定要多久能下床活動?

手機用戶605雪花飄飄


一般股骨頸骨折的手術,如果沒有明顯的骨折移位的話,打3根空心拉力螺釘就足夠固定了,而且這些螺釘是不可吸收的!


當然這個不是我們討論的主要問題!那麼手術後多長時間可以下地行走呢?



股骨頸骨折後,如果骨折部位對接還算良好,沒有明顯移位的話,是可以採用三枚空心拉力螺釘固定的。


手術後雖然骨折端已經固定好,但是骨頭還是沒長上,下地負重行走的話,可能存在內固定移位甚至出現內固定負荷過重而導致內固定斷裂。


因此,一般建議患者手術後扶拐下地,以雙柺為最佳推薦。



通過扶雙柺下地行走,使用雙手將人體的大部分上半身重量分擔,減少下地時骨折處的應力,能夠促進骨折的癒合。等待起碼3個月後下地走路,會更安全的多。


【手術後想早點下地正常走路怎麼辦?】


對於有一些股骨頸骨折的老人家,同時伴有股骨頭壞死的,考慮行拉力螺釘固定骨折可能用不了那麼久的話,可以考慮給予行髖關節置換手術。


而目前的髖關節置換手術後,關節假體固定牢固,可以滿足早期下地的要求。


基本上如果病人沒有什麼特殊,手術又正常進行的話,可以做到術後第1天就扶拐下地走路,部分病人1周後棄拐走路都是沒有問題的!



骨科小黑鍋


股骨頸骨折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個骨折之一,我做過的股骨頸骨折手術非常多。有三根釘的,也有關節置換的。尤其是老年人,由於骨質疏鬆,一摔倒就很容易發生股骨頸骨折。而股骨頸骨折也會發生於年輕人年輕人的股骨頸骨折往往是有巨大的暴力,比如車禍的撞擊傷。



由於股骨頭的血供比較差,所以對於中老年人的股骨頸骨折,目前臨床上一般首選髖關節置換手術。因為髖關節置換術後可以早期下地。而如果採用三根釘內固定手術,下地時間會很晚,具體的下地時間我再後面會說明。而長時間的臥床會導致中老年人的一系列的併發症,比如褥瘡,比如墜積性肺炎。所以對於老年人來說,很多股骨頸骨折,如果打內固定或者保守治療,長時間臥床,它的死亡率會非常高。所以對於中老年人來說,股骨頸骨折,尤其是靠近頭端的股骨頸骨折,血供更差,一般首選髖關節置換手術。



而對於年輕人的股骨頸骨折。由於血供相對老年人來說會好一點,所以可以首選先考慮做三根釘內固定手術。三根釘手術的好處就是如果長好了,這個髖關節就是自己的。缺點就是容易發生壞死,如果壞死以後需要二次髖關節置換手術。



這裡說一下股骨頸骨折三根釘內固定術後的下地時間。由於股骨頭血供比較差,所以股骨頸骨折打完三根釘以後,早期是建議不要下地負重的。一般情況下,最起碼前三個月不能下地負重。 三個月後可以複查一個x片,看看股骨頸骨折恢復的情況。三個月以後,如果骨折癒合良好,可以考慮部分負重。但為了安全起見,一般情況下,我們建議最好六個月不要下地負重。三個月以後可以考慮扶雙柺,另外一側肢體著地,患肢不負重。六個月以後可以再複查一個x片,如果骨折癒合良好,可以開始負重走路。一年,兩年,三年分別複查一個x片看看恢復情況。基本上兩年之內如果沒有發生股骨頭壞死,那麼將來股骨頭壞死的發生幾率就比較小了。


骨科袁鋒


本人從事骨科、手足外科二十餘年,臨床工作中遇到很多股骨頸骨折患者,股骨頸骨折後往往因為股骨頭血運差,容易出現骨折癒合慢、陳舊性骨折不癒合、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股骨頸骨折多見於老年骨質疏鬆的患者,青壯年股骨頸骨折則多見於高能量損傷,損傷後更容易出現骨折不癒合和股骨頭缺血壞死。

股骨頸骨折癒合情況以及其他併發症與骨折部位、骨折分型有很大關係。

根據骨折解剖部位分型,常分為三型:

1、頭下型 骨折線完全位於股骨頭下,整個股骨頸均在骨折遠端,這類骨折在老年患者中最為多見,股骨頭血供很差,這類骨折癒合困難,股骨頭髮生缺血壞死發生率高,預後差。

2、經頸型 即股骨頸斜行骨折,此型多見,此型骨折難以復位,復位後穩定性亦差,對股骨頭血供的破壞僅次於頭下型。

3、基底型 骨折線位於股骨頸基底,骨折端血運良好,復位後易保持穩定,骨折容易癒合,預後良好。



前兩型骨折的骨折線位於髖關節囊內,稱囊內骨折;基底型骨折線位於囊外,稱囊外骨折。

按骨折移位程度分型(Garden分型法),臨床中最常用:

