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在疫情“大考”中構建國家治理的“精神免疫”系統

2019年末至今,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是對中國國家治理的一次“大考”。當前,中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偉大壯舉,一方面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力、組織力、動員力和號召力,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另一方面,也進一步促使我們總結國家治理的重大經驗。以此為契機,必將對提高中國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提升國家治理效能產生深遠的影響,從而進一步促進關於國家治理一系列重大現實重大問題的理論探索。這次抗擊疫情事件給我們帶來的一個重要啟示是,應著力構建國家治理中的“精神免疫”系統。

“四個自信”是構建“精神免疫”系統的心理基礎

馬克思說,“人是有意識的存在物”。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精神治理佔據重要的地位。尤其當國家共同體面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情況下,精神抵抗力就顯得至關重要。比如,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們經常強調戰勝疫情的“自信心”,這實際上就是抗擊疫情的“精神免疫”系統。正如一個人在患病的時候,不僅需要藥物和醫療手段的治療,更需要患者充滿“自信心”的支持,這種精神力量也是戰勝疾病不可缺少的因素,是抵抗疾病的“精神免疫”系統。同樣,對於國家共同體來說亦是如此。在面對某種公共事件的時候,需要共同體的每個成員匯聚應對事件的“自信心”。對於國家發展來說,堅持“四個自信”至關重要。當然,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有客觀依據的。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體現了國家制度的優勢,也體現了國家治理的高效能。尤其是中國共產黨堅強有力、精準施策的領導,更為共同體戰勝疫情提供了領導保障和制度保障。近年來,黨中央提出堅持“四個自信”,其目的就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強大的心理基礎,因而“四個自信”構成了國家治理中的“精神免疫”系統。

“家國情懷”是構建“精神免疫”系統的價值支撐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湧現出一大批“逆行者”。這些逆行者一方面是抗擊疫情的前線“戰士”,另一方面,他們身上充分體現出一種為共同體安全而勇於獻身的強大精神力量。這樣的行為令人感動,原因是他們都具有不怕犧牲的家國情懷。因此,在實際抗疫背後,同時也構築起抗疫的“精神免疫”系統,形成強大的精神力量。“逆行者”是在危險時刻挺身而出的“時代英雄”。在政治哲學中經常探討的一個問題是:個體的精神生命怎樣和共同體的生命價值達成一致?個體的利益怎樣才能與國家的利益達成一致?這並非一件容易的事。用政治哲學的術語來說,就是個體與共同體達成的和解。正是因為把共同體作為生命的最高價值,個體才獲得了他自身的生命價值。而在具體的公共事件中,就表現為個體置個人風險於不顧,而投身於共同體危機事件的應對中。這樣的行為是依靠強大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家國情懷”的精神力量才能做到的。一個民族只有精神的強大才是不可戰勝的。無論應對任何困難,包括自然災害,都需要個體的精神上升為共同體的高度,形成強大的“精神免疫”系統,才能戰勝各種困難。

“防患意識”是構建“精神免疫”系統的底線思維

正是基於上述心理基礎和價值支撐,重大疫情防控行動引發我們思考的另一個重大問題是:在國家治理實踐中,不應該總是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暴發之後,才喚起共同體抗擊的精神力量,而應在日常的國家治理過程中,有意識地築起預防一切危機事件的“精神免疫”系統。其實質就是,增強應對共同體危機事件的“憂患意識”“防範意識”“預警意識”。這些意識是捍衛共同體安全的底線思維,是我們預防公共危機事件的“精神免疫”系統。因此,國家治理中應該注重對共同體“精神免疫”系統的培育,以便堅守底線思維,防患於未然。當今時代,世界各國都面臨著各種風險,以至於西方有學者稱我們處在“風險社會”。各種風險都是對共同體安全的挑戰。而人類與動物的區別在於,動物只是消極地“適應自然”,人類則不同。人類可以積極地、有意識地“預見未來”。因此,國家治理中如何在防患意識層面構築預防風險和危機事件的“精神免疫”系統就顯得至關重要。比如,包括對公民進行各種安全教育、遵紀守法教育、敬畏自然生命教育、生態倫理教育等等。

“價值觀教育”是建構“精神免疫”系統的培育工程

“精神免疫”系統說到底是通過國家對公民所進行的“價值觀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建立起來的。價值觀一方面引導國家治理朝著既定的戰略目標前進,形成國家“文化軟實力”;另一方面,還要針對共同體可能面對的風險,對個體進行防禦性的價值觀教育。這包括對每個個體進行的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法律觀念教育等,也包括對共同體成員的社會責任、擔當意識等進行的教育。因此,對共同體成員進行價值觀的教育是國家治理中的“精神治理”工程,即培育共同體“精神免疫”系統的重大工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與具體的國家建設實踐、應對公共危機事件的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可以說,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以各種方式作出貢獻的社會成員,都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好“踐行”。

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前行的路上充滿了各種挑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絕不是“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這就需要我們牢固樹立共同體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構築起應對一切艱難險阻的“精神免疫”系統。同時,需要我們把共同體的“精神治理”作為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國家治理效能。有了強大的“精神免疫”系統做保障,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一定能夠凝聚黨心民心,形成勢不可擋的磅礴力量,攻克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譜寫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作者系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