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何大清沒有像印度一樣完全淪為殖民地,而是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老兵東雷


古印度和古中國都是文明古國,所以大家喜歡拿印度和中國相比,航海大時代開始後,中國和印度走上了完全不一樣的道路,現在發展的結果也不一樣,那為什麼印度被完全殖民化了,而滿清只是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文化原因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最獨特的文明之一,也是古代文明唯一不間斷的延續了下來的文明。中國文明有很強的包容性,雖然我們也受到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但是入侵的結果是入侵的民族被中華文明所同化,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比如鮮卑人、蒙古人、滿清人等等,中國人至今保留的對祖先的崇拜與幾千年的商朝人沒有什麼本質區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中國人的姓名始終是姓在前、名在後。

印度不一樣的地方,印度雖然在以前也有燦爛的文明產生,但是外族對印度的入侵往往是滅頂之災,而且印度在歷史上就沒有形成過統一的國家。雅利安人入侵後,為了維持自身的統治,建立了種姓制度,印度文明被顛覆,後來印度也不斷地受到西方的入侵,每遭到一次入侵,印度的社會文化就會經歷根本性的變革,這個中國文明的傳承延續有根本的不同。

二、政權原因

1840年英國用堅船利炮打開中國的國門時,中國的清朝還是一個很強大的政權,而且領土面積也就將近1300萬平方公里,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清朝打開大門,雖然經過了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等戰爭,但是清朝還有那麼多人口、有稅收,仍然是有一些抵抗能力的,雖然實力弱小,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外國想要一口吞下也很難。

印度就不同了,英國人到達的時候,那個時候印度沒有中國清朝這樣的強有力的政權,雖然也有一個 莫臥兒帝國,由於莫臥兒帝國本身並沒有完全統一印度,加之17世紀後期帝國的衰落,所以實際統治印度的是大大小小的土邦,印度的面積本身也不大,只有300多平方公里,外國殖民者才能夠逐一征服,所以印度淪為了完全殖民地。

三、地理原因

中國位於歐亞大陸的東端,因為巨大的山脈、沙漠、大草原而與大陸的其他部分相隔,離歐洲最遠,所以歐洲殖民者最後到達,且中國地形較為複雜,東西戰略戰略縱深比較大,所以連八國聯軍侵華,慈禧也能帶著光緒帝逃到西安,所以外國要想一次性把中國佔領,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而印度位於南亞大陸,從地形上不夠封閉,印度西北部的山脈並非不可逾越,甚至還超過本身印度北部與西北部的影響甚至比印度北部和南部的影響還要大,所以,公元前329年亞歷山大大帝帶著他的軍隊在征服波斯後,也侵入了印度旁遮普,要不是士兵們不願意前進,亞歷山大說不定會征服整個印度。


長青大俠在線上


英國用了250年的時間才將印度吞併,1840年進入“大一統”的中國時,面對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欲殖民對象和新的國際環境。

(1)英國用了250年的時間,才徹底吞併“一盤散沙”的印度

英國在1600年代逐步入侵印度。經過兩個世紀的殖民,在1858年印度民族大起義後,英國政府取消東印度公司,開始直接管理殖民地,印度莫臥兒王朝也正式結束。

在250年的歷史中,英國通過與部分土邦合作打倒另外一批的方式,逐漸控制印度。印度歷史統一時間較短,更多的只是文化統一,歷史共同記憶不多。

再加上,種姓制度的桎梏導致精英階層臣服國家也就臣服了。印度相對更容易佔領。

(2)中國則具有“儒家思想下的大一統思想”基礎,對於外敵有著天然地抗拒

與印度不同,中國則因為有儒家思想兩千年的統一流傳,使得民眾對清廷的認同感要比印度強得多。雖然,清朝也是少數民族政權,但自康熙中後期,清廷就繼承了中國封建統治者的傳統統治方式——漢人聚居地採用儒家、各少數民族採用原有宗教的思想統治。在乾隆朝開始就已經對清廷具備認同感。

