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攝影常用的濾鏡有哪些?

毒家攝影指南


濾鏡是安裝在鏡頭前有著不同效果的鏡片,用來改善畫質或者是得到一些特殊的藝術效果,濾鏡會為我們的攝影作品增色不少,常見的濾鏡有以下幾種

UV鏡

uv鏡可以過濾掉紫外線,提高膠片的成像質量在數碼時代,紫外線對於感光元件CMOS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不過在大多數攝影師還是傾向於在鏡頭前安裝uv鏡,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更多的是保護鏡頭前組鏡片。

偏振鏡

偏振鏡也叫偏光鏡,可以濾掉空氣中的偏振光,簡而言之就是將來自其他角度的光線,都過濾掉,只讓一種角度的光線入射到鏡頭之中,因為自然界萬物都在反射太陽光線尤其是在晴天時,偏振光會更加明顯,這些偏振光肉眼很難以察覺,但是會影響畫面的成像,可以使天空和湖水更藍,使大氣更顯通透,它還可以起到消除反光的作用。

中灰鏡

中灰鏡也叫ND鏡,它可以減少鏡頭的入光量,但並不會影響最終成像的色彩,在強光下拍攝瀑布時,使用中灰鏡就可以起到降低快門速度的作用,避免畫面曝光過度,在多雲天氣進行延時攝影時,使用中灰鏡也可以降低快門速度,讓天空中的雲彩動起來,在光線較強的地方使用長時間曝光拍攝時通常都會用到中灰鏡,一般鏡片上的數字越大代表著減少的入射光量越多。

漸變鏡

漸變鏡的一半鏡片是透明的,另一半鏡片帶有濾鏡效果,中間有漸變的過渡帶,所以對一張照片而言,它只是其中一部分起作用,比如在拍攝風光照片時,如果天空太亮,我們可以使用漸變鏡壓暗天空而不對地面的曝光造成影響,而且我們可以使用不同顏色的漸變鏡,給天空增加不一樣的色調。

星光鏡

星光鏡又叫光芒鏡或散射鏡,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濾鏡,在其鏡面上被雕刻出縱橫交錯的線條狀,在點光源的作用下,可以使景物中的光亮點產生衍射,從而使拍攝出的照片上,每個光源點都放射出特定線束的光芒,以便獲得光芒四射的效果。

柔光鏡

如光鏡又叫柔焦鏡或朦朧鏡,它可以柔化影像,降低畫面的反差,調節畫面的影調和色調,使畫面看起來有一種朦朧神秘的感覺,有些攝影師會在鏡頭前套上塑料袋或者是uv鏡上塗抹凡士林,以獲得類似的朦朧效果。

近攝鏡

裝上近攝鏡,就算沒有微距鏡頭也可以進行微距拍攝,把它裝在鏡頭前面可以起到類似放大鏡的作用,對於不想購買昂貴微距鏡頭又想進行微距攝影的朋友,近攝鏡絕對是最好的選擇。



攝影的秘密


您好,攝影師在平時拍攝中確實會用到很多濾鏡,比如ND、CPL等等,尤其是風光攝影師更離不開這些濾鏡,下面我來給您講解一下~


CPL偏振鏡

偏振鏡可以消除物體的偏振光,比如水面反光,櫥窗玻璃的反光等等,在平時旅行拍攝中還是很實用的,在掃海拍攝中也比較實用。


ND減光鏡

減光鏡是在風光攝影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濾鏡了,可以幫我在拍攝中實現多種慢門的效果,賦予照片時間的魔力。

一般來說,在平時的拍攝中會有三個常用的ND鏡檔位,也是我自己經常在使用的3個檔位:ND8/64/1000,下面來詳細說一下。

1. ND8

這個檔位可能是喜歡攝影的小夥伴最少購買的一個檔位,但是卻是有很用處的,這片濾鏡通常會用在藍調時段長曝或者拍攝掃海拉絲的時候~

2. ND64

這個檔位可能有會有一些朋友購買,但是反而可能是不太常用的一塊,這片濾鏡通常會用在日出日落這種黃金時刻進行長曝拍攝的時候~

3. ND1000

如果只能購買一塊濾鏡的話,無疑是選購ND1000這一個檔位了

,而且這個檔位是購買人數最多的一個檔位,因為這片濾鏡能夠實現非常“強”的效果,比如白天的白雲拉絲、海水霧化都是可以做到的。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回答,希望對您能夠有幫助~


