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職業年金單位繳8%是不是全部歸個人?

謝曉梅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是一個“三支柱”的體系,第一個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第二個支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即補充養老保險,第三個支柱是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

我們國家的職業年金是一項福利,主要是針對機關事業單位人群。所有年金都是歸個人所有。

職業年金是是一種補充養老保障制度,既不是社會保險,也不是商業保險,而是一項單位福利制度,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職業年金是由單位和員工共同繳納,所繳納的費用全部進入職工的職業年金個人賬戶中。

也有部分人,具有機關事業單位資格,但沒有在機關單位工作,那麼職業年金由個人承擔,所繳納的費用,也是進入其個人職業年金賬戶,有個人所有。

工作人員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並依法辦理退休手續後,由本人選擇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的方式。可一次性用於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依據保險契約領取待遇並享受相應的繼承權;可選擇按照本人退休時對應的計發月數計發職業年金月待遇標準,發完為止,同時職業年金個人賬戶餘額享有繼承權。本人選擇任一領取方式後不再更改。


波士財經


職業年金單位繳8%是不是全部歸個人?

是的,機關事業單位的職業年金也好,企業單位的企業年金也好,無論是單位繳費的8%,還是個人繳費的4%,都是全部劃歸個人賬戶,完全歸個人所有的。在這一點上,和住房公積金的歸屬模式是一樣的。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地區所有單位的繳費比例都是8%,但按8%交的單位比較多。

養老保障體系的三個層次

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國家主導的基本養老保險;第二個層次是單位主導的職業年金或企業年金,也叫補充養老保險;第三個層次是個人主導的商業養老保險,如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等。目前後兩個層次的建設還比較薄弱,市場佔比有限,仍然以第一層次為主。而發達國家,三個層次的發展齊頭並進,比較均衡。

關於領取

機關事業單位的職業年金和企業單位的企業年金屬於補充養老保險對應的補充養老金,是養老金待遇的福利組成部分。在職時積累,一般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辦理完退休手續才可以享受。在職時如果出國定居,或不幸身亡,才可以提前支取或繼承。

計發辦法

退休後通常每月按個人賬戶本息總額除以退休年齡對應的養老金計發月數,分期給付。養老金計發月數也叫平均餘命月數,目前的標準是50歲退休對應195個月,55歲退休對應170個月,60歲退休對應139個月。是基本養老金之外的補充養老金,是對第一層次的補充,可以提高保障水平。

現狀

遺憾的是,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內的人幾乎都可以享受職業年金,但企業則只有少數人才可以享受職業年金。一般都是央企、以及經濟效益好的大型國企,個別效益好的民營上市公司。歸根結底是資金來源的問題。機關事業單位的錢是公家的錢,企業單位是自己的錢。企業年金又不同於法定強制性的社會養老保險,不交不違法,所以執行的效果不佳,市場佔比低。

擁有年金的人是幸運的,幸福的,比只有基本養老保險的,在退休後額外多出了一份補充養老金。如果養老金是米飯,饅頭,補充養老金年就是西點,很可惜,大多數企業退休人員只有眼饞的份兒。希望國家進一步完善政策,提升養老保障能力,使第二、第三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能得到儘快發展,社會更公平、更和諧。

我是“水流雲在草青青”,認真誠懇的退休顧問,歡迎大家加我的關注,查看更多社保及退休文章。願天下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水流雲在草青青


不是的,根據不同企業的年金方案,會進行一些限制,以我們公司的年金方案為例公司為我們繳納8%,個人繳納2%。

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個人繳費及其投資收益自始歸屬職工個人。

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單位繳費及其投資收益也就是那8%法人錢,按以下規則歸屬於職工個人。未歸屬於職工個人的部分,記入企業賬戶。

也就是說,如果在繳納年金後,你為公司服務的時間達到一定年限,公司為你繳納的那部分年金才能全部拿到。這也是一些公司為了留住員工做出的一部分限制吧,不過現在國家在鼓勵推行年金制度,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會給員工購買,如果你的企業幫你購買的話,那麼證明你的工作單位還是不錯滴。


就這樣一直飛吧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們國家在《勞動法》中明確規定企業需要為在職員工繳納五險,有條件的可以繳納五險一金,對於企業年金是沒有任何規定的,如果公司給你繳納企業年金,一般都是國企,半國企性質的公司。

