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足協春季練兵的辯證思考

3月6日,中國足協頒佈方案,在各級國家隊和俱樂部廣泛開展春季體能訓練。方案一出,全國譁然,媒體球迷眾說紛紜,觀點莫衷一是,從聲量看是反對者略佔上風,在此,我的觀點是綜合考量,理性對待,在實踐中最好做到趨利避害。

足協春季練兵的辯證思考

春練方案,要義明確

洋洋灑灑的方案,從指導思想、訓練原則、組織領導、方式方法、監督檢查都做了祥盡說明,歸根結底就是強化體能。

為改變“練的不夠數,練的不夠苦,負荷跟不上,要求不嚴格”的頑疾,要求隊員增長訓練時間(每週有效訓練不少於16小時),加大訓練強度(三從一大),量化訓練指標(“YOYO測試、12分鐘跑測試、5ⅹ25米測試、深蹲、臥推、原地縱跳和體脂率”),提高訓練標準(過好苦、難、嚴三關)。最終達到提高中國足球技戰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的目標。

足協春季練兵的辯證思考

強根固基,理所當然

足協的這項方案,主要是改變球員作風,提高體能質量,體現了問題導向,也提出了一些補齊短板的辦法,從基礎抓改革的出發點是好的,無可厚非。

足協春季練兵的辯證思考

體能是現代足球必不可缺的素質,在一場正規比賽中,球員通常跑動距離在10公里左右。而我國現役球員,很多人根本達不到這個要求,甚至由於缺乏系統訓練,身材嚴重走形,屢遭球迷調侃。只知道拿高薪,追求好待遇,不注重自律訓練,因為體能差,和其他球隊比賽,就做不到跟緊九十分鐘,成了名副其實的亞洲二流球隊。此時,不整頓,不狠抓,讓這種壞風氣傳染給年輕球員,長此蔓延,那麼國足再打亞洲三流球隊,取勝也難了。基於此,我認為足協的新政還是及時必要的。

足協春季練兵的辯證思考

科學合理,有待商榷

作為中國足球的掌門中國足協,應該搞好中國足球的頂層設計,考慮足球氛圍的打造、青訓體系的建設、裁判問題的改進、競賽環境的治理等方向性的問題。至於體能這樣的小事,提提要求也就罷了,如此這般操作,倒顯得有點形式主義!

足協春季練兵的辯證思考

況且,改革是向前的,足協的改革沒能充分體現這一點,具體有三個表現。首先,重蹈覆轍的有點多,有媒體就指出足協此次改革的提法,好多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一些具體的考核指標,是已經淘汰的海埂測試體系,被很多專業人士詬病。再者,干預手段多,現在各俱樂部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自己的訓練計劃,此時提出,有強行干預的意味。最後,一陣風的意味濃,體能應該是常抓不懈的基礎性工作,為什麼非要單獨提春季,其他三季就不練了,是功利主義的應景呀,還是喊口號呢?

足協春季練兵的辯證思考

存在即合理。足協既然經過集體研究,出臺新政,各球隊就要積極貫徹執行,先把體能練好,絕對沒有壞處!政策要周全。作為中國足球的指揮棒,改革一定要審慎,考慮周全,力求科學。

足協春季練兵的辯證思考

對於小編的觀點,如果有些許認同,請給個關注,最好轉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