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嬰兒喜歡盯著媽媽,探究寶寶的視覺世界,Ta眼中世界是啥模樣?

當孩子出生之後,他們在睜開眼睛之後所看到的是什麼樣子?他們又是否能夠自己分辨出哪一個是自己的爸爸,哪一個是自己的媽媽嗎?一個孩子的視覺世界是怎樣發展的?作為家長的我們,是否產生過疑問。

一、一定程度上,孩子在新生兒時期會產生視覺的“依戀”

閨蜜家的孩子剛剛滿月,家裡面的其他人都想要讓閨蜜好好放鬆幾天,所以就自動的承擔照顧孩子的責任,結果沒有想到,孩子卻根本不接受。

最好是孩子醒著的狀態,看不到自己媽媽的時候就會哭鬧,一開始其他的人都以為孩子是因為肚子餓或者是尿了才會開始哭鬧,可是在給孩子進行餵食或者是換尿不溼之後,還是還是止不住的哭鬧。當其他人束手無措的時候,卻發現只要孩子媽媽一出現孩子眼前,孩子就會停止哭泣,甚至有的時候還會露出甜甜的笑。

其他家人發現這一個情況之後,都忍不住感嘆:孩子還是跟孃親,其他人照顧半天都抵不上孩子媽出現在孩子眼前。不過這麼小的孩子,竟然能認出媽媽的模樣,實在是太聰明。

那麼,孩子在年齡較小的時候,真的具備一定的分辨能力嗎?還是因為其他的原因。


嬰兒喜歡盯著媽媽,探究寶寶的視覺世界,Ta眼中世界是啥模樣?

二、其實,對於處於0~1月的孩子而言,他們的視覺是一片混沌的

之所以會出現媽媽在寶寶眼前,寶寶就會停止哭泣的現象。是因為剛出生的寶寶,具有一定的“視覺依戀”,即使他們的視覺一片模糊,但是他們卻具備一定的“立體感”好奇心,而在這個過程中,立體感表現最強的往往是家長的五官。

當孩子出生之後,除了睡覺以及無意識的盯著天花板,就是盯著家長的五官來看了,相對於趨向於平面的天花板來講,孩子們最喜歡看的就是家長的五官,即便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看到的都是模糊的現象,但是對於他們來講,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記憶留存。

而當孩子處於0~1月的時候,看到最多的五官莫過於媽媽了,所以他們對於媽媽的長相更加的敏感,因此也就出現了當孩子看到媽媽的時候,會露出甜甜的微笑的情況了。

0~1月孩子的視覺世界

一般情況下,孩子處於滿月之前他們的視覺世界都是以黑白色調為主的,對於其他的色彩並不敏感,所以一定程度上,媽媽們也不用過於擔心,晚上開燈會影響孩子的休息,因為孩子在滿月之前,對於光源的趕製度是很差勁的。

但是在這一個過程中,可還是對於一些能夠移動、立體感較強的物體會產生更多的興趣。所以家長們可以在孩子睡覺的床旁邊懸掛一些小物件,以此來刺激孩子的視覺發展,或者經常帶孩子環顧家中的環境,讓孩子對自己身處的環境有更多的瞭解,這也會更加促進孩子的視覺發展。

嬰兒喜歡盯著媽媽,探究寶寶的視覺世界,Ta眼中世界是啥模樣?

三、當孩子剛剛出生不久時,視覺辨識的距離為20釐米

根據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新生兒前期的視覺發育過程,能夠對20釐米以內的事物得到清楚的認知以及辨認,能夠滿足孩子最大的需求,就是通過視覺來尋找媽媽得到安全感。

北京的友誼醫院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176名新生兒的視覺範圍之內,給他們展示不同類型的卡片,將這些圖片進行隨機的分配,讓寶寶進行辨識。

調查結果顯示,新生兒對於圖片的差異具有一定基本的辨別能力,對於顏色的差異也具有一定的辨別能力,但是在過於複雜的圖片之下,孩子並沒有明顯的反應能力。與此同時,研究結果也顯示,孩子的視覺能力與性別無關。