今天咱們講一講這個企業年金到底是怎麼回事。企業年金是養老保險的一種補充,不管是個人還是公司交的企業年金,都是會放在專門的理財機構裡面去管理,這些錢到底歸不歸個人,每個公司規則不同。

有的最簡單的就是不管公司還是個人交的,都屬於個人,在退休後與養老保險共同發放。

第二種是按照工作年限來判定企業年金的歸屬。例如在這個公司工作三年以下,企業年金個人繳納部分歸個人,公司繳納的部分公司回收,工作三年到五年,公司繳納的20%歸個人,剩下的80%公司回收,以此類推,工作到十年以上,全部都屬於個人。

另外咱們說說企業年金的用途,他的用途跟養老保險是一樣的,一般情況下這個錢交了,現在是無法取用的,除非留學,去世等原因可以取出,否則都是在退休後跟養老保險一塊發放,這樣退休金就會高一些。

以上是我瞭解的企業年金的分配方法,使用方法等,也希望能夠幫到你,謝謝


汽車成本


康樂說:職業年金是一種補充養老保險,也分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但是全是你自己的錢。

我是社會保險從業人員,我來說說職業年金吧。

職業年金是一種補充養老保險,與職工養老保險一樣,也分為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繳費比例是單位繳8%,個人繳4%。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這個養老保險很相似啊,養老保險是,單位繳費20%,個人繳費8%,個人繳費8%計入個人賬戶,單位繳費的20%計入統籌賬戶,統籌是什麼意思,簡單說就是一個大池子,統籌的錢不是自己的錢,而是大家共同的錢。

同樣,職業年金也有一個個人賬戶的,但是,沒有統籌賬戶。

我們看看文件規定,國辦發〔2015〕18號,《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第七條:

單位繳費按照個人繳費基數的8%計入本人職業年金個人賬戶;個人繳費直接計入本人職業年金個人賬戶。

也就是說,單位繳費的8%,全部是你自己的啊。

這的確是個好消息,比如你每月工資3000元,扣除的職業年金是3000*4%=120元,單位繳費240元,那麼總共360元全部計入自己個人賬戶。

職業年金是不存在什麼統籌賬戶的,單位繳費的、個人繳費的,都是自己的錢,這個補充養老保險還是十分給力的。有職業年金的單位相當於有一項很好的福利了。


讀者是客,問答相遇就是朋友,歡迎留言探討,共同學習進步

康樂苑


職業年金單位繳8%是不是全部歸個人?按照職業年金辦法的規定,職業年金是由單位和個人按照比例繳費,單位繳費8%,個人繳費4%,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當然也就是全部歸個人了。

職業年金,是指在機關事業單位中實行的一種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其性質主要是為了改善和提升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生活待遇。實行單位和個人按比例繳費的模式。繳費基數和繳納五險一金是一樣的,即單位按照單位職工工資總額來繳納,個人繳費按照本人實際工資來繳納。單位繳費比例為8%,個人繳費比例為4%,共計繳費比例為12%,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全部計入個人職業年金賬戶。

財政全額撥款的單位全部實行記賬式管理,個人繳費部分實行實賬管理;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實行實賬管理,在工作人員辦理退休時,單位繳費部分由記賬式管理劃入實賬管理,由當地財政劃入單位職工個人賬戶,並按照相應記賬利率計算資金理財收益。職工調動時,職業年金轉移到新單位賬戶,如果新單位沒有繳納職業年金的,由原單位繼續管理職工個人賬戶。

繳納職業年金的職工辦理退休後,除了按照社保法的規定領取基本養老金以外,還要領取職業年金待遇。職業年金的發放方式,即可按月計發,也可以一次性領取後購買商業保險,按照商業保險公司運營收益享受相關待遇。對於按月計發的,是按照個人職業年金賬戶來除以相對應的領取月數。這個相對應的領取月數和職工個人賬戶養老金是相同的,男職工相對應的領取月數為139個月,女職工50歲退休的為195個月,55歲退休的為170個月。