Bearie


攝影常用的濾鏡有許多種,但在實際拍攝時,對大多數人都沒有用處。讓我們來看看攝影師經常使用那些濾鏡。

1)紫外線過濾鏡(UV)

紫外線過濾鏡可以簡單地防止紫外線輻射,是最常用的過濾鏡,不過現在它的作用主要用,是於保護鏡頭免受刮擦和損壞。

2)偏振濾光鏡

偏振濾光鏡可消除反射和眩光,最明顯的反射是玻璃表面和水面上的反射。反射無處不在,甚至在植物,臉上,基本上都有,人的眼睛一般不能察覺到,但相機傳感器卻能。

如果你拍攝一個綠色的草地,照片會發灰。這是因為草地的葉子上也會有天空的反射。偏振濾光鏡可以校正這些反射,因此相機可以捕獲更飽和的色彩。此濾鏡最常用於風景和建築攝影。

3)中性灰濾光鏡

此濾鏡用於減少進入相機的光線,以實現更長時間的曝光。中性灰(ND)濾鏡主要用於拍攝流動的水,天空移動的雲等。

4)漸變濾光鏡

漸變濾光鏡主要用於風景攝影。他們的目的是讓明亮的天空變暗,以實現天空和地面的均衡曝光。

5)彩色濾光鏡

最常用的彩色濾光片是深色調 ,橙色,金橙色和棕褐色濾光片。這些濾鏡可以拍攝更暖色的照片。它們也主要用於風景攝影。但它們很容易以數字方式替換,例如在相機內部創造性地使用白平衡。

旅行攝影師或風景攝影師都非常喜歡濾鏡。現在可以使用計算機模仿許多濾鏡。但有一些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例如上面提到的紫外線過濾鏡(UV)。與此同時,有些過濾鏡也很難在軟件中模仿。比如,偏振濾光鏡。

在攝影時記住這些常用的濾鏡, 有一天它們可能會派上用場!


湘水漂漂


一、UV濾鏡/保護鏡

UV鏡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護鏡頭,保護鏡頭不被劃傷,保護鏡片不沾染灰塵、水汽等等。很多人覺得UV鏡很雞肋,不好用,如果你的鏡頭爛一次你就知道這玩意的作用了。我自己因為鏡頭上遮光罩,所以不怎麼用UV鏡。

二、偏振鏡 (CPL)

對於經常拍攝風光的人來說偏振鏡是必須要有的,偏振鏡的作用是增強畫面的對比度、藍色飽和度以及消除畫面的眩光和反光。舉個例子:你在戶外拍攝風光時,你使用偏振鏡能夠降低畫面反光,從而豐富畫面的色彩。

三、漸變灰濾鏡 (GND)

漸變濾鏡的作用是平衡光差,不讓畫面出現過曝或者過暗的情況。舉個例子:在拍攝日出/日落時,天空和地面的光差是很大的,拍出來的照片要麼地面欠曝,要麼天空過曝,很難拍出曝光正常的照片。遇到這種情況,用漸變濾鏡就可以解決,它能平衡畫面的光差,從而拍出一張曝光正常的照片。

四、減光濾鏡 (ND)

減光鏡顧名思義就是減少光線進入鏡頭,目前減光鏡有圓形和方形兩種,我個人建議買圓形的。可能有人會說:減少進光量不用專門買個減光鏡啊,可以調整光圈、快門速度、感光度等參數來減少光量啊,幹嘛去買減光鏡。

有些時候單靠調整參數不行,給大家舉兩個例子做說明:

案列一:拍攝長曝題材,拍攝這種題材快門速度是很慢的,這個時候單靠縮小光圈,降低感光度是不夠的,畫面任然可能過曝,所以需要用到減光鏡來減少光量。

案列二:在光線好的環境下使用大光圈拍攝。很多時候大家會使用大光圈將背景虛化,以獲得不錯的景深效果。光圈很大,光線又很好,快門速度就會超過相機設置,導致畫面過曝,這個時候也要用到減光鏡。

