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古時候,清朝一律要留辮子,那麼禿頂的人怎麼辦呢?

古時候,清朝一律要留辮子,那麼禿頂的人怎麼辦呢?

我們都知道,滿人入關之後就強行要求漢人也要效仿滿人剃頭留辮子。其實剛開始清朝真實的辮子並不像我們在清宮劇中看到的那樣,僅僅是把額頭的頭髮剃掉,而是將包括額頭在內的四周一圈頭髮都剃掉,只保留後腦中間那一撮,再紮成辮子。而且這種髮型還有個稱呼,叫做金錢鼠辮。

古時候,清朝一律要留辮子,那麼禿頂的人怎麼辦呢?

到了後期,人們為了美觀在留辮子的基礎上發展出不同的扎法和變化,也算是風行一時。甚至還發明出了假辮子,有些沒有頭髮,或者為了美觀或方便的人會買個假辮子帶著出門,也算是一種風景。

在滿人剛開國的時候,在全國推行留辮子也經歷了一場血雨腥風。

當時為了從形式上令漢人歸順清廷,所以就從辮子上下功夫,並採用了強制手段要漢人跟隨滿人剃頭留辮子。

實則漢人有漢人的傳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剃頭這事兒對於漢人來說就是對父母的大不敬,而且滿清本身又是外族,所以老百姓是很不願意留辮子的。

古時候,清朝一律要留辮子,那麼禿頂的人怎麼辦呢?

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你不這麼做就治你的罪。當時有種說法叫作“留髮不留頭”。於是乎大部分老百姓也只能順從,不過還是有一些人就是不順從,為此當時還發生了慘烈的犧牲。

不過這其中,有一種人比較特殊,那就是禿子,這些人要麼頭髮極為稀少,要麼根本不長頭髮,要他們留辮子實屬為難他們,這種情況怎麼辦呢?難道也殺頭不成?

古時候,清朝一律要留辮子,那麼禿頂的人怎麼辦呢?

實則,這種屬於不可抗力,清廷也並非完全不通情達理,這種情況只要提前到衙門備個案,說明情況便可不必留辮子。當然了,要是毛髮稀少,不管有多少,只要能在腦後頭留一撮編上辮子就不會有人為難你。

古時候,清朝一律要留辮子,那麼禿頂的人怎麼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