義和團運動就是典型代表,還有如“捻軍”也僅是傳統的反官府起義。太平天國運動雖然受到眾多人的認同,但在曾國藩等人看來“民族是沒有儒家思想”重要的。

(3)中國人的反抗,各列強間難以達成統一意見,使得我國免於印度的悲劇

1840年進入中國之後,各列強相繼而入,英國已經沒有時間在殖民中國了。加上英俄法德美日等國令人眼花繚亂地權力合作與戰爭,其各方矛盾正可以成為我方利用。

美日兩國在當時都屬於新興帝國,其實力都還不行。例如美國主要實力放在拉美地區,日本更是在打贏了沙俄才真正成為只有區域地位的世界級列強。因此,在殖民問題上兩國都是以英國馬首是瞻。

中國的統治階層雖然以妥協投降苟安為主,但底層民間的反抗卻有思想領導者。還要說太平天國、義和團等,雖然他們的問題不少,但在反對外敵侵略上卻高度統一。由此,使西方侵略者認為:與其自身殖民倒不如清政府“以夷制夷”。

由此,英法等既得利益國家願意維持清廷的一定統治。特別是英國,在經濟上,獲得了最大的蛋糕因此不希望打破這種平衡。而“平衡”是英國維持“國際秩序主導權”的主要方法,而這使其與德國的關係越來越緊張。


坐古談今


中國和印度是兩種社會,中國不會像印度一樣被侵略者變成殖民地。

原因有兩點:


印度和中國的國情不同

對於侵略者來說,印度簡直是世界上最理想的殖民地。

為什麼呢?

因為在英國人之前,“印度”並不是一個國家概念,而是一個地理概念。在歷史上,印度從未統一過,南亞次大陸上從未有任何一個政權統一過印度,直到英國人的出現。

在英國人到來之前,“印度”和“五代十國”一樣,是若干個小國的幾個。什麼孟加拉、旁遮普、吉拉特,多的是各種各樣的小土邦,在印度的土地上犬牙交錯,互相沒有統屬關係,也不認為對方跟自己是一個國家。

從17世紀英國勢力進入印度開始,英國人用了超過兩百年,才統一了南亞次大陸(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將“印度”首次作為一個統一的概念帶到了歷史舞臺上。


而英國人的殖民政策也非常高明,英國人並非鯨吞,而是步步蠶食。而且,英國人也沒有一味依靠武力,而是通過拉攏印度的上層階級又打又拉。從整體上看,英國征服印度的過程中,沒有爆發什麼波瀾壯闊的戰爭,始終處於一個溫水煮青蛙的狀態,這和印度的分裂狀態是息息相關的。

而且印度人對英國人也並不反感,因為對於印度人來說,殖民者真是太多了。

印度在歷史上始終處於一個被動挨打的地位。從亞歷山大大帝開始,什麼雅利安人、莫臥兒人、大月氏人、塞人、波斯人、蒙古人等等等等,基本處於誰見誰打的狀態,對於中亞和西亞的勢力,要是沒打過幾次印度,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亞洲強國。

而英國人相比於其他殖民者來說,已經算是文明多了,至少大規模屠殺比較少。而且英國人為了讓印度的資源外運,還下血本給印度建立了基本官僚體系和鐵路系統,所以很多印度人對英國人真的是感恩戴德。

而中國,跟印度是完全不同的。

從兩千多年前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始,中國人就接受了大一統的基本觀念,統一,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由於統一,讓中國擁有了統一的政府,無論這個政府有多麼孱弱,多麼腐敗,他終究有一個底線——維護自己的統治。