常用的濾鏡應該就上面這些了,其它還有常用的歡迎大家補充。另外,對於新手來說沒必要一下子把全部濾鏡買齊,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如果有錢的話,那就隨意。


攝影初級班


不能這麼說,濾鏡對於某些題材還是有一定幫助的

1、常見濾鏡多數為風光攝影師使用的,例如CPL GND ND RGND UV 星光鏡 柔光鏡 光害鏡 等等,他們都有各自的用途

2,、對於這些濾鏡都是對拍攝環境起到輔助作用,例如:cpl他可以去除強烈的反光,例如拍攝玻璃,水面,等等,在比如:gnd可以壓低天空高光,使得相機天地曝光一致,並不能單純的說使用濾鏡就是裝B

3、對於要求嚴格,對於畫質層次追求完美的攝影師一般都會購買使用這些配件,所以因人而異,有的攝影師喜歡後期強拉,有的攝影師喜歡使用濾鏡前期就一次到位免得後期來回調整,所以針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途

好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你幫助,喜歡我的回答記得點贊評論,哪裡說的不對多多指教,謝謝^-^


小魚大魚看世界


除了保護鏡頭的保護鏡或者UV鏡,最常用的就是風光拍攝時使用的濾鏡。

1.平衡光比的GND

漸變濾鏡,又稱GND。應該是風光攝影中用的最多的濾鏡之一。

我們知道風光攝影很多時候都有大光比的場景,相機不像人眼一樣能同時拍攝下明亮的天空與相對較暗的地面。所以就有這樣一種濾鏡,上半截像墨鏡遮光,下半截透明,來平衡天空的高與地面的暗,這就是GND。

GND不止一種。如果簡單分類的話,一般有這麼幾種分法:

首先,如果按形狀來分,有圓形的和方片的。請注意,GND一定要買方片的。因為這和GND的使用方式有關,很多情況下GND的那條分界線位置拍攝時就是地平線的位置。圓形的GND就像普通UV是直接擰在鏡頭前的,你無法上下調整分界線位置。沒有一個攝影師這一輩子拍的風光片構圖都是地平線在中間,所以一定要買方片的。

其次,如果漸變鏡的深淺劃分,可以有好幾檔,像什麼0.3、0.6、0.9等等。

最後,如果按漸變鏡的過度變化可以分為軟漸變和硬漸變。軟漸變濾鏡中的過度是逐級遞減的,上邊最深,分界線處已經很淡。硬漸變濾鏡中深色部分的濃度基本差不多,在分界線處突然就沒有了。前者適用場景較多,後者最適合拍湖面水面界限分明的情況。當然還有一種叫做RGND的漸變鏡,它的深色部分和軟漸變相反,上邊最淺,到分界線處最深。這款濾鏡適合日出日落時使用。

GND多用於平衡風景中的大光比場景


2.延長曝光的ND

剛才的分類中有一點沒詳細解釋,GND裡那些0.3、0.6、0.9是什麼意思?

ND又叫減光鏡,其實就是漸變鏡中發透明的那部分去掉了,作用就是增加曝光時間。ND的深淺不同,增加曝光長短就就不同。所以ND後面會有一個標號,比如ND2、ND4、ND8,相當於減一檔曝光、兩檔曝光、三檔曝光。計算也很簡單,比如我現在照片的曝光時間是1/40s,那用一片ND2之後曝光就延長到了1/20s,用了ND4之後就是1/10s。現在的曝光時間乘以ND標號的數字就是實際的曝光時間了。

一般情況下,只要曝光時間不超過30s,相機測光系統都能自己搞定,不過要是用到了ND1000這種高倍率的ND,那就只能自己算曝光時間,然後按下B門拍攝了。

那0.3、0.9又是什麼意思呢?這是另一種標號方法,0.3就對應ND2,0.9對應ND8依次類推。如果拿不準,很多品牌的購買頁面都有換算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減光鏡是可以多片使用的,比如一片ND4和一片ND8一塊使,就變成了ND32(不是ND12!)。並且ND鏡沒有地平線的問題,你用方的、圓的、扁的都行。

