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說古代打仗耗費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嗎?

菠蘿不吃肉


不打仗也要吃飯,但打起仗來,糧食必定會更加緊張。

我們先做一道簡單的數學題。假如一個王國擁有一百萬人口,其中三十萬是壯勞力,三十萬是婦女,四十萬是老幼。在作戰的時候,五萬壯勞力被徵召為士兵,被派到前線拼刺刀去了。十五萬壯勞力服了徭役,負責給士兵運輸糧食。

這一下子,壯勞力銳減二十萬,但需要吃飯的人仍然是一百萬。老弱婦孺成了後方生產的主力。古代的生產力極為低下,如果勞動力出現了這樣的減員,糧食產量必定會出現極大的損失。從這個層面來看,糧食的生產量減少,意味著糧食的淨增量減少,也相當於糧食的消耗量增加了。

問題不僅僅限於此,在古代,並沒有汽車之類的高效運輸工具,多半需要騾馬、人力車等,甚至靠人用肩膀來扛,在這樣的情況下,運輸糧食往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才能抵達到前線,而如果現在中國西北、巴蜀這樣的地方,道路極為難走,想要運輸糧食就變得更加麻煩了。

在運輸糧食的途中,負責運輸糧食的人肯定也是要吃飯的,否則他們如果中途餓死了,糧食就要擱淺到半路上了。運輸糧食的騾馬也要消耗草料,除此之外,他們可能還會遇到一些極端的天氣,這會導致糧食在途中發黴變質,可能又會損耗一部分糧食。再加上迷路、盜匪等極端情況,又會導致糧食出現進一步的損耗。

上世紀90年代,大車司機在運輸農產品的時候,都有一個考核指標,叫做自然損耗率。連使用機械的汽車時代,都會出現損耗,而使用人力和畜力的時代,這種情況只會更重,而不會更輕。

為了緩解這種現象,古代執政者也曾經想出過各式各樣的方法,比如說秦朝為了北征匈奴,便修建出了工藝精湛的秦直道,這使得運糧的道路變得直而平坦。這種相對好一些的道路,可以降低糧食的損耗。

有些執政者則從工藝上入手,從而緩解運糧的困難,譬如諸葛亮便研發出了木牛流馬,實際上,這就是靈活的人力車。不得不說,比起用肩膀來扛,這種帶有輪子的人力車確實方便了很多。

綜上所述,軍人在農民的時候每天固然也要吃飯,但這種糧食的意外損耗情況,會減少很多,當戰爭發生的時候,因為運輸中的消耗,以及壯勞力的減損,會導致糧草出現非常緊張的情況。這便是戰爭對糧食消耗所帶來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