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果俄羅斯把發展重心轉移到東方,把現有的人口大多都遷移到東方會怎樣?

江郎一得4


如果俄羅斯把發展重心轉向東方,把人口遷移到東方,這就意味著俄羅斯不僅在地理版圖上,而且是在事實上把自己定位成一個亞洲國家。這種轉變會對亞洲的現有政治經濟格局產生重大沖擊,尤其是在政治格局上,衝擊極大。眾所周知,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強大,但目前中心位於歐洲,如果向東方轉移,無疑會使現在的東亞、東北亞安全格局產生重大改變。如果從現在的世界權力格局前提下推演,屆時,東亞的美日韓三國同盟將面臨一個強大的對手,東亞國際關係中將出現一個實力與中美(日)同量級的新玩家,這對現在的東亞地區國際關係權力構成所帶來的衝擊顯而易見。


照理說事


西伯利亞的開發可能是需要100年以後的考慮的問題。根據人類現有的社會發展水平和科技技術條件,在西伯利亞開礦伐木,倒是沒有問題,但全面改善西伯利亞的人居和發展條件,實力還不具備。

世界上最適合人類生存的地區,是溫帶氣候,和亞熱帶氣候,降雨在500毫米至2000毫米之間,最好是平原,丘陵,或者平坦的高原。超過了這個條件,就不適合人類生活,也同樣不適合進行經濟活動和社會生產。

比如熱帶雨林地區,常年高溫,會使人昏昏欲睡。不要說進行腦力創作,就是保持清醒也難。所以在非洲地區最受歡迎的中國產品,是清涼油。新加坡的李光耀曾經說過,新加坡只能夠成為發達國家,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空調的發明。🤔🤔🤔。新加坡所有公共場合的空調溫度設定是18度,而中國是24度。所以在新加坡,如果你要去參加公共活動,有時還需要帶一件長袖的外套,不然會凍到。😄😄😄。這種矯枉過正的變態的規定,可能是對於氣候決定論的深刻領悟的結果吧!

寒帶地區依然如此。如果一個地區一年有8個月以上冰天雪地,那麼人類能夠從事戶外活動的時間很短,城市管理,交通管理都會面臨諸多的問題。雖然現在人類的能源技術能夠發展到提供充足的熱量,保證人類在室內的舒適度(這個放在100年前還做不到),但作為一個社會,總不能整體宅起來。

不要說俄國開發西伯利亞沒有辦法,美國對阿拉斯加同樣沒有好辦法。中國東北,條件比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不知道好到哪裡去了,放在世界範圍內這都不算寒冷的地帶,但仍然是經濟不振。氣候是一個深層次原因。留不住人。看看大批大批的東北人南下海南購房,長期居住。可你看不到一個南方人到東北購房的。

不說那麼遠了。結論是,由於俄羅斯核武器在手,在一個較短的歷史時期內,將西伯利亞地區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是沒有問題的。但人口和經濟全面衰退的俄羅斯是沒有能力進行西伯利亞整體開發的,現在沒有,將來也估計不會有😊😊😄。至於中國有沒有機會和條件去開發廣袤的外東北和西伯利亞?那只有讓歷史來回答了,有很多事情,也許是我們根本想不到。😄😄😄


萬里蜀江客


如果,俄羅斯把發展重心轉移到東方,把現有人口大多都遷移到東方會怎樣?一句話,會亂套!

俄羅斯佔有大片土地,也擁有大片資源,經濟發展到現在的情形,一方面是由於全力應對西方的壓力,另一方面是和其民族習慣有關。

在俄羅斯,人們更習慣有錢就花,花光再掙,有酒就喝,沒酒也喝,建設與經濟發展是建立在鐵腕制度下的發展,不是自有的民族基因。

因此,如果把現有人口大多遷移到東方,勢必更加加劇土地的荒蕪,城市的蕭條,而人口都聚集在東方,可以想象那種經濟衰弱下的高成本生活,加重人們的頹廢心理,酒精的作用下,必將打亂所有原有的城市秩序。

所有經濟的發展,都是靠勤勞建設來完成的。沒有這個基因,哪怕飛機在天上正飛著,到下班點了,一樣關機走人,這是經濟還沒達到一定層次的局面下,是沒有競爭力的。所以,人口大遷到東方,是一個不現實的“如果”命題。