如果在繳納職工養老保險之時同時開始繳納職業年金,職業年金每月的收入要高於職工個人賬戶養老金。因為職工個人賬戶養老金也是按照個人賬戶資金餘額來除以相對應的領取月數,但是由於職工個人賬戶的比例只有8%,而職業年金個人賬戶的比例為12%,比職工個人養老金賬戶要高出4個百分點,所以相對應的職業年金也會高出4%。所以繳納職業年金是機關事業單位最大的福利,而且職業年金是屬於強制性繳納的。但是個人賬戶養老金是領取終身,即相對應的領取月數領取完畢後,可以由統籌賬戶繼續來支付,直到職工死亡為止;而職業年金是相對應的領取月數領取完畢後即不再領取。

但是作為企業職工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企業雖然也有企業年金制度,但是企業年金沒有強制性,只能是自願原則,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來自願決定。大部分的企業由於要考慮經營成本,所以是無法繳納職業年金的,只有少部分央企或是大型國有企業才繳納了企業年金。

綜上所述,職業年金是機關事業單位的一種補充養老金制度,採取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相結合的模式,繳費比例為12%,單位繳費8%,個人繳費4%,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全部計入職工個人賬戶,退休後,除了領取基本養老金以外,還需要領取職業年金。


幫兄愛唱歌


職業年金是事業機關單位的一種補充養老的福利,雖然事實上單位繳納的8%將來都會劃給個人的賬戶,但是在前期並不屬於個人。

這裡我們用社保舉一個例子或許更恰當一些,我們都知道養老保險,單位為我們繳納19%的比例,而我們個人只需要繳納8%的比例,那麼個人繳納的就會直接到我們的個人賬戶,而單位為我們繳納的會到統籌賬戶,但是在我們退休之後,統籌賬戶的錢才會逐月打到我們的個人賬戶。

職業年金也是一個道理,他也會分為個人的基本賬戶和統籌賬戶,一般情況下,職業年金總共的比例為工資的12%,其中單位承擔的比例是8%,個人承擔的比例是4%,個人承擔的比例就會直接劃入個人賬戶,而單位承擔的8%依然是要進到職業年金的統籌賬戶,在到達退休年齡的時候為我們補充養老金按月發放,所以可以理解為單位為我們繳納的職業年金會全部歸還到我們的賬戶的。

但是也有一些情況單位繳納的8%是不能歸還到我們的個人賬戶的。

我們還是用社保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繳納社保十年,然後不幸去世了,那麼退還的時候只會退還個人賬戶的錢,單位為你繳納的錢只會進入統籌賬戶,不會退還給你,職業年金也是如此,如果提前去世的,或者在國外定居等這種情況下都不會退還單位給你繳納的部分。

職業年金就跟企業裡面的企業年金是一樣的,是養老保險的一種補充福利,一般情況下,我們只繳納養老保險,但是發現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非常少,那麼職業年金或者企業年金就會在我們退休後為我們的養老金多增加一筆,比如說只繳納養老保險的情況下,退休後可以每月領取兩千元,那麼按時的繳納職業年金,退休後或許能領到3000元甚至以上,具體的多少也是根據長繳多得,多繳多得的原則。


筆記簿杏豆


職業年金並不是人人都能享有,只有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人員才有。職業年金單位繳8%,也就是單位按照個人繳費工資的8%計入本人職業年金個人賬戶,是全部歸個人所有的。

大家好,我是並不是很想紅的保叔。戳上方頭像關注,更多社保問題可以評論或者私信找保叔哦。

什麼是職業年金?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是一個“三支柱”的體系,第一個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第二個支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即補充養老保險,第三個支柱是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

職業年金位於第二支柱,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職業年金的個人賬戶是如何構成?

跟公積金一樣,職業年金個人賬戶是由單位繳費和員工繳費共同構成。單位繳費按照員工個人繳費工資的8%,計入員工本人的職業年金個人賬戶;員工繳費直接按照員工個人繳費工資的4%,直接計入員工本人職業年金個人賬戶。

比如:小張繳費工資是5000元/月,那其職業年金個人賬戶每個月會增加多少錢?

職業年金個人賬戶=5000元/月*8%+5000元/月*4%=600元/月

保叔算了一下,一個月可以存600元職業年金,一年也就是7200元,按最低年限15年來算,15年後就有10萬8千元,這中間工資增長,繳費金額增加,還有利息,退休時領到的可遠不止這點錢哦。

職業年金可以提前提取嗎?