清政府哪怕再腐敗,如果列強要徹底推翻他,他也一定會和列強拼命的。

所以,當列強進入中國時,他們面對的不是一盤散沙的小土邦,而是一個統一的封建大帝國,這就意味著步步蠶食佔領中國是不可能的。

更重要的是,中國人遠比印度人更富有反抗精神。印度人受種姓制度控制,只要控制了印度的高種姓,就等於控制了印度。而中國人從來就富有反抗精神。從陳勝吳廣到太平天國、義和團,中國人對於強權和壓迫的反抗從未停歇。

尤其是義和團,義和團雖然戰鬥力很差,卻讓列強深深的看到了中國人不屈不撓的精神。他們知道了靠武力政府這個大國是不可能的,八國聯軍的首領,德國的瓦德西元帥就曾經跟各國公使說——“先生們,除了現在的中國政府之外,歐洲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能力統治這樣一個四萬萬人的國家”。

中國和印度的外部環境不同

中國之所以沒被征服,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中國這隻羊,面對的狼太多了。

還真別笑,殖民者太多,也是一種優勢。

英國人入侵印度時,世界上的殖民國家屈指可數,踏入印度的只有英國一個。英國人想怎麼搞就怎麼搞,沒有人阻攔,沒有人掣肘。

而鴉片戰爭之後,盯上中國這塊肥肉的國家太多,誰也不允許對方多吃一塊。

僅僅一個東北,就有俄羅斯、日本兩個大玩家,英國、法國兩個小玩家。日本想佔領遼東半島,還要被英、俄、法三國干涉,強行讓日本退出。

想要在中國身上割塊肉,需要其他幾個玩家的統一,而分贓不均是世界上所有的犯罪團伙都要面臨的問題。

李鴻章就是靠著八國聯軍內部的矛盾,才能讓《辛丑條約》只賠款不割地的,中國在列強的雞蛋上跳舞,才能一直堅持到二戰。如果當時中國身邊只有一個侵略者(比如日本)的話,恐怕中國很難挺過那場殖民大潮的。


小約翰


西方列強並不是不想將清國變為殖民地,而是不能,我認為恰恰是有了英國殖民印度極不順利的前車之鑑,才保全了近代中國的半獨立狀態。

首先,中國幅員遼闊,西方人無法施行有效的軍事控制。

清朝疆域有1300萬平方公里,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整個歐洲幾十個國家面積加起來才剛過一千萬平方公里,而清王朝比幾十個西方國家加起來面積還要大很多,這也就意味著想要殖民清帝國,西方各國就必須要派出大量的武裝力量來駐軍中國控制局面。而西方列強雖然裝備精良,但是各國人口卻很少,軍隊規模更是偏小,再加上西方列強本國需要相當的軍力保持穩定,還在全球搞軍事擴張,並在很多國家都有駐軍殖民,而且各殖民地動亂頻頻,所以他們派遣不出足夠能控制住中國局勢的武裝力量,這是由西方各國國力所限制的客觀原因。



而此時的清王朝雖然腐朽,但財政尚有一定程度上的獨立權,利用傳統的農業稅和進出口關稅這筆財富,晚清時期統治階級內部也大搞新政改革試圖自救。雖然清末新政以失敗而草草告終,但在軍事、教育方面也確確實實有所建樹,比如在軍事領域,清軍的陸軍與水師武裝更加現代化,北洋艦隊和北洋新軍甚至在國際上也小有威名,並且晚清有了自成體系的兵工廠可自產自供簡單的軍需用品,這也是西方列強所忌憚的,而印度則不具備這些硬件條件,所以殖民清國比印度的難度要大的多。

其次,中國有人口有優勢,列強強行殖民政治阻力很大,財政也吃不消。

晚清人口約有四億之眾,雖然裝備落後,但可謂全民皆兵。西方人除了要面對擁兵上百萬的清軍武裝外,還有不少的民間組織自發抗擊外來侵略,如義和團,他們在國家危難之際,還是會不遺餘力的團結清政府驅逐外來侵略,這是傳統中國統一的文化使然。而西方若是強力殖民,不僅會在中國戰場上損重兵折大將,還將會深陷財政危機的泥潭,這和西方列強打開中國市場賺取利潤的資本化初衷背道而馳,而且列強也不願更無力供養如此規模的戰俘。