鄉野的樹姐


大多遷移到東方,一來人家本人不樂意,而來都遷過來那西部不全送給了老美麼。不過,通過政策激勵遷移一部分過來倒是實現俄羅斯復興的妙招。

舉凡大國,國土面積龐大了,都會有發展不均衡的問題,於是也就產生了相關的平衡發展之策略,比如美國西進運動第三次高潮,就是在獲得西部大片領土後所發生的,在我們叱責美國佬兒屠殺印第安人同時,也不能不看到,正是這一運動,夯實了美國東西兩洋的既成事實,進而為美國稱霸全球打下基礎,試想如果美國只是站著西部地盤而不開發不移民的話,輕則成不了超級大國,重則又有別其他國家奪取的風險。

除了美國,我們的西部大開發方略,也是要為了平衡東西發展,實現東西部的共同富裕,如此,也能更好的維護統一,增強凝聚力。

俄羅斯現在發展的不太好,除了有外界歐美的制裁,其本身地域不均衡也制約著俄羅斯的發展,東部廣闊地帶都是人煙稀少,尤其是遠東地區百多年前割走的那150多萬平方公里,鄰近中日韓三個富裕經濟體,但是也是基礎設施落後,廣闊而無甚人煙。內部資源豐富,外部緊鄰富裕經濟體,真要發展起來,那俄羅斯經濟必將上一個量級,可就不是一個粵省的規模了。

有人說,那地方多冷啊,誠然如此,不過看下地圖,這地方緯度可比莫斯科低多了,該地緯度與歐洲和五大湖相仿,南部地帶也和我大東北是一個維度,而且俄遠東平原眾多,河流不少,也是個不錯的農業所在。資源豐富,還有伯力和海參崴這樣的城市,發展商業的好所在。

尤其這個遠東地區南部地帶,多住點人沒問題,俄羅斯完全可以在這些地方多移點民,等到發展起來。北邊也不是問題,可以稱為俄遠東南部以及中日韓的避暑勝地,這樣既環保又賺錢,整個遠東經濟都盤活了。進而形成了雙頭鷹式樣的發展,西部與東部並駕齊飛,中部廣大地區確實寒冷,但是完全可以稱為東西兩個鷹頭的軀幹,為鷹頭輸送著資源。

大量人口遷移到東方,還可以緩解西部緊張對峙對俄羅斯所造成的消極影響,充實俄羅斯國力,壞了說可以以更好地與歐美對幹,好的方面就是俄羅斯藉此經濟起飛,使得俄羅斯大國地位有了堅實支撐,進而歐美也不太敢造次。

最後不得不哀嘆一聲,可嘆這外東北竟已被奪去一百多年。


北玄武


俄羅斯人會餓死。看看俄羅斯地形,東部全都是山地、高原,森林很多,平原很少。如果把大部分人口遷移過來,沒有地方可以種糧食,俄羅斯就得在歐洲部分種糧食然後再運過來。

可是東部只有一條西伯利亞大鐵路,因為要經過凍土地帶,運量無法大幅提升,海運又走不了,公路冬天的時候更是結冰,所以大部分人口遷移過來,得餓死人。

好不容易遷移過來,沒餓死,也得凍死。東北人夏天喜歡到海南過冬,因為太冷了,在東北北邊的俄羅斯就更冷了。關鍵俄羅斯還缺棉花,2018年俄羅斯將試種植1000公頃棉花,2018年才開始種植棉花,還是試著種植看看,可見遷移過來的俄羅斯人該怎麼禦寒。

再看看俄羅斯的資源分佈圖,石油、天然氣、煤幾乎都在歐洲部分,亞洲部分比較多的是金礦、鐵礦,這樣俄羅斯人過冬的暖氣供應都會出現問題,得把西部的石油、天然氣往東部運輸,在西伯利亞修管道成本非常的高。


劉權林


肯定是不行的。就跟我東亞國不能把發展中心轉移到西部,把現有的人口遷移到西部一樣,究其根本,西方成為俄羅斯國家的經濟人口中心,那是有其客觀原因的,並非人為造成。所以,也不能想變就變。

首先,西方原本就是俄羅斯的發祥地,是其祖先世代居住的家園,而廣闊的中東部,在那時還是歐亞大陸游牧民族的牧場,漁獵民族的狩獵場。後來,俄羅斯人征服了東部廣闊的地帶,但其根據地依然在西部,這裡集中了俄羅斯絕大部分人口和工農業產值,是俄羅斯國家的精華和重心所在。所以,儘管俄羅斯橫跨歐亞兩大洲,亞洲的部分還更多,但俄羅斯一直是歐洲國家。