(1)I型為不完全骨折。

(2)Ⅱ型為完全骨折無移位。

(3)Ⅲ型為完全骨折部分移位,股骨頭外展,股骨頸段輕度外旋及上移。

(4)Ⅳ型為完全骨折完全移位,股骨頸段明顯外旋和上移。

I型、Ⅱ型屬於穩定型骨折;

Ⅲ型、Ⅳ型屬於不穩定骨折。



股骨頸骨折Pauwel分類法:判定股骨頸骨折是否穩定,Pauwel角越大,剪力越大,骨折也越不穩定。

①I型(外展型):Pauwel角<30°。為穩定骨折,多有嵌插,剪力小,是穩定性骨折,骨折面接觸較多,癒合率高;

②Ⅱ型 :Pauwel角 30°~50°。穩定性界於外展型和內收型之間;

③Ⅲ型(內收型):Pauwel角 >50°。為不穩定性骨折,常有移位,剪力大,固定困難,不連接率高。骨折面接觸少。不容易癒合。容易再移位。


股骨頸骨折治療方案

皮膚牽引術

對合並有全身性疾病,不宜施行侵入方式治療固定的股骨頸骨折。若無移位則可行皮膚牽引並丁字鞋保持下肢外展足部中立位牽引固定。

(一)空心加壓螺釘經皮內固定

1.適應證:GardenⅠ、Ⅱ型骨折。

2.操作方法:新鮮無移位股骨頸骨折可在G型或C型臂X光機透視下直接行2~3枚空心螺釘內固定。一週後可下床不負重功能鍛鍊。

(二)牽引復位、手法復位經皮空心加壓螺釘內固定術

GardenⅢ、Ⅳ型骨折

(三)滑移式釘板內固定

(四)內固定並植骨術

適應證:陳舊性股骨頸骨折不癒合、或兼有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但無明顯變形者或青壯年股骨頸骨折移位明顯者。

可先行股骨髁上牽引,待骨折端牽開後,行手法復位空心加壓螺釘經皮內固定(亦可手術時再行復位內固定),再視病情行帶旋髂深動脈蒂、縫匠肌蒂的髂骨瓣或帶股方肌蒂骨瓣等轉位移植術。

(五)截骨術

(六)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適應證:主要適用於60歲以上的陳舊性股骨頸骨折不癒合,內固定失敗或惡性腫瘤、骨折移位顯著不能得到滿意復位和穩定內固定者,有精神疾病或精神損傷者及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等均可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較小兒童選用細克氏針固定骨折,較大兒童可用空心螺釘固定

功能鍛鍊(主動、被動)

(一)復位固定後即行股四頭肌舒縮及膝踝關節的功能活動。

(二)1周後扶雙柺下床不負重活動,注意保持外展位。GardenⅢ、Ⅳ型骨折骨折可適當延緩下床活動時間。8周後可扶雙柺輕負重活動,半年後視病情扶單拐輕負重行走,然後逐漸丟拐完全負重行走,並注意定期複查。

股骨頸骨折治療的主要問題是防止骨折不癒合及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所以中後期的藥物治療及定期複查尤為重要。要囑咐病人不側臥、不盤腿、不內收傷肢。一旦出現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徵象,即應延緩負重及活動時間。



您指的下床活動如果是非負重活動,可以確定的告訴你,如果復位理想、固定的牢靠,術後幾天就可以。

但如果您指的是負重活動,也就是能走路,那這就是個非常好的問題了,因為目前骨科學術界沒有定論,還屬於懸而未決的問題。

很多臨床的醫學結論的得出是基於循證醫學的,也就是說,必須有支持這樣做的證據,不能做也要有證據證明不行。這是最嚴謹的得出結論的方法。

但是循證醫學要基於高質量的研究論文,目前的情況是這方面的研究證據等級都不高,無法形成學術界的共識。

傳統觀念認為,能夠不借助外力正常行走至少要半年以後。首先,股骨頸骨折有些癒合非常困難,甚至不癒合。其次,這種骨折有不低的股骨頭壞死率。我國觀念一般偏向保守,認為晚點走可以減少斷釘和股骨頭壞死的發生率,能提高骨折的癒合率。

