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包法利夫人-女性的悲劇源於只在婚姻和愛情中找尋存在感

這兩週重讀了《包法利夫人》和《米德爾馬契》,發現這兩本小說其實在探討同一個主題,

女性對自我存在感的理解和感受,如何被時代所影響,

這兩本小說都寫於19世紀,女性大都不需要外出工作,她們被期望嫁一個好人家,儘快生一個孩子,相夫教子,就算完成了作為女性的職責。於是歐洲在女性16歲的時候就會開始有社交季,適齡的女子到大城市參加舞會,來認識更多的男士。

這個時期只有少數女性會接受教育,她們可能會去修道院接受宗教教育,富裕一些的人家會僱傭家庭教師。但是當時的教育並不是成體系的,教育對女性的影響可能會喚起女性對外界世界的關注和參與度,對大多數人來說卻不能改變太多,她們的內心更加廣闊,卻依然要接受婚姻的安排。

這兩本小說中共刻畫了三個典型的女性形象,她們美麗有氣質,都讀過一點書,雖生活在同一時代,卻因為對自我存在感的理解不同,選擇了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


01.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艾瑪出身於富貴人家,小時候在修道院接受教育,但是壓抑的氣氛使她很快想要逃離。她自己讀過很多浪漫的小說,她對愛情和生活的認知都來自於這些書,以致於她以為浪漫才是婚姻生活的底色。

包法利夫人-女性的悲劇源於只在婚姻和愛情中找尋存在感

她後來嫁給了窮醫生查理.包法利,真實生活的平淡讓她很快對自己的丈夫以及當下的生活產生巨大的失望。她流連於她曾在倫敦參加的一場舞會,幻想侯爵太太們夜夜笙歌的生活,期望一場美好的愛情降臨在她的身上。

丈夫對自己的關心和照顧並不能填補她內心的虛空,她閒適在家,無事可做,丈夫卻又過於安於現狀,不懂浪漫,這一切都加速著艾瑪對生活的絕望。

於是在風度翩翩的萊昂和羅多爾夫出現在她生活中的時候,她不顧一切成為了她們的情婦。她在幻想的愛情中失去了理智,她賒賬為情夫準備禮物,編織謊言為自己和情夫的約會創造機會。可悲的是,艾瑪賒了太多的錢,在她不得不想辦法還錢的時候,兩位情夫卻都無情地拒絕幫助她。她只能選擇死亡。

艾瑪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她在追求自我存在感的過程中,卻體會到想象和現實的巨大反差,於是走向了自我滅亡。

她的價值感無法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因為這是時代無法給與她的。只能投入到愛情和男人的關注中。她的存在感附庸於男人,精神世界的滿足也是來自於男人給予的愛情,而自我已經迷失在幻想和空虛中。


02.《米德爾馬契》-羅萊麗莎

《米德爾馬契》中也刻畫了兩個令人深刻的女子形象,貪慕虛榮的美麗姑娘羅萊麗莎,真誠而又有智慧的多蘿西婭。

包法利夫人-女性的悲劇源於只在婚姻和愛情中找尋存在感

羅萊麗莎從小衣食無憂,父親是小鎮的鎮長,雖說薪水並不算多,但是聚會非常頻繁,傢俱,餐具和裝飾卻也都是相對華麗的。她非常美麗,喜歡彈琴唱歌,落落大方,受到小鎮很多人的喜愛。她一直夢想著要嫁一個有學識的非當地人,認為只有這樣的人才配得上她的魅力。

她遇到了在當地定居的醫生利德蓋特,兩個人墜入愛河,很快走入了婚姻。利德蓋特的家族有著侯爵身份,這也是最初吸引羅萊麗莎的原因。但他很少和家族的人聯繫,他看不起他們的坐享其成,而自己本身有著很遠大的夢想,想要在醫學事業上有一番成就。

也正因為他有著很大的抱負,他不願意和藥劑師為伍,通過開藥來賺取窮人的藥費,所以他的收入有限,而且在一個陌生的小鎮,他總是遭受到當地醫生和居民的排擠。

他為了迎娶羅萊麗莎租了大房子,賒賬採購了華麗的餐盤,還未妻子買了鑽石首飾。一年之後,他發現自己的事業並沒有太多的起色,而賬期正在逼近的時候,他不得不考慮要搬到小一些的房子,變賣部分傢俱和首飾來應對這場財務危機。