其次,俄羅斯西部氣候土地更適合農耕,能養過更多的人口,河流通航時間也長,交通比較便利。而中東部氣候寒冷,以草原,森林為主,北部是永久凍土帶,交通不便,不適合發展農業,不能支撐太多人類居住。所以,生活在這裡的都是靠畜牧狩獵為生的少數民族。時至今日,俄羅斯雖然在西伯利亞和遠東發展了一些工業,但人口仍然稀少,歸根結蒂,自然條件太惡劣了。

再次,俄羅斯的西部臨近歐洲,這裡是近代文明開始的地方,在彼得大帝的改革中,一個重要項目就是將首都由內陸的莫斯科遷移到涅瓦河畔靠近歐洲的彼得堡,其目的是為了在地理上心理上更靠近當時的世界中心。正因為比鄰歐洲,俄羅斯才成為一個歐洲國家,併成為歐洲列強之一。而中東部雖然面積很大,但不具備相應的政治經濟重要性,地理位置十分偏僻。

假如俄羅斯要棄西部向東部發展,不僅東部的資源氣候環境無法支撐俄羅斯的人口和經濟規模,而且也遠離了現今世界經濟的核心區之一——歐洲。這不是典型的棄明投暗走下坡路嗎?捨棄中心和繁華,入住窮鄉僻壤,這不是腦子進水了又是什麼?俄羅斯不但不會因此而強大,而且會走上一條自絕於世界自絕於主流的道路。


進擊的女武神


俄羅斯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分為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和東西伯利亞山地。其中,東西伯利亞山地屬於俄羅斯遠東地區,臨太平洋。氣候屬於溫帶季風氣候。

俄羅斯動植物豐富,且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亞寒帶針葉林,世界上最大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和亞帶針葉林氣候。

俄羅斯遠東地區,自然環境複雜多樣,且土地開發較低,人口相對分散。東歐平原是俄羅斯主要的農業種植地區。而且伏爾加河是世界上最大的內流河。為農業和工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水源。

俄羅斯遠東地區,地形地勢複雜多樣,高低懸殊,且多為山地,其中海岸線曲折,有利於港口的建設。俄羅斯遠東地區與東亞地區想接壤,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可以與東亞各國實現合作共贏的局面。遠東地區土地資源優勢明顯,中日韓基礎設施和技術發達,可以很好的進行經濟發展。

一帶一路可以促進遠東地區經濟發展,如果俄羅斯重心轉移到遠東地區,經濟發展會更有較大發展,但農業相對不足。耕地面積相較於東歐平原較少,質量較低。俄羅斯遠東地區人口大量遷移東方,可以為遠東地區經濟發展帶來動力,為東亞地區發展提供新的活力。也有利於解決俄羅斯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有利於俄羅斯礦產資源的開發,進一步促進工業的進步,為遠東地區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動力。

綜合來看,遠東地區人口遷移利大於弊,利是促進遠東地區經濟更好的發展,弊是耕地面積不足,影響自然環境。


全球化的和平與發展


不存在這種可能性。

1丶歷史上俄羅斯就是個傳統上的歐洲國家。任何個人或少數人都難以改變這個傳統。

2丶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理由和充分必要,會促使俄羅斯將發展重心和人口遷移到亞洲部分。

3丶改變一個國家的發展重心,轉移大多數人口,需要耗費巨大財力物力。以俄羅斯目前經濟狀況和經濟勢力,以及面對美國及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全面的政治丶經濟、軍事圍堵,作出這樣的決定,將會動搖國本,令俄羅斯陷入萬覆不劫的境地。



趙凡丁201


這個問題非常腦殘。

這就好比是問:把我國經濟重心轉移到西部,把大量人口遷移到西部會怎樣?這是多麼腦殘的想法啊!