印度與中國國情恰恰相反,國內上下分崩離析,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集權政府凝聚人心,導致了各地武裝心懷鬼胎都想著搞分裂,給了英國人可乘之機一舉擊破,最終成為了日不落帝國的殖民地。


納蘭談史


別笑。

滿清當時也是列強。

最起碼東面朝鮮,南面安南屬於屬國。雖然不同於歐美列強的殖民地,但甲午前在亞洲也屬於頭號強國。亞洲第一的海軍,多少多少的陸軍。洋務運動中,買買買,建建建,滿清也屬於世界列強之一。

真的不是玩笑。或者你會說,兩次鴉片戰爭失財。別忘了整個世界上當時也沒有打的過世界第一第二強國的。中法戰爭更是把法國內閣打的倒了臺。如果說帝國主義是紙老虎的話,當時的滿清在國際上看起來還是一個挺硬的紙老虎。

甲午戰爭是一個分水嶺。日本徹底扎破了紙老虎,列強都看見了原來如此不堪一擊。但是國際形勢已經不允許任何一家來殖民中國了。


有才華的阿道


為何大清沒有像印度一樣完全淪為殖民地,根本原因在於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吞中國

中國地域之大、人口之多、歷史之久是那些近現代的列強難以想象的。自秦朝以來,中國就以儒家學說為紐帶,以漢地十八省為筋骨將全國人民僅僅的連在一起,千百年來雖然政權動盪不斷,王朝此起彼伏,中國歷史上也出現了很多分裂局面,但是最後這些局面都會得到一統。

換言之大家都是中國人,這是大家的底線,如果有人要完全吞併中國,日本的下場就是他的前車之鑑。當然,滿清晚清列強自己的矛盾也是中國避免成為殖民地的重要原因

帝國主義世界並非鐵板一塊,各有各的小算盤,比如英美等國只是想在中國傾售商品以及索取原料,並不想直接佔領中國,因為中國與西方和美洲相隔甚遠,殖民統治卻要耗費大量人力;而俄羅斯和日本這些傢伙卻是不斷的蠶食中國領土,但是英美不可能會讓中國滅亡,不然哪裡去做生意?這就是列強自己的矛盾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我是影妹我來回答

大清和印度根本上是兩個社會體制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統治者一直認為華夏統一才是正確的,從百姓到皇帝都認為統一的王朝才是正統!而清王朝是中國古代最後一個君主專制王朝,也是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面對西方國家的侵略和殖民,清政府可以利用全國上下所有資源進行反抗,知識分子心中的理念也存有保家衛國的思想這點從清政府不忌諱民間的岳飛廟和用岳飛的後人為官就可以看出來。

而印度在英國殖民者到來之前就是一個地理概念,印度這片土地上都是各個民族形成的土邦,即使是印度全盛時期的莫臥兒帝國和孔雀王朝也沒有完全統一印度南北。並且印度內部各個土邦經常發生戰爭彼此之間文化差異巨大難以凝聚一起反抗入侵,甚至英國人的到來對印度反而加速了印度各個土邦的統一。

歷史淵源和反抗!

清王朝作為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能夠維護政權的合法性和平穩的運行防止出現元朝國祚短的教訓,間接使得滿族融入了中華民族,到清末滿族旗人已經放棄了很多滿族的習慣日常生活和漢人沒有什麼區別。

滿人把中原當做自己的新家不想也不能回去苦寒的西伯利亞地區。後來清政府更是自詡天朝上國在巔峰的時期瞧不起西方文明,後來英國殖民者的入侵讓清政府覺得尊嚴受到損害面對曾經瞧不起的人給自己打的滿地找牙肯定會火冒三丈就算再腐敗也要和列強拼命!