另外,在同一組數據當中,也顯示出大多數寶寶在看到人體五官的突變之後,表現得更為興奮,這也表示相對於顏色形狀等卡片,孩子對於人臉的識別係數更高。

美國心理學家魯道夫·謝弗曾經指出,孩子之所以在視覺模糊期間就對人臉具有較為明顯的反應,是因為人體的五官特徵能夠滿足嬰兒所有的視覺發展初期需求:複雜、立體、相對對稱、有移動能力,視覺記憶範圍出現頻率高。

而正是因為這些需求,導致孩子對於家人的五官需求度很高,讓孩子看到媽媽的五官之後,具有更多的安全感。

嬰兒喜歡盯著媽媽,探究寶寶的視覺世界,Ta眼中世界是啥模樣?

四、媽媽的五官和表情更能夠影響孩子的情緒

根據相關的研究表明,因為孩子對於無關的辨識度更高,所以在孩子出生期間,媽媽在孩子面前展現出來的表情,更容易讓孩子進行模仿。例如當媽媽小孩子展現出微笑時,孩子也能夠進行嘗試調動五官肌肉對媽媽進行模仿。但是當媽媽做出一些憤怒或者是其他負面表情時,孩子往往會在短時間之內無法進行理解,而出現嚇哭的情況。

兒科專家建議,在孩子年齡較小的時候,媽媽可以和孩子進行更多的面部互動,利用一些表情的形式刺激孩子的視覺發育,讓孩子體會到五官的變化,多給予孩子一些正面情緒的表達,培養孩子的樂觀性格的基礎。

五、內外協調配合,刺激孩子的視覺發育

當孩子的年齡處於一歲以下時,是對孩子視力認知發育的關鍵時期。家長們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對孩子進行鍛鍊,以此實現提高孩子視覺發育的培養。

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採用緩期發育促進模式和外在發育鍛鍊模式進行培養孩子。


嬰兒喜歡盯著媽媽,探究寶寶的視覺世界,Ta眼中世界是啥模樣?

1.緩期發育促進模式

家長們可以進行維持孩子所處環境的顏色,光線以及動態意識的穩定性對孩子的視覺進行培養。

孩子在剛剛出生時期,對於光線並不是特別的敏感,感知他的孩子,逐漸成長到三個月的時候,對於一些光線的強弱就會有很直觀的感受。如果家長在孩子處於這個階段的過程中,經常變換孩子周圍的燈光強度,就會導致對孩子的視力發育刺激過度,影響孩子的視覺發育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們儘可能的保證孩子所處環境的穩定性,不要強行的對孩子的視覺進行刺激,儘可能地採用溫和,緩慢的方式對孩子的視覺進行適度的刺激。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適度的帶孩子進行四處的環視,熟悉家中的環境,定期的改變孩子睡覺的位置,讓孩子的視覺能力能夠進行緩慢的改變。


嬰兒喜歡盯著媽媽,探究寶寶的視覺世界,Ta眼中世界是啥模樣?


2.外在發育的鍛鍊模式

當孩子的年齡超過6個月之後,就能夠進行一些簡單的運動行為,這個時候媽媽就可以經常的帶孩子出去看一些外界的環境,開闊孩子的視野。

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進行自由的探索,鍛鍊孩子的視力發育,讓孩子逐漸的能將自己視覺所接受的信息進行調換,之後進行與身體的活動結合。

例如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鍛鍊孩子拿玩具進行丟撿,讓孩子進行觀察玩具的落地點,聽玩具落地的聲音,進行鍛鍊孩子視覺與聽覺的結合。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需要進行一些基本的防護工作,避免孩子在進行對外界的探索過程中受到傷害,同時可以配合孩子進行一起玩耍,提升親子之間互動的關係,讓孩子的聽覺視覺以及運動方面得到多方協作的發展。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可以對孩子不同成長的階段進行關注,這樣也能夠更好的瞭解孩子的成長變化,有時候也會給家長帶來很多不同的新奇感受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