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梅花香自苦寒來—記第二篇SCI投稿至錄用全過程

  時值寒冬,但當Accept印入眼簾的那一刻,我的內心感受到的是春暖花開。那一刻,如釋重負,因為第二篇SCI論文的錄用意味著博士畢業。

  曾經,畢業遙遙無期;此刻,似乎伸手可及,甚至終於可以幻想自己穿上博士服的那一時刻。多少個夜裡,醒來後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是否收到論文的郵件。心中的期盼、焦慮、忐忑等等,我想每一個迫切希望發表SCI論文的研究生都能體會。

  由於這一篇小論文經歷時間很長——一年零幾個月,過程坎坷,能反映SCI投稿過程中的一些典型問題,因此,我把這一篇小論文的投稿過程記錄下來,供師弟師妹們參考,希望能有所幫助。

  先介紹一下自己。我是某211高校碩博連讀生,2012年9月入學。按照正常學制,應該在2017年6月畢業。但眾所皆知,博士延期的概率超過50%。對於某些專業,延期概率更高,其中SCI論文畢業要求是第一大延期因素。我讀的是一典型工科專業——控制科學與工程,發文的難度還是有滴。因此,幾年下來,就收穫了兩篇SCI,勉強達到畢業的要求。

  下面進入正題。首先列出這篇小論文的詳細投稿時間節點(具體期刊名就略去了):

梅花香自苦寒來—記第二篇SCI投稿至錄用全過程

  可以看到,經歷一年幾個月時間,從2016年出發,到2018年結束,四輪審稿,可謂歷經崎嶇。下面按照四輪審稿的順序一一道來。

  第一輪——希望

  我想第一輪投稿的心情都是一樣的——充滿希望,無論是否是人生第一篇SCI,因為既然投稿,就意味著論文的方方面面都已經過充分的檢查,例如語言方面、邏輯方面等。假若不是,而是懷著一種僥倖心理,例如希望審稿人不會發現文章的問題,那麼下面我會用我的例子回答你:最擔心的事,往往會發生!這種情況在論文投稿上概率還真真很高!

  下面現身說法。我投稿之前,對論文的各方面都進行了認真檢查。這裡特別提到語言。由於我的英語寫作水平不錯,加上有第一篇SCI的寫作經驗,所以並沒有拿去潤色。

  但為了提高錄用概率,或者說至少不要因為語言問題被拒,還是建議英語一般或較差的師弟師妹在投稿前,拿給英語水平好的且有SCI發表經驗的師兄師姐潤色,或者更保險的做法,拿到專業的潤色機構去潤色。(注:募格就是一個專業的潤色機構,如有需求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言歸正傳,投稿之前,我還是抱有僥倖心理的,因為文中並沒有用測試結果和真實參數進行比較,主要是由於我所在的實驗室沒有專門的儀器,而且這個儀器非常昂貴。所以,就幻想審稿人不會發現和追究這個事。於是,有了第二輪。

  第二輪——飛入雲霄+跌入谷底

  第一輪投出去後,幾乎每天都盼著論文出結果,特別是時間過了3個月後,更是每天都會進入投稿系統查看狀態。這裡順便說一下一審時間的事兒。一審需要經歷的步驟很多,包括副編輯審查、主編審查、尋找審稿人、審稿人審稿等,每一個步驟經歷的時間可長可短,不同專業情況也不一樣,因此我們無法預測。但我們應該在投稿前對所投期刊做一個初步的瞭解和判斷。一種方式是在網上查找該期刊的投稿經驗;另一方面根據該期刊近期已發表的論文時間(submitted、revised、accepted時間一般都有)進行估算。我的研究內容不算冷門,因此我估計一審時間會在3個月左右。果不其然,3個半月給了一審結果。

  Major revision! 心情可以用飛入雲霄般激動來形容,因為revision意味著過了副編輯、主編的關卡(否則也不會送審),而且得到了審稿人的初步認可!例如,我的第一個審稿人給的總體comment是“Very interesting experiment to …, but …”,表明審稿人整體上是認可這篇論文的,但是需要進一步的修改。