印度半島各個民族從古代至今一直受到外族人的入侵,印度鬆散落後的土邦面對入侵的雅力安人和蒙古人的入侵和文化滲透沒有還手之力,只能被迫接受外來的文化,並建立了種姓制度,讓種姓制度在印度人心裡紮根,使得印度人只認種姓制度而忽視了國家的存在。

地理環境造成兩國政府的積極性

除了兩國外交方針以及對待列強的態度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清政府相對於印度的土邦來講更加強悍,清政府作為一個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政權,也繼承了中國古代的外交環境,清政府前期在擊敗南明之後,進攻朝鮮,緬甸,平定準格爾,擊敗大小和卓。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面對的敵人由國內擴散到國外由英國一個國家變成了更多列強入侵。手段更加殘忍!所以清政府必須打起十二分小心因為稍有不慎就不是被征服那麼簡單了。

滿人東北老家面對虎視眈眈的俄國也十分危險,清政府回不去老家,滿人已經融入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圈面對外來入侵必須和國內各個民族一起抗擊侵略!

印度獨有的種姓制度

印度這個地區,北邊是喜馬拉雅山脈,是個天然可靠的屏障。南邊是遼闊的太平洋。西邊的波斯和土耳其忙於對付歐洲國家無暇去找印度的麻煩,東邊的東南亞國家體量小自古以來是中國的藩屬國,對印度半島構不成強大威脅。

印度長期處於平和的發展環境,而且雅利安人和蒙古人的入侵和牢固的種姓制度讓印度已經習慣被人征服,同時在印度的殖民者主要是英國人,憑藉日不落帝國的國力,英國對印度政府的手段比較“溫柔”沒有用殺戮印第安人那樣的血腥手段鎮壓反,而用種姓制度達到“印度人治理印度人”政策最後徹底征服印度!

結論

清政府因腐敗成為了半殖民地,而沒有成為像印度一樣的下場,清政府可以向一個列強妥協但是不能和其他蜂擁而來的列強妥協不然只有亂刀分屍的下場!而列強也害怕一個國家吃掉中國實力大增一家獨大,使得清政府和列強之間有著微妙的平衡!而後義和團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可管中窺豹看見當時中國人民的激烈反抗!

印度因他們的種姓制度已經磨滅了民眾的反抗精神,自古熱帶無強國,印度歷史上也習慣了被外來民族侵略和蹂躪,面對比較“溫柔”的英國人印度民眾也沒有激烈反抗而選擇了繼續屈服,反正誰來不是來呢。

謝謝觀看


影妹談


俄羅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計中藏。
法蘭西,佔廣州,窺視黔桂。德意志,膠州領,虎視東方。新日本,取臺灣,再圖福建。美利堅,也想要,割土分疆。這中國,哪一點,還有我份?這朝廷,原是個,名存實亡。替洋人,做一個,守土官長。壓制我,眾漢人,拱手降洋。——摘自陳天華《猛回頭》

我國被侵略,和印度是不一樣的。

印度是直接被英國殖民,而我國在當時,基本上算是各大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瓜分博弈。

就像一戰結束後,我國作為戰勝國,居然不是收復日本的土地,而是轉讓給別的國家,同時還要給戰敗國賠錢!

但是即便這樣,我們國家相對於印度,還是好了一點,雖然是傀儡政權,但是能夠在多國博弈下,夾在縫裡生存,也是可以的了,起碼還保留著一絲尊嚴,沒有被滅國。

而印度則不同,直接被殖民,其實就相當於滅國,印度人根本不被英國人當人看。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當時世界是英國獨霸的,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全世界大約4~5億人都是英國的國民,佔了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其領土面積則有約3,000萬平方公里,佔了世界的五分之一。