而羅萊麗莎就此對自己的丈夫,只有冷眼相待。她不明白為什麼自己需要節省開支,搬家或變賣首飾會影響到她們在當地的聲譽,她也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丈夫明明家族有著侯爵的身份,卻會讓她陷入此般境地。

羅萊麗莎知書達理,卻從不懂生活的艱難。她和包法利夫人一樣,結婚後只是閒適在家,完全脫離了現實生活。她的價值感需要靠婚姻為她帶來的光鮮生活和地位來滿足,她為能夠和丈夫的侯爵親戚認識而感到十分光榮,也總是希望丈夫能夠搬到倫敦去,在那裡,她能夠離夢想的耀眼生活又近了一步。

這也是一個生活在幻想中的女子,生活的殘酷真相讓她對丈夫失去了愛慕和失望,曾經令她心動的丈夫的宏圖大志在她的心中被踐踏成毫無意義的堅持。而這一切只因為她無法接受自己不能再過高人一等,令人羨慕的生活。

但是,這樣的價值觀也是時代賦予女性和社會的。體面的婚姻是女性的最好歸宿,所以當丈夫陷入困境,維持體面卻成了最重要的事情,超過了她的愛和一切。


03.《米德爾馬契》-多羅西亞

包法利夫人-女性的悲劇源於只在婚姻和愛情中找尋存在感

多蘿西婭則完全不同。她從小接受教育,一心希望能夠將自己奉獻給更大的事業。她被年長的卡蘇朋吸引,是因為他知識淵博,而且一心想要編著一本宗教相關的書籍,多蘿西婭希望自己能夠輔助自己的丈夫,和和他一起有一番作為。

結果婚後她才發現自己的丈夫付出的努力其實在研究價值上是毫無意義的,而且他多疑,冷漠,固執,全然不顧妻子的感受。他後來心臟病死亡,卻還在遺書中侮辱了自己妻子的忠誠。

在獲得了卡蘇朋的遺產之後,多蘿西婭致力於為小鎮做出更多的奉獻。她挽救了利德蓋特的事業和名譽,關注當地的醫療和民居情況,她希望自己手中的財富可以為其所用,幫助到更多的人。她最終不顧家人反對嫁給了卡蘇朋先生的表侄,而這一決定意味著她將失去卡蘇朋先生的所有財產支配權。但是她不懼怕貧苦的生活,只希望自己能夠遵從內心,做出明智的選擇。

多蘿西婭通過自己的方式實現了自己價值,她有著很明確的善惡道德觀,在小鎮一群安於現狀,勢利自私的人群中,她的高尚靈魂發出了耀眼的光芒。

多羅西亞的決定並不被家人和其他當地人支持,也正因為女性的獨立和堅持自我在時代的背景下是非常獨樹一幟的。這樣的女性只會被認為是愚昧,衝動。

但是多羅西亞也正告訴所有讀者,只有當女性在社會身份或者家庭身份中找到自己的價值感,她才不會陷入對幻想的沉溺,和對現實的排斥中,她才可能堅持自我,成就自己。

如果女性的精神世界被禁錮在空虛的婚姻和日常生活中,不給於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和環境,那麼女性的一生要麼黯淡沒有意義,要麼會走向偏執和毀滅。


04.

《米德爾馬契》中引用過一句話,對現實的歡樂缺乏正確的認識,對幻想的歡樂充滿無知的虛榮,導致愛情的中途夭折。

這句話也辯證了這三個女子的選擇和後果。作者喬治.艾略特也說:“你就是你的生活環境的產物,如果你沉醉於一下抽象極端的想法,排斥身邊混亂不堪的日常生活環境,就會犯錯誤。”

女性的矛盾就在於逃離不開婚姻和生育帶來的日常瑣事,而這些消磨精力和意志力的事情無法讓女性獲得存在感。

她們需要求助於外界給予的工作機會和社交機會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但是如果男性和社會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女性的努力很可能只會流於無意義的抗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