但也有人認為早期負重對上述問題沒有影響,或者影響很小。這些人也有他們充分的證據證明這一觀點。

總結一下,目前沒有何時能走路的坐實的證據。一句話,聽您的手術醫生的就行。


大鵬談骨論筋


股骨頸骨折在骨科臨床上來說它是癒合相對比較困難的一類骨折。

選擇鋼釘固定的這種治療呢,主要是用在股骨頸基底部骨折,並且是相對穩定的骨折、相對年輕的病人身上。其它的類型,比如說頭下型的骨折,或者是年齡稍微大一些的骨折,一般都建議直接做髖關節的置換手術,這樣術後能減少臥床時間,直接下地行走,那麼鋼釘固定以後下地活動要看骨折復位情況和癒合的時間。



具體下地活動時間因人而異,沒有定論,需要與手術醫生多溝通,接受康復醫師指導,在安全的前提下促進恢復。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個部位的骨折無論採用那種治療方式,因為活動不當導致的不良後果並不少見,應高度重視。


骨科健康朱瑜琪


股骨頸骨折是一種骨骼類的疾病,是和骨質疏鬆有關,容易造成不能正常走路和站立,嚴重的話甚至會引起骨骼壞死,不能運動,甚至殘疾。這類疾病是隨著人們壽命不斷增加,疾病的發病率會越來越高,那麼股骨頸骨折打鋼釘要固定多久才可以下床呢?

剛安裝鋼釘的時候,股骨頸骨折打鋼釘後特別容易使得骨骼脆弱以及不穩定,容易發生位移。因此,可以多臥床休息,讓骨骼自然生長,避免讓骨骼受到不必要的傷害。一般來講,手術是採用空心釘固定,多數使用三顆空心釘,三角形的固定是非常穩定的,是可以術後就下床的,不過要注意不要過度運動,要適量為宜,因為鋼釘固定後身體各個方面還沒完全恢復。

下床運動,還有一些注意事項,剛開始的時候,可以使用柺杖,建議不要過度的負重。下地踩地的時候呢,儘量不要用力,過度的用力可以導致骨折端順著固定的螺釘產生一定的位移,造成骨折端的吸收,股骨頸的短縮。

3個月後,以走動的形式為宜。這個時候呢,骨折已經發生了一定形式的癒合。所以這個時候已經可以進行部分的負重。而且適當的負重對骨折端的重建改建以及骨折的癒合都是有好處的。運動是好,但是患者不要急於求成,想著馬上恢復身體,應該慢慢來,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保持身心愉悅,對病情是有幫助的。

等到6個月的時候,柺杖已經可以慢慢的撤除了,也就是說做手術的這一條腿已經可以完全負重了。不過要有一個前提,就是已經在醫院通過規律的複查提示骨折癒合是比較滿意的。如果前期複查發現骨折端有吸收,癒合不良的跡象。那麼前面所說的負重可能還要在晚幾個月。必須完全確認骨折端的癒合是良好的。

俗話說,傷筋動骨100天,在現實醫學中也是這樣的,在固定鋼釘後6個月才可以慢慢恢復正常,雖然恢復正常了,但是還注意一些事項。

1、不要過於負重,要注意不要使得骨折端吸收改建、股骨頸短縮的發生。因為一旦骨骼發生位移就更容易出現骨骼性問題了,不容易恢復,所以在6個月之前儘量不要完全負重,多在床上好好休息,多使用助行工具減輕骨折端的壓力。做好準備工作,等身體可以適應的時候再下床來活動,切忌不要急於一時。

2、在康復期間不要吃過於刺激性的食物,要注意營養均衡,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雞蛋、牛奶以及蔬菜水果等等,這些食物都有利於消化,可以減少給患者帶來的負擔,除此之外這些都是有利於骨痂形成的。

3、一定要注意肌肉力量的訓練。前期三個月甚至6個月內,下肢的活動都會減少,我們知道,肢體一旦減少活動以後,肌肉就會發生萎縮。而萎縮以後,整個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不足,穩定性下降,對於骨折的保護也是不好的。所以即使要經常在床上休息也要做一些在床上力所能及的肌肉的康復訓練。具體的動作呢,可以跟自己的主治醫生溝通,最好是到康復科請教專門的康復師。


骨科王健醫生


股骨股折5歲以下的小孩正規醫院是不見意做手術打鋼針的。那麼成年人打鋼針也起碼兩個月才能適當的小運動,大點的動作身體是不充許的。慢慢適應了到三個多月骨頭長好了長結實了就可以,當然不能和以前一樣蹦蹦跳跳的。一年後又要拆針。恢復的怎麼好走路或跑步是看得出有一點點不協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