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重慶中考結束後,名校間的招生大戰開始,你怎麼看?家長應該怎麼選擇學校?

滌身


我孩子在本市一所不錯的中學上初三,雖然不是頂尖的中學,但還是屬於市重點中學。能夠進本校高中重點班我覺得還是可以,畢競初中的一些小夥辦也能在一起學習。對學習環境,同學相對熟悉,能夠迅速融入學習當中。對以後學習有幫助。所以不一定非要到那些牛逼學校去,去了反而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我孩子是初二考完分到初三尖子班的,剛去就說那些同學不熟悉是其它班的同學多些,原來班的只來了五個同學。初三笫一學期一般排名班上35名以後有時40多名次。現在初三下學期一模考試才進入20名,順利進入本校高中重點班,孩子和我也想就在本校讀高中算了。


Tan19N6


其實招生大戰早就開始了。今年中考結束後一部分優質學校開始辦畢業典禮,加深學生與學校的感情。魯能巴蜀在初三上就與競賽班40多個學生簽約無條件錄取巴蜀本部清北班。其後5月份保送生考試,年級前100名為A類,簽約無條件錄取清北班。前200名為B類,第一志願為巴蜀中學本部可在本部線下2分錄取本部實驗班或編入清北班。南開中學在2月份開始向其它學校優生開出條件,面試後根據情況為無條件清北班、無條件實驗班(690分以上編入清北班),重點來了(要給南開簽約保證金,如果不去就不退。去了報名就退。Ps:巴蜀悔約金2W😒 學校也很拼)。孩子心有所屬,八中、一中等估計也在幹這事。

巴蜀中考完之後,立即組織學生遊學,路上由班主任指導填報志願(你懂噻、只能慫)。不去遊學?沒關係,優生統一組織到黃花園本部免費封閉式提前預習高中知識(搶培訓機構飯碗),反正不讓其他學校接觸,也不給改志願機會。哎!

魯能巴蜀2019初中畢業48個班,本部只向全市招750人。幾家歡樂、幾家愁!哎!

最後向初三的班主任們致敬!





修羅0788


不光是重慶,全國很多地方都在上演重點學校招生搶人大戰。面對這種掐尖的招生行為,對家長優秀學生家長來說,當然是好事。但是問題來了,優勢資源過度集中在某些重點學校裡,成績一般的學生就很少有機會進入重點學校就讀了。面對進不了重點高中的學生家長該怎樣選擇學校呢?下面我給幾點建議。

一、家長要把本市所有高中做一個集中分析。

高中現在有兩種類別存在,一種是公辦高中,一種是民辦高中。兩類高中現在除了優秀學生被掐尖走之後,就根據學生中考成績,自己去選報高中了。而兩類高中,家長可以根據近三年來招生錄取分數線取一個平均數,初步定為今年錄取線,當然還要結合今年中考難易程度來權衡。從錄取分數來分析,肯定能劃出三個檔次,即一類重點高中,二類中檔普通高中,三類低檔普通高中。請注意這裡的三類普高,成績皆很低,進入這樣的學校,孩子將來想考一本非常有難度。

二、對於第二類中檔普高學校,民辦明顯比公辦有優勢。

為了慎重起見,家長可以把二類普高近三年來高才錄取人數做一下統計,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民辦高中要比公立的高中,無論考入重點大學,還是普通大學的人數要多。出現這種結果,主要是由於二類中檔民辦高中,在學校管理上比較嚴格,教師敢於大膽管理學生,才使整個學校的教風和學風明顯比立辦高中要好。而嚴格的抓管理恰是出成績的重要因素,與之相比,進入二檔公辦高中的學生因魚龍混雜,管理上不是太嚴格,才導致學風和校風不如二檔的民辦高中。

三、對於第三類低檔的普高學校,公辦比民辦有優勢。

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在低檔的普高中,民辦高中師資力量較弱,尤其是優秀教師數量明顯少,而資本運作這塊,恰因為資本不能雄厚才導致招不來更多優秀教師,或者連普通教師流動性都相對較大。但是相比三類公辦普高,因為是政府辦學行為,有著較好的師資保障,雖然比不上重點高中優秀老師數量多,但要比三類民辦高中要多。而在管理這塊,因為三類民辦高中大都是中考成績墊底的學生,整體學習氛圍還不如三類公辦高中。

結束語:如果家長能夠下點功夫,收集近三年來本市各高中錄取分數線,還有近三年來各高中大學錄取人數,就能區別出三類高中的好中差水平了。當然,以上所謂的分類,只是我個人想法,如果家長認為不合理,你可以再行想辦法。如孩子中考成績實在差,可以報職高,如選擇國際學校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