今天的俄羅斯國土面積達到空前的1707萬平方公里,俄羅斯總統普京也說過:“俄羅斯雖大,但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

但是沒有多餘,不代表全部有用,或者說可以用。尤其是對於俄羅斯烏拉爾山以東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而言。這裡在俄羅斯長達幾百年的歷史中,一直處於默默無聞的狀態。雖然面積佔到了俄羅斯國土的3/4,且和歐洲部分山水相連,但這裡卻幾乎被所有人遺忘。

歷史上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不受俄羅斯重視,當然是有原因的。而這個原因,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幾點:

1、自然環境極其惡劣

俄羅斯是典型的中高緯度國家,自然環境相比於其他國家而言更加惡劣,尤其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

雖然這裡和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在緯度上相差不大,但氣候條件卻相差甚多。大面積的溫帶和亞寒帶大陸性氣候,使得這裡的冬季寒冷而漫長,極地氣候更是常年冰天雪地。

而地形條件也同樣不樂觀,中西伯利亞高原和東西伯利亞山地的存在,拉低了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平均溫度,位於遠東地區的奧伊米亞康成為北半球名副其實的寒極。

而西部的西西伯利亞平原,海拔雖然不高,但問題似乎更嚴重。因為海拔較低,使得地下水位較高,導致廣袤的西西伯利亞平原凍土廣佈,這些凍土在短暫的夏季會化為沼澤,根本就無法進行農業生產。

惡劣的自然環境使得這裡地廣人稀,也正因為自然環境惡劣,才有了俄羅斯在歷史上不斷向南擴張的結果。

所以所謂將俄羅斯的發展重心和大量人口遷移到東部,是極其不負責任的想法。

2、國家重心始終在西

從19世紀末期沙俄修建了縱貫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後,俄羅斯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就再無大規模的基建工程。

今天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縱然是又破又慢,但卻是溝通俄羅斯東西的大動脈。而這條孤零零的大動脈也充分說明了歷史上俄羅斯對於西伯利亞和遠東的消極態度。

時至今日,西伯利亞和遠東但很多地方,尤其是楚科奇半島等地,連基本的公路都沒有,廣大農民生活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

在這樣的情況下,將俄羅斯的發展重心和大量人口遷移到這裡,幾乎就等於重新建立一個國家,其難度可想而知。

再者,俄羅斯之所以不重視東部,一是東部地區沒有真正的威脅;二是俄羅斯的重心一直在西部。

從彼得大帝開始,俄羅斯就一直在為融入歐洲而努力,無論沙俄,蘇聯還是今天的俄羅斯,都認為自己是歐洲國家。

在這樣的情況下,西方世界對俄羅斯的圍堵也圍繞在歐洲部分進行,冷戰時期的兩大陣營對峙就以歐洲為主戰場。

所以俄羅斯將重心和人口放在西部,是俄羅斯自然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是俄羅斯發展最適合的選擇。將重心和大量人口遷移到東部,是對俄羅斯傳統路線的顛覆,理論上是不可能發生的。


當然,如果俄羅斯排除萬難,強行將重點放在東部,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靜夜史認為:

對於俄羅斯而言,這個國家要被徹底清除出歐洲國家序列,北約趁機東擴,俄羅斯在西部面臨的壓力將會驟增;而且俄羅斯將重心遷到東部,意味著俄羅斯主動在東方給他國造成威脅,俄羅斯的外在壓力同樣很大;

而對於整個世界而言,首先由於大規模開發,東部地區的大片亞寒帶針葉林可能不復存在,全球環境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而且俄羅斯將重心和人口遷到東部,也意味著西方世界對俄羅斯圍堵的重點將由歐洲轉移到亞太地區,亞太地區將陷入更大的動盪之中,東方巨龍的周邊形勢將更加嚴峻。

所以俄羅斯將重心和人口遷移到東部,不僅不會挽救頹廢到半死不活的俄羅斯,反而會更快地將俄羅斯送上衰亡的不歸路。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世界上沒有如果。俄羅斯作為橫跨歐亞的大國,向西發展一直是其立國之道。因此,不存在俄羅斯會把現有人口向東轉移的可能。這種事情,只有在二戰德國逼近莫斯科的時候發生過一次,那是為了保存蘇聯政府的財產和軍工設備。

退一萬步講,俄羅斯發展重心轉移到東方之後,其勢必要採取開放的政策,對於東亞來說,是一個機會。

站在世界文明的角度,21世紀的曙光,也應當照到遠東那塊寒冷的地方。在文明和文化之前,國家這種政治形勢,向來都是影響不大的。所以,現在俄羅斯已經有意開發遠東了,此為因,之後的人口遷移是為必然的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