職業年金是可以提前提取的,但需參保人員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行。

1、退休

參保人員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並依法辦理退休手續後,可選擇按月領取職業年金,也可一次性用於購買商業養老保險。

2、出國(出境)定居

出國(境)定居人員的職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根據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3、不幸意外去世

參保人員在職期間死亡的,其職業年金個人賬戶餘額可以繼承。

如果上述職業年金領取條件一個都不滿足,那麼就不能從個人賬戶中提前提取資金。

職業年金與企業年金的區別:

1、繳交對象不同

機關事業單位繳交的是職業年金,企業單位繳交的是企業年金;

2、參保性質不同

職業年金是強制性的,而企業年金則是企業自願的;

3、繳費標準不同

職業年金,單位和員工個人的繳費比例是固定,單位8%,個人4%;而企業年金並不固定,文件只規定了繳費比例的上限,單位不超過8%,單位+個人的合起來不超過12%。

保叔有話說

不管是職業年金,還是企業年金,都是對我們未來養老退休的一層保障。相信未來我們的養老保險制度體系會越來越完善的!

大家好,我是並不是很想紅的保叔。更多五險一金相關問題,歡迎關注【家加社保】。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

家加社保


職業年金制度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特別享有的一項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我們管理這項制度的法規叫做《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管理辦法》,它是我們國家2015年3月27日,為了配套機關事業單位改革而制定。

它的繳費比例是個人繳費4%,單位繳費8%。

單位按照職工繳費基數的8%繳納的職業年金,包括以後的收益,全部記入個人賬戶。

雖然是進入個人賬戶,但跟全部歸個人支配是完全兩碼事。

職業年金的領取條件,有三種,一是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二是國外定居,三是去世。

這三種情況,都不可能一下子全歸你個人所有。

所以說,雖然年金名義上歸你所有,但是支配上還是很難的。

而且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後,也不是全部歸你個人任意支配,你可以選擇按照養老保險的計發月數按月領取,直到你去世,領光或者把剩餘額給你的繼承人。

你也可以選擇一次性購買商業的養老保險金。商業養老保險金領取,待遇略微靈活一點,或許可以在未去世之前全部給你。

所以說,我們職業年金繳納的單位8%部分是劃入個人賬戶的,但並不是歸個人。


暖心人社


職業年金並不是人人都能享有,只有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人員才有。職業年金單位繳8%,也就是單位按照個人繳費工資的8%計入本人職業年金個人賬戶,是全部歸個人所有的。

什麼是職業年金?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是一個“三支柱”的體系,第一個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第二個支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即補充養老保險,第三個支柱是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

職業年金位於第二支柱,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職業年金的個人賬戶是如何構成?

跟公積金一樣,職業年金個人賬戶是由單位繳費和員工繳費共同構成。單位繳費按照員工個人繳費工資的8%,計入員工本人的職業年金個人賬戶;員工繳費直接按照員工個人繳費工資的4%,直接計入員工本人職業年金個人賬戶。

比如:小張繳費工資是5000元/月,那其職業年金個人賬戶每個月會增加多少錢?

職業年金個人賬戶=5000元/月*8%+5000元/月*4%=600元/月

計算一下,一個月可以存600元職業年金,一年也就是7200元,按最低年限15年來算,15年後就有10萬8千元,這中間工資增長,繳費金額增加,還有利息,退休時領到的可遠不止這點錢哦。

職業年金可以提前提取嗎?

職業年金是可以提前提取的,但需參保人員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行。

1、退休

參保人員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並依法辦理退休手續後,可選擇按月領取職業年金,也可一次性用於購買商業養老保險。

2、出國(出境)定居

出國(境)定居人員的職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根據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3、不幸意外去世

參保人員在職期間死亡的,其職業年金個人賬戶餘額可以繼承。

如果上述職業年金領取條件一個都不滿足,那麼就不能從個人賬戶中提前提取資金。

職業年金與企業年金的區別:

1、繳交對象不同

機關事業單位繳交的是職業年金,企業單位繳交的是企業年金;

2、參保性質不同

職業年金是強制性的,而企業年金則是企業自願的;

3、繳費標準不同

職業年金,單位和員工個人的繳費比例是固定,單位8%,個人4%;而企業年金並不固定,文件只規定了繳費比例的上限,單位不超過8%,單位+個人的合起來不超過12%。

保叔有話說

不管是職業年金,還是企業年金,都是對我們未來養老退休的一層保障。相信未來我們的養老保險制度體系會越來越完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