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資治通鑑》和《史記》的區別是什麼?

阿東一女


這個問題有意思,我是金鑼山,我來回答。

首先,司馬光生活的時間晚於司馬遷,所以他有機會參考《史記》,甚至直接複製粘貼司馬遷的作品,比起司馬遷為了找材料實地考察來,司馬光幸福多了。舉個栗子《魏公子列傳第十七》:吾過大梁之墟,問其所謂夷門。夷門者,城之東門也…… 《春申君列傳》:吾適楚,觀春申君故城,宮室盛矣哉!司馬遷有點小驕傲呀!


其二,個人寫作風格不同。司馬遷崇尚英雄,對於販車引漿者流也不吝惜筆墨,對於他們身上的個人英雄主義比較讚揚,除了有司馬遷個人的性格特點之外,還有當時的社會環境影響。有人說《史記》不僅是歷史著作,還可以當做文學作品來讀,這是《史記》的魅力所在。

而《資治通鑑》的風格就比較死板了,讀起來冷冰冰,沒有生氣。正如求名一樣,司馬光寫作的目的是為了總結統治成敗的得失,也就是說,他是皇帝必讀書目,是要作為施政參考的,比起《史記》的老少皆宜,《資治通鑑》的讀者顯然偏少。另外說明一下,《資治通鑑》並不是一個人所寫,他的作者還有劉攽、劉恕、範祖禹三人,也就是說司馬光是《資治通鑑》的主編,很多文章是由別人寫的,他只負責審核把關,但是人們只記得司馬光這個作者,這對其他三位作者來說有點悲催。


第三,從二人的做官經歷來比較,司馬遷做過太史令、中書令,司馬遷的經歷比較純粹,所以作品也比較乾淨,沒有過多的思想教育。但是司馬光做過宰相,加上本人是道德君子,所以老是擔心人們不知道什麼,在作品中也加了不少私貨。

舉例:司馬昭死後舉行喪禮,按照古禮,子女應該受三年喪禮,當時天下臣民都作權宜之計,服喪三天後就不再遵行。然而晉武帝司馬炎自己堅持服喪三年。文帝之喪,臣民皆從權制,三日除服。既葬。帝亦除之,,然猶素冠疏食,哀毀如居喪者……遂以疏素終三年。《資治通鑑晉紀一》

司馬光評論道:三年之喪,白天子達於庶人。此先王禮經,百世不易者也。漢文師心不學,變古壞禮,絕父子之恩虧君臣之義;後世帝王不能篤於哀慼之情,而群臣諂諛,莫肯釐正。至於晉武獨以天性矯而行之,可謂不世之賢君;而裴、傅之徒,固陋庸臣,習常玩故,不能將順其美,惜哉!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司馬光反對王安石變法了!

再說晉紀一下面的小字:起旃蒙作噩,盡玄黓執徐,凡八年。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通過查閱資料,我知道了這是編年體的一種,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我的腦細胞不夠用了,所以我必須給司馬光一個差評。

第四,這兩本書的待遇不同。司馬遷的史記得以流傳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他的外孫楊惲,沒錯,就是那個說出一丘之貉的楊惲。正是他的努力,《史記》才得以出版發行,也就是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史記》屬於非法讀物,是見不得光的,如果沒有楊惲的努力恐怕就沒有《史記》了。

而《資治通鑑》的待遇就比較高了,不僅有皇帝宋英宗給他作序,還有皇家圖書館收藏,《資治通鑑》的待遇簡直不要太好。

第五,閱讀體驗與先後順序。雖然給了差評,但是後來我又發現:《史記》和《資治通鑑》可以參照著讀。如果你想了解一個人,就讀《史記》,但是你要想寫文章,提煉總結觀點就要看《資治通鑑》了。就像我的文章《漢文帝無為而治的表象是對功臣集團妥協的結果》就是受到《資治通鑑》的啟發寫成的。

一家之言,意猶未盡,歡迎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