而到了通商中國的時候,那時候西方工業革命國家已經都起來了,英國雖然還披著日不落帝國的外衣,但是也不敢說就能幹掉其他西方強國。

再加上世界局勢緊張,英國也無暇顧及中國,雖然清政府比較好打,但是別的國家也想來分杯羹。

英國是趁著獨霸、雄起的時候侵佔了印度,到了清政府的時候,其他工業國家也起來了,它想獨佔中國,也是不可能的。

而清政府為什麼沒有完全淪為殖民地國家?主要是因為那些國家分贓不均,如果他們都統一了戰線,清政府還是會淪為完全殖民地國家的。


魏青衣




如今這個世界發展速度最快的兩個國家,一個是中國,另一個是鄰居印度,兩個國家在世界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但在一百多年前,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而大清則是帝國列強的半殖民地,都是亞洲大國,命運卻為何不同?

大清及以前,基本上是統一的國家,不好直接控制。而印度,以前不是國家,只是地理概念,所以容易完全控制



華夏五千年曆史,自秦以後,大部分時間處於大一統時間,雖說也有五胡亂華南北朝,也有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但時間相對較短。二千年左右的統一,讓國人對國家概念,統一概念理解更深。對於外族入侵,很多中國人都有本能地反對和抵抗。所以反抗意識更強烈。

八國聯軍入侵後,曾經有國家提出瓜分大清土地,但被另外一些國家持以反對態度,理由是:瓜分容易,控制和改造很難。因此,對於大清,間接控制,帝國列強選擇了半殖民地方式。

而印度,在英國侵入之前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區域概念,並不算是一個整體。印度的古代歷史,就是一部分裂的歷史,小王國到處都是,各地區長時間依靠的都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至於語言,則是多達幾十種,而宗教更是遍地林立,數目眾多。

有人說了,那麼印度的各個統治王朝是怎麼回事?其實,這並不複雜,所謂侵入的各帝國王朝,非常表面,佔了幾個城市,幾條商道,就開始稱王稱霸了。實際上,帝國在印度就是孤島。



從十八世紀開始後,大英帝國侵入印度地區,戰勝莫臥兒帝國,開始逐漸滲入。英國人很有耐心,一個州一個州慢慢吞併,花了整整二百多年,終於統一了印度,叫“英屬印度”。

對於英國,早期的印度人並不排斥,因為這個“來客”,幫助建立經濟秩序,幫助建立政治體制,幫助軍事建設,而所謂的暴力行為卻不多,於是印度各地先後就“從”了英國。

英國統一印度,其實就是“溫水煮青蛙”,直到二十世紀,印度的民族主義精神的民族自尊感才提升。

正是因為,早期印度對於英國排斥度很低,因此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印度沒有統一的文化,好統一。中國文化太深厚,難控制



印度阿三們,各小王國之間,各自為政,各過各的。語言是互相獨立的,文化也是互相獨立的,曾經的印度區域沒有統一的文化,這就導致了面對外來入侵,互不干涉,互不幫忙,因此印度這片大地,先後被雅利安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英國人等控制。

沒有統一的文化,就很難有整體凝聚力,就很難形成戰鬥力,所以眼睜睜看著外族人一遍遍地侵入。

隨著被不同的帝國侵入,印度人早就見慣不怪了,誰當政都不要緊,只要有飯吃就可以。



而中國,自秦始皇以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慢慢的就有了統一的文化,有了強烈的國家意識和民族意識。

雖說後面也有蒙古、滿族的入侵,但兩者很快就被淹沒在了中華浩瀚的文化當中。為了更好地管理國家,元朝、清朝採取和使用了漢族文化,採取了儒家思想。

這是戰爭失敗的民族影響了戰爭勝利的民族,這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同化。

即使這樣,元朝統治不足百年,而清朝統治雖然有二百多年,但康乾盛世時,基本全盤漢化了。到今天為止,實在看不出,滿族和漢族有何大的區別。

外國人無疑是會研究的,對於早期印度,英國採取了逐步蠶食,慢慢控制,讓其成為了殖民地。而對於中國,外國列強很清楚,中國文化深厚,打敗容易,控制卻難,因此外國列強採取了間接控制,讓大清成為了帝國列強的半殖民地。



