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佛學常識:什麼是三藏十二部

所謂“三藏”,是指經、律、論三藏。整個佛教典籍就是由這三部分組成的。

“經藏”中的內容,統統都是佛親口說的,而且其中講述的內容,大部分都是“定學”的理論。有關世間禪定、出世間禪定和出世上上禪定的原理,都收錄在經藏裡面,稱為“經傳定學藏”。

佛學常識:什麼是三藏十二部

“律藏”的內容,主要講述“戒學”。其中包括:小乘戒律、優婆塞和優婆夷的三皈五戒、沙彌和沙彌尼的十戒、式叉摩那學法女的六禁法、比丘的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以及大乘《梵網經》中的三聚淨戒、十重、四十八輕的菩薩戒,稱為“律傳戒學藏”。

“論藏”收錄的全都是各大菩薩、各大論師所做的闡述佛理的著作,稱為“論傳慧學藏”。

根據“從正不從兼,從多不從少”的原則,將經、律、論三藏,歸納為戒、定、慧三學。“從正不從兼,從多不從少”,意思是說在經藏中,也有談論戒學和論學的內容;而在律藏中,也有講述定學和論學的內容;在論藏中,也有說定學和戒學的內容,但各藏的主要內容是“經藏對定學,律藏對戒學,論藏對慧學”。除了漢傳的經、律、論三藏外,還有用梵文和巴利語集成的菩薩藏、聲聞藏、戒律藏。

佛學常識:什麼是三藏十二部

所謂“十二部”,是指佛經的十二種體裁。下面分別解說。

1.長行:指經典的正文部分,即以散文直接記錄佛陀的說教。

2.重頌:就是將長行中所說的義理,用偈頌的方式再重複一遍。

3.孤起:單獨的一個偈頌,與上下文沒有關係。

4.譬喻:用打比方的修辭方法來說明義理。

5.因緣:敘述某事發生的前因後果,以及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等。

6.自說:又稱無問自說。一般佛陀都是在有人提問的情況下,而進行的有針對性的說法。而“自說”是佛陀未待他人發問,而自行開示說教。

7.本事:是指佛陀講述的有關菩薩、羅漢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蹟。

8.本生:是佛陀講述自己的經歷。

9未曾有:經中提到佛陀及其弟子所發生的稀有之事。

10.方廣:是形容經中闡述的道理高深玄奧。

11.論議:佛陀的弟子研究經律的總結,或是佛陀和弟子問答時的記錄。

12.授記:佛陀對於菩薩、羅漢及其弟子未來發展的一種預言。如:何時成佛、叫何名號、在何淨土,等等。

佛學常識:什麼是三藏十二部

古人將以上十二部的名稱,作了四句偈子:

長行重頌並孤起,

譬喻因緣與自說,

本事本生未曾有,

方廣論議及授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