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稻田養魚能帶動農民致富嗎?需要掌握哪些養殖技術?

黑白鍵彈不出我的傷悲-



其實稻田養魚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並不能單純地理解為:把田灌水,然後把魚苗放進去,只要保證水源充足,就坐等豐收。稻田養魚一般要做好一些措施:

1、稻田前期工作:確定水源充足的稻田,有利於排灌的田。在田間前期可施入糞肥或草木灰作為基肥。



2、稻田建設:魚溝的建設,佔總面積的3-5%,溝寬40-60釐米,深30-40釐米,使縱溝、橫溝、圍溝連通。圍邊溝離田埂1.5米處開挖。

3、魚種選擇:主要以鯉魚為主,可以搭配草魚、鯽魚、扁魚等;鰱魚、鱅魚不適合在稻田養殖。

4、水質調控:氣溫低,換水次數和換水量可少,同時要根據稻田曬田防病治蟲要求調控水位。



5、平常要多巡田,早晚觀察田間水位、魚的攝食活動情況,發現問題可及時採取技術措施。

隨著農村產業的不斷變化,以及農業部大力支持,稻田養魚逐漸成為一項可以致富的模式。

雲眾地服務宗旨:一個有態度、專注稻麥種植技術的農業自媒體,幫助農民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若有不足之處,望朋友們發表評論。


雲眾地


如今很多地區稻田養魚越來越普遍,就連生活在農村的伯父也搞起了稻田養魚,稻田養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又給農民帶來了怎樣的收入呢? 一個農民朋友去年嘗試過在稻田養魚,我也曾經去看過,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稻田養魚的問題。


稻田養魚顧名思義就是在稻田裡養殖魚類,以種植水稻為主,養魚為輔,一般都會養殖草魚、鰱魚等,這種魚是屬於雜食類魚,可以吃掉稻田中的蟲類,保護水稻不受害蟲的猖獗,從而提高水稻的收成,一般能提高一成左右。所以很多人開始嘗試稻田養魚。

但是稻田養魚要注意些什麼呢?因為草魚和鰱魚是雜食類魚,所以它們不光會吃掉害蟲,孑孓等,還會吃掉水稻的幼苗,造成損失,所以在選擇魚類的時候儘量不要選擇除草魚鰱魚意外的魚類,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在養殖魚類的時候,隨著魚的增長,水稻的增長,要逐漸加深水量,確保魚類和水稻和諧相處。還要設置柵欄,防止魚遊走,一般可以選擇柳條,樹木條等做成柵欄,把魚圍在一個區域內養殖。

飼料要充足,不能把魚放在稻田裡任其自由生長,還要投餵飼料,魚長大的時候一天要喂兩次,防止魚吃掉幼苗。 還要定期消毒、施肥,稻田養魚,不光要照顧好水稻,也要照顧好魚類,兩者得兼,才是稻田養魚的精髓之處。

希望上面的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有什麼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交流,我會持續解答農村的相關問題,請大家多多關注和支持。


生活巷


按我們小縣城來說,本地銷售還行,但本地容易飽和。量大了銷遠方賣不掉,因為別人不相信,不怪別人不相信,一旦銷量大了魚販子就會用飼養魚冒充稻田魚,利益驅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