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零基礎學中醫看什麼書?

盛益華通北京劉倩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一個人生下來就會給病人看病的,就是神靈轉世,也要經過天師指點。所以零基礎不是問題,問題是你的緣中的三要素是否都俱備,所謂三要素就是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地利人和指自然條件(所處大氣候)地理條件(家庭環境)和個人條件(自己意願和頭腦聰明)。這三個因素若都俱備的情況下,你就首先看黃帝《內經》,特別是《內經》的上篇,是學好中醫,當一個好醫生的先決條件。因為中醫的祖師爺是黃帝,而黃帝的中醫寶典是《內經》,而《內經》的最精湛理論部分是《內經》的上篇,而《內經》上篇的理論基礎又是一神化自然,自然即一神的神學。所以,一個上乘中醫必須在神學的基礎上,深入認真的學習黃帝《內經》,自身嚴持五戒,進而持自然大戒,一邊修持,一邊學醫,這是學好中醫的基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順道者昌,逆道者亡,這是一切事情成功的天道。不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要有堅實可靠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大王原作:

中醫書籍千千萬,

浩如煙海看不完。

要想做個好中醫,

黃帝內經當在先。

若想救人先救己,

自身不保難成全。

若要救人於苦海,

自己先要學八仙。

學得中醫通天道,

救苦救難在人間。

我本岐伯轉人世,

來到人間吐真言。

中道醫學要學精,

神學基礎內經篇。


大王2639


學中醫是為了看病和養生而不是為了考試,既然是這個出發點,我個人推薦你應該先看中國哲學(推薦道德經),學習辯證思維和了解陰陽及五行的特點和變化更為重要,中醫之難是難在具有通識的思維(改變你從宏觀角度去審視事物並系統思考的能力),而並非今人編訂的系統學科。當你掌握了最基本的陰陽和五行的概念以後,可以舉一反三或反四了,也就基本做到了通,那麼就可以輕而易舉的理解中醫的各門學科了,記住想象力和邏輯思維力一併發揮才是學好中醫的關鍵。

只要過了中國哲學基礎概念這關,再進一步就是學習黃帝內經(可以重點關注養生這一部分內容),接下來才系統的學習: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針灸學等專業知識了。



靚麗數學老師


那隻能先看《易經》必讀。完全讀懂了再看《黃帝內經》。這樣才能與古人有共同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把知識結構、思維模式、哲學觀念、思想體系等與古人在同一個角度去領悟古人留下來的醫書。如果用當代人的知識結構、思維模式、哲學觀念、思想體系去讀中醫的醫書,別說想獲得中醫的精髓,成為一代名醫,恐怕就連《溫病條辨》《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之類的書連看都看不懂。看得半懂不懂的出來,做個庸醫,中醫的名聲都將被辱沒。

所以就先看《易經》吧。如果《易經》都讀不下來,乾脆就放棄學中醫。


看見黑洞了


看醫學論,中醫療程較好。2003年有自學考試中醫科文件。我從福建回永川。準備考試中醫。問好廠,問姨媽:沒有考試中醫科。工地做鋼筋和翻樣。


用戶5669151543056


《黃帝內經》《百草綱目》


魯峰太極國術館


看中醫基礎概念。


陳茂現


本草綱目


嚴才傑1


本草綱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