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速讀~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構的政策要點

閱讀提示

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部署。《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發佈以來,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審批和實施管理、加強村莊規劃促進鄉村振興、推進“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等相關政策在2019年陸續出臺。本期微信將以《意見》發佈以來幾項重點工作為脈絡,盤點關於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構的政策要點。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

國土空間規劃是國家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

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部署。

速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的政策要点
速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的政策要点

到2020年

基本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逐步建立“多規合一”的規劃編制審批體系、實施監督體系、法規政策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

基本完成市縣以上各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

初步形成全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一張圖”

到2025年

健全國土空間規劃法規政策和技術標準體系

全面實施國土空間監測預警和績效考核機制

形成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以統一用途管制為手段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

2035年

全面提升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基本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安全和諧、富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國土空間格局

《自然資源部關於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

實現“多規合一”

抓緊啟動編制全國、省級、市縣和鄉鎮國土空間規劃(規劃期至2035年,展望至2050年),儘快形成規劃成果。

各地不再新編和報批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城市(鎮)總體規劃、海洋功能區劃等。

已批准的規劃期至2020年後的省級國土規劃、城鎮體系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城市(鎮)總體規劃,以及原省級空間規劃試點和市縣“多規合一”試點等,要按照新的規劃編制要求,將既有規劃成果融入新編制的同級國土空間規劃中。

“管什麼就批什麼”

對省級和市縣國土空間規劃,側重控制性審查,重點審查目標定位、底線約束、控制性指標、相鄰關係等,並對規劃程序和報批成果形式做合規性審查。

改進規劃報批審查方式

簡化報批流程,取消規劃大綱報批環節。

壓縮審查時間,省級國土空間規劃和國務院審批的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自審批機關交辦之日起,一般應在90天內完成審查工作,上報國務院審批。

近期工作

做好規劃編制基礎工作。

開展雙評價工作。

開展重大問題研究。

科學評估三條控制線。

加強與正在編制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的銜接,落實經濟、社會、產業等發展目標和指標。

集中力量編制好“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

同步構建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於加強村莊規劃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

村莊規劃是法定規劃,是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鄉村地區的詳細規劃,是開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核發鄉村建設項目規劃許可、進行各項建設等的法定依據。

到2020年底

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在縣域層面基本完成村莊佈局工作,有條件、有需求的村莊應編盡編。

暫時沒有條件編制村莊規劃的,應在縣、鄉鎮國土空間規劃中明確村莊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規則和建設管控要求,作為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核發鄉村建設項目規劃許可的依據。

對已經編制的原村莊規劃、村土地利用規劃,經評估符合要求的,可不再另行編制;需補充完善的,完善後再行報批。

主要任務

統籌村莊發展目標

統籌生態保護修復

統籌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

統籌歷史文化傳承與保護

統籌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佈局

統籌產業發展空間

統籌農村住房佈局

統籌村莊安全和防災減災

明確規劃近期實施項目

如何編制

強化村民主體和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主導

開門編規劃

因地制宜,分類編制

簡明成果表達

速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的政策要点

《自然資源部關於以“多規合一”為基礎推進規劃用地 “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的通知》

合併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

將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合併,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統一核發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不再單獨核發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

速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的政策要点

涉及新增用地

→→→用地預審權限在自然資源部

建設單位向地方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提出用地預審與選址申請,由地方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受理;經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報自然資源部通過用地預審後,地方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向建設單位核發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

→→→用地預審權限在省級以下自然資源主管部門

由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確定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辦理的層級和權限。

使用已經依法批准的建設用地進行建設

不再辦理用地預審;需要辦理規劃選址的,由地方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對規劃選址情況進行審查,核發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

合併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和用地批准

將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用地批准書合併,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統一核發新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不再單獨核發建設用地批准書。

劃撥類

速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的政策要点速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的政策要点

建設單位向所在地的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提出建設用地規劃許可申請,經有建設用地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後,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向建設單位同步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國有土地劃撥決定書。

出讓類

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將規劃條件納入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建設單位在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後,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向建設單位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推進多測整合、多驗合一

以統一規範標準、強化成果共享為重點,將建設用地審批、城鄉規劃許可、規劃核實、竣工驗收和不動產登記等多項測繪業務整合,歸口成果管理,推進“多測合併、聯合測繪、成果共享”。不得重複審核和要求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多次提交對同一標的物的測繪成果;確有需要的,可以進行核實更新和補充測繪。

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階段,將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的規劃核實、土地核驗、不動產測繪等合併為一個驗收事項。

簡化報件審批材料

核發新版證書

加快信息化建設(不需要重複提交材料)

清理各項材料清單(除法定的批准文件和證書外)

探索互聯網手機APP等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的指導意見》

生態保護紅線是指在生態空間範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

永久基本農田是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實施永久特殊保護的耕地。

城鎮開發邊界是在一定時期內因城鎮發展需要,可以集中進行城鎮開發建設、以城鎮功能為主的區域邊界,涉及城市、建制鎮以及各類開發區等。

基本原則

速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的政策要点

到2020年年底,完成三條控制線劃定和落地,形成一張底圖

到2035年,引導形成科學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佈局體系

按照生態功能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按照保質保量要求劃定永久基本農田。

按照集約適度、綠色發展要求劃定城鎮開發邊界。

協調邊界矛盾

三條控制線出現矛盾時

生態保護紅線→→→要保證生態功能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

永久基本農田→→→要保證適度合理的規模和穩定性,確保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

城鎮開發邊界→→→要避讓重要生態功能,不佔或少佔永久基本農田

1.目前已劃入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的永久基本農田、鎮村、礦業權逐步有序退出。

2.已劃入自然保護地一般控制區的,根據對生態功能造成的影響確定是否退出,其中,造成明顯影響的逐步有序退出,不造成明顯影響的可採取依法依規相應調整一般控制區範圍等措施妥善處理。

3.協調過程中退出的永久基本農田在縣級行政區域內同步補劃,確實無法補劃的在市級行政區域內補劃。

  • 2019年自然資源領域重大政策回顧

  • 自然資源部通報53個三調不實典型案例

審核:程秀娟

自然資源報 自然都需要

《中國自然資源報》 (含智能手機原版閱讀)請直接在當地郵局訂閱,郵發代號:1-22。

訂閱《自然資源通訊》《中國土地》《中國不動產》雜誌請直接匯款到報社,並將訂閱回執連同匯款憑證複印件傳真或發至郵箱 。

傳真:010-68047681

郵箱:[email protected]

不明事宜請與報刊經營部聯繫

聯繫電話:010-68047627 010-68047643 010-68019465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