綜合來看,印度曾經不是統一的國家,所以成為了純粹的殖民地,而中國不管如何,是個統一國家,所以成了半殖民地;印度的文化曾經不統一,所以統一更容易,因為抵抗少,而中國幾千年深厚的文化,導致想整體控制,難上加難。


藍風破曉


我想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清朝。

清朝在很多方面完成了古典中國的總結和歸納。他把華夏地區的領土,人口,文化,政治制度進行了一次最為完善的資源整合,這個任務在乾隆時期已經完成,華夏文明的中國進行了最後一次方方面面的統一和沉澱,而當英國從廣州登錄之時,這個歷史任務已經完成,華夏各民族已經基本形成了自有的一個文明系統,這個系統從古典意義上講,幾乎是無懈可擊,甚至堪稱完美的。

首先,清朝第一次形成五族共和的理念,東北,蒙古,新疆,西藏,西南,臺灣等邊疆地區,第一次穩固的圍繞在漢地十八省周圍。不像以前,這些邊疆地區是非常不穩定的,特別是北方地區,蒙古往西顏河西走廊直到新疆,都是彪悍的少數遊牧民族,他們作戰能力非常強大,時常對漢地十八省形成威脅,中原哪怕短期佔領這幾個邊疆地區,但是到了中後期,卻經常連中原地區也無法保住,可以說,歷史發展到最後,只有清朝建立的八旗制度和八旗軍隊,能夠對這些地區的勢力進行整合。相比之下, 印度到了近代,沒有出現像清朝這樣一個強有力特別在軍事方面,武功如此鼎盛的大一統朝代。

特別要提出的是,在1912年,清廷退位之時,退位詔書中特別強調: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共和,交付於中華民國。這就避免了過渡時期分裂和獨立的命運,至少,民國時期,政府再軟弱,軍閥再混戰,可是形式上仍是全國統一。

其次,清朝完成了中國古代農耕文明成熟和人口維持增長的歷史任務。清朝到了雍正年間,傳統的農耕和紡織業,也就是“男耕女織”的傳統經濟模式已經發展到最高峰,全國很多地區得到了開發。康乾期間,清政府,提出了“永不加賦”理念,這在以前的古典朝代裡,可是絕無僅有的。宋朝以後,中心開始南移,而在清朝,南方的長江流域及以南,已經全面得到開發。另外,番薯,玉米等作物的引進,使得康乾時期大部分時間裡,大部分清朝國民,不必為吃發愁,而我國古代的人口也在這個時期實現爆發式的增長,直接飆到了4億,也就是“四萬萬同胞“,清朝是繼宋朝之後,人口增長的又一次高峰期~

可以說,正是清朝奠定了古典農耕經濟的成熟,以及奠定了華夏大國的人口基礎,這兩個相結合,避免了像印度一樣,淪為殖民地的命運,相比之下,印度並未在西方殖民到來之前,形成完善的經濟體系和人口基礎。所以,任人宰割也是理所當然了。

最後,清朝是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政府,皇帝基本都比較勤政,官僚制度也很成熟,哪怕到了鴉片戰爭以後,官僚統治系統也是非常有生命力和維持力,所以我們可以看到,1840年以後,清朝歷經了國內動盪,北方少數民族叛變,海上資本主義列強的威脅,依然仍夠屹立不倒70多年,可見滿清統治階級的政治手腕算是比較高明的了。清朝入關以後,繼承和總結了中土王朝以前的制度缺點和錯誤,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統治手法,這套手法可以說是古典王朝裡面最完美的吧,他既不會像唐朝那樣形成藩鎮割據,也不會像宋朝那樣重文輕武,也就是說,如果到了1840年,清朝如果還是沒有解決唐宋時期這些制度的問題,那就有很大的概率像印度一樣, 分崩離析,分裂,甚至徹底淪為殖民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