  拿到了修改意見,仔細一看要修改的內容,心情瞬間跌入了谷底,因為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審稿人要求增加數據對比!非常絕望,因為一則這種儀器非常難找,二則即使找到了儀器,假如測試結果與我們論文的結果有出入怎麼辦。但,審稿人的意見一般是不能違背的,況且意見是對的,只是我抱有幻想。

  於是,各種搜索,終於查到外地有一家公司願意給我們測試。測試結果果真與論文的數據有較大出入,如果就這樣回覆審稿人,那麼結果可想而知。於是轉而思考是否我的方法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經過2個月左右的改進,我在4月初將修改稿投了出去。

  關於這一輪,有幾點需要分享一下心得。

  (1)拿到審稿意見,在修改之前,要仔細閱讀和思考審稿人的comments。這一點非常關鍵,因為comments有時不是很書面的英語表達,也許理解會有偏頗,因此一定要“三思後行”。

  (2)審稿人的意見,原則上,且大部分情況下,要“乖乖”修改。當然,不是一味妥協,審稿人也會出錯,甚至這種情況是很常見的,因為遇到小同行的概率很小。但,審稿人一般都是某一領域的專家,能從整體上看出文章的問題所在,比如邏輯問題、方法問題。所以,我的建議是,能改則改。遇到比較難的問題,儘量修改,也許你的回答不會讓審稿人百分百滿意,但他們一般會肯定你的effort。對於錯誤的審稿意見,要禮貌解釋和辯論。

  (3)Responses to comments要逐條列出,不要遺漏。回覆的內容儘量詳細。

  第三輪——欣慰

  大修投出去後,心情放鬆了很多,但也非常忐忑,因為不確定審稿人是否認可自己的回覆。在等待了近4個月後,終於有了消息——Minor revision! 心情自然是非常的欣慰!因為2個月的努力得到了回報。第二個審稿人已沒有疑問。第一個審稿人說到:“The authors have put some effort into improving the paper based upon the reviewers’ comments”。感覺審稿人非常nice。沉下心來,細細品味小修comments,發現主編也是夠nice的,因為審稿人給的意見依然很多,完全可以判為Major revision。也許又運氣的成分吧!不管怎樣,向成功靠近了一步。於是,針對審稿人的意見,一條一條修改和回覆,一個月後投了出去,並且幻想下一步就是Accept了。

  第四輪——小小的失落

  小修投出去後,心想應該很快就有結果了。可事與願違,足足4個月都沒有消息!我按捺不住了,於是寫了一封催稿信。實際上,我寫的並不是催稿信,因為聽說催稿會增加被拒的概率。我在信中詢問主編,是否收到了修改稿,以此委婉地催稿。催稿第二天就收到了主編的回信,說已審稿完成,在做最後的決定。幾天後給了decision,Minor revision! 還是小修,心情自然有點小小的失落。不過,仔細一看意見,僅僅是幾處表達問題。於是很快改外投了出去。

  終於,在這個嚴寒的冬季,迎來了Accept!

  最後,還有幾點感想寫出來。

  (1) 經過幾輪的修改,我發現論文的質量與初稿相比,有了質的提高。審稿人的意見,不光直接地幫助我們糾正文章的錯誤之處,更能激發我們的思考,最終提升文章的質量。所以,回過頭來,我們應該感謝審稿人無償付出的努力。

  (2) 主編在整個過程中其實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他就像一個裁判,看著你和審稿人之間的博弈。你的response主編都會看到。因此,回覆語氣一定要慎之又慎。

  (3)堅持就是勝利。投稿週期有時很長,甚至有時會有放棄的念頭。但請相信堅持就是勝利!

  梅花香自苦寒來!與君共勉!

梅花香自苦寒來—記第二篇SCI投稿至錄用全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