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保定古城內鄰近總督署和清苑縣署的一條小衚衕 如今已無跡可尋

曾經的保定城內,衙門和祠廟眾多,穿插其間的是遍佈的衚衕街巷。這些老胡同,有的延續至今依然存在,有的消逝不見僅存地名,還有的連名字都沒人提起了。

早先,在直隸總督署以南,清苑縣署東鄰,有一條小衚衕,南北向,位於菊衚衕西頭,北連省府前街,南通興華路。這條小巷中間有一段長約5米的轉彎處,整條衚衕俯瞰就像水井上的轆轤把,所以叫做『轆轤把衚衕』。保定的衚衕命名,有一類是以形狀作比喻,此外還有轆轤把東側不遠處的茄子衚衕,以及棗兒衚衕、荷包營等等。

保定古城內鄰近總督署和清苑縣署的一條小衚衕 如今已無跡可尋

圖1 轆轤把衚衕方位圖(清末)

從圖上看出,轆轤把衚衕西側緊鄰清苑縣署,衙署內另有縣獄和捕廳等機構。據《保定隨筆》書中的《清苑縣署考》一文介紹,縣署址為宋保塞軍故地,明朝初期創立縣署,至民國時期遷至原府署址,存500餘年。

在網上搜集到一張轆轤把衚衕的舊照,看起來衚衕很窄。從照片中影子的方向,結合南北走向來推測,鏡頭方向應該是朝北。一直往前走,穿過省府前街就到了總督署。

保定古城內鄰近總督署和清苑縣署的一條小衚衕 如今已無跡可尋

圖2 轆轤把衚衕舊照

據說衚衕內多大院,原保定糕點名店福蘭齋經理郝錫九宅院就在這裡。衚衕南口有清末狀元劉春霖宅第,大門高懸『狀元第』匾額。

保定古城內鄰近總督署和清苑縣署的一條小衚衕 如今已無跡可尋

圖3 轆轤把衚衕南口北向拍攝

在《保定古城街巷史話圖說》書中,上面這張南口北向的八十年代舊照,與圖2相比,有天線作參照,可以確認是同一個角度。

另外還看到一幅轆轤把衚衕的畫作,畫中的門樓樸素而精緻。在這衚衕住過的老街坊可能一眼就能認出來吧。不知道此宅是否住過什麼有名堂的人物。

保定古城內鄰近總督署和清苑縣署的一條小衚衕 如今已無跡可尋

圖4 轆轤把衚衕(美術作品)

這一片衚衕的拆遷大概也就是十幾年前吧。原本縣署的位置駐永華南路小學,在東邊建了新校區,原址蓋成了總督署小區。轆轤把衚衕的舊貌也隨之消失不見。如今,在省府前街和菊衚衕路口,往南仍有一條路通往興華路。兩側的樓房取代了舊宅,路比之前寬了許多,已完全沒有衚衕的影子。

保定古城內鄰近總督署和清苑縣署的一條小衚衕 如今已無跡可尋

圖5 轆轤把衚衕今貌

印象中,在蓮池的規劃文件中提到,附近的街巷會進行一些外觀的改造以提升文物周邊的整體風貌。若規劃得以實施,『轆轤把』的符號或許還有機會再展現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