使用ND,水面柔滑,雲有動感


3.消除反光的PL

PL是偏振鏡,因為光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

偏振鏡在鏡頭前是可以旋轉的,它作用就是隻允許震動方向與鏡片相同的光通過,從而能夠減少拍攝物體表面的反光。偏振鏡有圓偏振鏡和線偏振鏡之分,不過由於線偏振鏡會影響單反的測光工作,所以最多用的就是圓偏振鏡,簡稱CPL。

請你記住CPL最大的作用就是消除非金屬物體表面的反光。所以說如果你哪天突發奇想去拍自家的鍋碗瓢盆但發現沒用的話,那很正常。

剛才說了,CPL在拍攝時候是需要旋轉的。雖然有厚薄,但圓形的CPL都是下圖的樣子:像UV一樣擰在鏡頭前,不過上層依舊用手可轉。

極薄的高堅CPL濾鏡,請注意旁邊的硬幣

請注意:偏振鏡的作用是消除偏振光,並不是消除所有的反光。減弱偏振光最好的位置是你的構圖角度與入射光成90°的時候,翻譯過來就是正側逆光,如果你正對或背對光源拍攝(逆光或順光),那麼基本消除不了。

使用CPL後水面反光減弱

雖然我們使用CPL可以減弱反光,但請記住對於攝影師來說,一張照片的呈現要有自己的想法,並不一定要機械的消除所有的反光。


熊道森Bearsce


剛開始學習攝影的影友可能會看到或聽到“濾鏡”這個詞,甚至有的初學攝影的新手聽都沒有聽過過濾鏡這個東西。其實現在有很多不同種類的濾鏡,對於新手來說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濾鏡呢?濾鏡又會在什麼時間用呢?在這裡我想先說一下什麼是濾鏡,濾鏡都有哪些種類,為什麼拍攝時要使用濾鏡,最後再來回答你,攝影師最常用的濾鏡有哪些?

濾鏡(Filter)簡單說就是安裝在相機鏡頭前用於過濾自然光的附加鏡片,攝影行業中用到的濾鏡有9種,他們分別是:UV鏡、偏振鏡、中灰鏡、中灰漸變鏡、反向中灰漸變鏡、彩色濾鏡、近攝鏡以及特殊效果濾鏡。它們一般由特殊玻璃、樹脂和聚碳酸酯製成。

攝影師最常用的濾鏡:

1、UV鏡/保護鏡

UV鏡是大家最熟悉不過的了也是最常用的一種濾鏡,在日常的拍攝中可以長時間裝在鏡頭上,保護我們心愛的鏡頭。但是如果在例如夜景、星空等長時間曝光時,或是利用小光圈向著光源直接拍攝時,我就建議暫時先把這塊保護鏡摘下來,以免拍到鏡頭上的灰塵或是產生昡光問題。

2、偏振鏡(CPL)

偏光鏡也叫偏振鏡,是喜愛拍攝風光的影友必備的濾鏡之一,偏振鏡的作用是:令天空更藍,加強色調,增強畫面中的對比度和藍色的飽和度,同時減低/去除水面、玻璃、綠葉的反光,抵消畫面中的炫光和反光,減光效果。一塊高質量的偏振鏡在風景拍攝中是非常有價值的,因為透過降低反光,不但能令相片顏色更加豐富,更能拍到不用時拍不到的景物,例如清澈見底的湖水,或是玻璃下的飾物。

3、漸變灰濾鏡(GND)

除了偏振鏡,還有一種是風光攝影師必備的濾鏡,這就是GND漸變灰濾鏡了。GND漸變灰濾鏡是一塊由透明到灰色漸變的濾鏡,有方形和圓形兩種。GND主要是用來平衡光差,以免拍攝出現大幅過曝或過暗的情況。例如在強光的白天拍攝天空跟地面的相片,如果不使用GND濾鏡,一是天空會過曝而地面正常,或者是天空正常而地面過暗,GND便可以解決或降低這方面的問題,讓你拍出來的相片更符合肉眼所見的真實環境。

4、減光濾鏡(ND鏡)

