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彝族人的建築技藝

彝族人的建築技藝

涼山彝族是農牧兼營的民族,村寨多坐落在高海拔的山區,瓦板房是他們典型的涼山彝族傳統民居建築。

瓦板房不甚高大,以木為主,屋內的柱、梁、橫杆均採用原木柱體,四壁或土或木,屋簷加斗拱,屋頂為"人字形",上蓋雲杉木板,俗稱"瓦板",加橫木壓石固定,雨水順杉木紋路而下,透氣通光。屋內板壁、屋簷、門楣、斗拱、窗上繪有色彩濃郁的日、月、星、花、草和動物圖案。

彝族人的建築技藝

瓦板房建築的獨特性在於其精湛的"穿鬥式"技藝和民族風格濃郁的室內外雕飾工藝,這不僅是工藝技藝的展示,還是一個民族習俗的複合體。

房屋建造選料考究,工序複雜,工藝高超,沒有既定的施工圖紙,全憑工匠心中積澱的經驗來建造,且全結構不用一根釘子。

彝族房屋建造從地基選擇、建造、完工、入住都有極其嚴格的民俗講究。就建造本身而言,往往需要分工合作。一般而言,70%的工程量靠木工獨立完成,其餘30%時間為選擇地基、平整地基、砌牆、蓋頂等,因此,建造一座"穿鬥式"結構的民居,3-5個木匠合作需要數百個工作日。

彝族人的建築技藝

彝族瓦板房表現出了涼山彝人與大山、與森林休慼相關的樸素原始的建築美學觀。

本文轉自:阿依阿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