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撿大漏得精品

在收藏行業中有一個常聽到的詞就是“撿漏”。“撿漏”一詞,出處在哪,始於何時已無從考證。“撿漏”是指以較低的價格買進收藏價值高的收藏品,也即是以便宜價買到好貨的意思。


幾乎每一位有收藏愛好的人,夢做的最多就是想撿漏,夢想一夜變成個大富翁,可往往事與願違。


收藏界普遍認為“撿漏”是可遇不可求的行為,故而用一個“撿”字來寓意它的難得,是極其詼諧的表達。不過撿漏是有竅門的,是要講機遇的。


在收藏剛剛興起時的20世紀70、80年代,撿漏這種機會時有碰到,因為當時的人們對古玩、藝術品還缺乏認識,好多現在鼎鼎大名的收藏家就是在那時低價掃貨的。


十多年前,我也有過一次“撿漏”經歷,用現在時髦的講法是撿大漏。十多年前的一天,我在貴陽市“××子弟學校”以幾十元的低價收藏到12本絕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精品連環畫:40開本的《紅燈記》一本;一套4本32開的《斯巴達克思》;一套3本32開的《清宮演義》……。這12本連環畫的品相都在9.5品以上,市場參考價為20000元。


時至今日,“撿漏”的故事已經很小發生,因為“撿漏”的機率比買彩票中獎的機率差不多。但有些人很是神奇,天天能撿漏,花言巧語編造許多堂而皇之卻相當可笑的故事,並且連連在某些地級市報紙上發表,引人恥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