減光濾鏡也叫中灰鏡,它的作用是讓鏡頭減少進光量,降低拍攝時的快門速度,營造出非常唯美的畫面效果。像下圖這種柔滑的流水效果是需要很長的曝光時間才能拍攝出來的,如果沒有ND鏡的幫助,我們很難拍到這樣的效果。


貝殼影像


濾鏡,是風光攝影的神器。最常用的是CPL偏振鏡、GND中灰漸變濾鏡和ND中灰濾鏡。不同的旅遊,有著不同的用途。在我外出的攝影包中,一定會用一套濾鏡。

在風光攝影中,我最常用的是CPL偏振鏡。不要小看這個小圓鏡片,它對我們攝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他可以讓天變得更藍,雲彩的層次更加豐富。特別是當太陽在你側面的時候,下個效果最好。看看下面的案例,同樣的機位和參數,一個沒有使用偏振鏡,一個使用了偏振鏡。看看天空的效果,差別很大吧?

第二,CPL偏振鏡,可以強化或者消除水面的反光。

第2張的倒影明顯比第一張的清楚。你不斷旋轉,倒影的清晰在不斷的變化。

第三,它可以讓消除後者強化彩虹。

我想在風光攝影中,大家更喜歡讓彩虹更清晰。那就旋轉偏振鏡吧。

說完了CPL的主要功能,再說說GND中灰漸變濾鏡。它的主要作用是平衡光比,讓天空和地面同時都有層次和色彩。

看看這個對比是不是很明顯。左邊的用了GND濾鏡,右邊的沒有。看看天空的差別,很大吧。

有了GND濾鏡,我們就可以拍出突出前景,天空層次和顏色都很漂亮的照片了:

ND濾鏡,就是中灰濾鏡。它是一個小黑片,當在鏡頭的前面,起到減光的作用。讓我們在光線很強的情況下,能夠實現長時間的曝光,實現肉眼所不能及的精彩。

誰用了濾鏡之後,大家可以看到,水面和雲彩都霧化了。再看看如下的幾張,都是使用ND濾鏡進行的拍攝:

我們來通過一個具體的案例說一下,我在川西的拍攝。

旅途中,雪山融化的雪水,形成了一條小河,向山腳下流動,流速還比較快。遠處,是雪山和烏雲,前景的石頭,是興趣點。

當時的景色,是這樣的:

儘管第一眼看過去,畫面有點“其貌不揚”,但是比較”入畫“。我蹲下來,調整三腳架和構圖,採用低機位拍攝,利用廣角鏡來突出前景。

為了把流水拍出絲綢般的潤滑感覺,我用了一片ND6的濾鏡 ,把曝光時間延長了64倍。

由於曝光時間長,所以一定需要一個穩定的三腳架。架好三腳架,在鏡頭前安裝濾鏡的框架和濾鏡。在ND濾鏡的作用下,拍出了這樣的畫面。大家可以看到,流水霧化了,浪漫纏綿的效果出現了。

可是天空還是比較蒼白,雲彩的層次不厚重。為了突出天空的層次和色彩,我又在濾鏡框架中增加了一片中灰漸變濾鏡GND0.9,減少了三檔天空的曝光。

使用ND鏡的時候,大家要注意漏光的問題,我通常都要關閉相機上的目視鏡,還要把鏡頭的標尺窗口用膠布粘上。然後,再用手在光線方向適當的遮擋。

好了,在GND和ND二片濾鏡的作用下,大片的感覺漸成。

我的拍攝參數是ISO50, F20, 6秒。

我確定拍攝地點,選擇突出前景的構圖,然後使用濾鏡,這些都是前期工作。對於攝影來說,前期是基礎,是雪中送炭,是基礎,佔70%;後期呢,是錦上添花,是提高,佔30%。但不要小看這30%,它會讓你的畫面煥然一新。

我用的是飛思後背進行拍攝,所以我用飛思公司的Capture One軟件來進行了一下後期處理。主要調整的是強化了天空層次的畫面的飽和度。

經過前期的準備,拍攝和後期的調整,最終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圖片,是這樣的。由於前期準備充分,曝光準確,後期處理時間不超過1分鐘。

再來看看我們沒使用濾鏡和後期處理的片子,是不是天壤之別?

