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紅磚成“棄磚”,用了上千年的紅磚,緣何在當代“失寵”

在當代的農村,用來建房子或者鋪路的磚塊,最常見的莫過於兩種,一種是紅磚,另外一種是青磚。

顏色不同,自然就代表著工藝不同,造成紅磚和青磚顏色的差異主要在於燒製過程中是否接觸氧氣。燃燒時氧氣充足,黏土中的鐵元素就會充分氧化生成氧化鐵,磚塊為紅色;氧氣不足,部分氧化鐵就會被還原成四氧化三鐵和氧化亞鐵,所以呈現青灰色。

紅磚成“棄磚”,用了上千年的紅磚,緣何在當代“失寵”

然而實際上,它們的起源更是有大不同。

青磚起源於我國,早在東漢時期就被大量應用,古詩文中常有青磚綠瓦的說法,在然而相對於木質結構來說,建造起來比較方便,因此青磚便被廣泛應用,目前在我國的南方地區,青磚蓋成的房子較為多見。

紅磚成“棄磚”,用了上千年的紅磚,緣何在當代“失寵”

而紅磚在我國被大量應用也才僅僅幾十年而已。紅磚最早起源於古巴比倫,距今也有五千年的歷史了,19世紀末,傳入我國,後因其造價小,容易量產,再加上我國的基建需求,迅速走紅。

然而走紅上百年之後,尤其是從2005年之後,紅磚更是少見,也很難買到,以前農民建房都是清一色的紅磚瓦房,因為其價格便宜,而且質量相對來說較為滿意,再加上市場供應充足,到處都是家庭式的紅磚小作坊,因此在農村非常受歡迎。

紅磚成“棄磚”,用了上千年的紅磚,緣何在當代“失寵”

過去的農村很多都是土木結構,然而經過上一輪的改建,現在磚瓦房已經成為了主流。

但是這幾年,紅磚卻一度幾乎銷聲匿跡,逐漸“失寵”,這是為何呢?

紅磚成“棄磚”,用了上千年的紅磚,緣何在當代“失寵”

01政策限制

早在2005年的時候,紅磚已經被“限粘禁售”。2015年,國家發改委與建設部聯合下發了文件,要求農村在三到五年內取消使用紅磚,並使用新的建築材料來替代紅磚。政策不支持,紅磚失去市場便是早晚的事。

紅磚成“棄磚”,用了上千年的紅磚,緣何在當代“失寵”

02能耗太高

實行紅磚“禁令”也是有其背後的原因的,其中之一便是能耗太高,之前也說過,紅磚和青磚主要是工藝上的區別導致顏色的差別,在很多小作坊,由於紅磚生產工藝落後,不少仍然是敞開式或者半敞開式的生產環境,生產紅磚需要耗費大量的煤炭或者木材。間接帶來的便是環境的汙染。

紅磚成“棄磚”,用了上千年的紅磚,緣何在當代“失寵”

03浪費土地資源

紅磚是用黏土燒製而成,城市基建需要大量的黏土,長年累月下來,為了滿足基建需求,大量的土地資源被破壞,用來生產紅磚。土地屬於不可再生資源,我國雖然耕地面積總量大,但人均數量十分匱乏,而且這些年土地面積日益減少,保護土地資源刻不容緩。

紅磚成“棄磚”,用了上千年的紅磚,緣何在當代“失寵”

基於以上這幾點,紅磚這些年逐漸失去了“市場”,成為了“棄磚”,取而代之的是各種新型的建築材料,現在在農村,就算是有錢,也買不到紅磚了!

土地改革催生農村賺錢新項目,點擊“瞭解更多”搶佔家鄉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