其實就是這樣的,只要你善於發現美麗,好好利用三腳架和濾鏡,再經過必要的後期處理,一幅震撼的風光作品,你也可以拍的到!

通過飛俠上面簡單的介紹,相信大家對風光攝影中常用的濾鏡,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歡迎關注飛俠的頭條號,更多的精彩和大家一起分享。


網際飛俠


濾鏡與外接閃光燈和三腳架一樣,屬於相機的外掛設備。

濾鏡分為顏色濾鏡和光學濾鏡兩大類。顏色濾鏡能夠改變畫面的色彩。光學濾鏡又稱效果濾鏡,常見的光學濾鏡有星光鏡、UV鏡、偏振鏡、中灰漸變鏡等,它們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

1.UV鏡

UV鏡是一種接近透明的濾光鏡,也有略帶黃色的。它的作用主要是過濾紫外線,防止膠片因受到過量紫外線的照射而曝光過度,可以提高遠景的清晰度與色彩飽和度。在數碼時代,UV鏡主要起到的作用是保護鏡頭。

2.偏振鏡

偏振鏡是攝影必備的濾鏡之一。偏振鏡又稱為偏光鏡,它的作用不僅有過濾紫外線的作用,還可以在風光攝影中用來表現強反光處物體的質感、過濾鏡面反光、壓暗天空和表現藍天白雲等。

3.星光鏡

星光景又稱光芒鏡或散射鏡,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濾鏡。它是通過蝕刻的方法在玻璃上雕刻出不同類型的縱橫線條紋,能使場景中的光亮點產生衍射,得到光芒效果。星光會隨著星光鏡上網狀淺槽的增減而產生不同的效果。為了便於調整,星光鏡也是兩層式設計,因此是圓形濾鏡形式。

4.柔光鏡

柔光鏡又叫柔焦鏡,它可以製造出輕柔的效果,特別適合人像攝影。拍攝人像時使用柔光鏡,可以柔化人物皮膚的皺紋、斑點、毛孔等,達到細膩豐潤的效果。不過類似的濾鏡效果也可以在各種圖像後期製作軟件上實現。

5.中灰漸變鏡

中灰漸變鏡在攝影中應用十分廣泛。在風光攝影中,經常會出現天與地反差較大的情況,這時使用中灰漸變鏡可以讓可能因過曝而失去細節的天空色調被壓低,使整個畫面的色彩比較濃重。

總而言之,不同的濾鏡有不同的作用,要針對不同的情況恰當的使用才是最好。


九點靜夜思


攝影中最最常見的濾鏡就是uv鏡,在以前因為技術原因,空氣中的紫外線會對成像效果有很大的影響,所以uv鏡出現了,但是現在紫外線幾乎對成像效果沒有任何影響了,所以現在uv鏡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護鏡頭,但是他會一定程度上影響成像效果,所以在拍攝的時候建議還是取下uv鏡,或者乾脆就不買了。


第二常見的就是偏振鏡,偏振鏡的作用是將空氣中的反射消除,一般在拍攝水面或者玻璃倒影是非常的好用。

接下來是拍攝日出日落最常見的漸變濾鏡,這個濾鏡從上到下是有亮度過渡的,在拍攝日出日落時,我們採用的都是逆光,所以光比會非常大,天空會很亮,而地面會很暗。

在使用的時候,只要將過渡區域對準天空和地面的交界處就可以拍出來一張光比正常的照片,天空既不會過曝,地面也不會過暗,兩者都會保持住細節。

下面這張圖就是使用漸變濾鏡拍攝的,可以看到天空的雲彩並沒有過曝而海面的礁石的細節也非常完好。

還有一種是在拍攝慢門攝影時最常用的nd鏡,也叫減光鏡,它的原理就是給鏡頭上安裝一個墨鏡,降低鏡頭的進光量,從而控制比較長時間的快門速度來獲得一個霧化的水流,或者是天空中雲彩的霧化效果。

上面就是攝影中最常見的濾鏡,怎麼樣,是不是非常的簡單呢?請關注光學法則,持續為大家帶來攝影方面的問答以及頭條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