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歷經四個月,漲了又漲的學區房,終於到手了!

一直以來,每當我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情,總有記錄過程的習慣。

總結教訓也好,感懷悲秋也罷,總有所得。在購房這個過程中,家長幫APP給我的信息良多,特發於此。一家之言,其中經驗教訓,希望能給後來人以參考借鑑。

其實想買學區房的念頭從小朋友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了,但那時候家庭條件不允許(已有一套且還貸款中),只能放棄。轉眼小傢伙上了三年級,貸款也已清零,於是從18年三月開始正式看房之旅。我們事先做了功課,知道南京好中學以剛剛轉公的樹人為首,然後就是匯文29等強校。

1.於是第一站就從佳和園開始了

聯繫中介,進入園區,一股濃濃的拆遷安置房既視感撲面而來。電梯環境很差,公共區域一副隨意塗抹的樣子。我看了下房子的結構和格局,比較失望:房間小,不通風,暗廳暗衛,房主老大爺還供了個菩薩在裡面……出來後中介跟我說:這是這邊最便宜的學區房了,300w。我心想,這不會是忽悠我吧。走,再多跑幾家。

歷經四個月,漲了又漲的學區房,終於到手了!

2 .第二站,樹人學區。

七拐八繞到了迎江園,還沒進小區,門口的陣勢就震撼了我:各種中介一字排開,手裡拿著宣傳材料,看著我就像看到了獵物的狼.......在看了幾家房型後,我覺得房子結構比佳和園好一點,但說是兩室一廳的房子,其實就是長條筒子樓南北隔堵牆罷了,而且靠近高架和長江,地理位置並不好,價格基本都在330w左右,房屋質量一般,房主素質一般。但在這裡,我第一次遇到了心水的房子。那是個單室套,廚衛都是新的,房子九五年,不臨高架,中層。房東是教育界人士,當初也是買房上中學,有共同語言,聊的還挺開心。於是友好告別,回家討論首付和購買方式。

一週後,我帶著砍價的小心思來到了迎江園,剛見面,中介很為難的告訴我,這周看他家房的人太多,房主漲了十萬。當時一口老血就噴了出來,憤懣之下直接不找房主,隨便看了幾家就打道回府。回家後挨個房產app下個遍,自己淘房子。在中介的app上,我看著迎江園驚人的換手率陷入沉思,直覺告訴我,這是個將自身所有價值綁定在學校身上的區域,價值體系較為脆弱,換個區域淘吧。

3.第三站,我來到了漢中門區域,開始考察29中周邊。

由北向南,場門口是第一站。這個小區給我的感受並不好,私拉亂建一樣不少,小區封閉性極差。房主素質還不如迎江園。在這裡,我第一次見到了進門就是廚房的結構,也見識了一個大門裡住兩家的房型。但我要細說的不是這些,而是一戶老人剛走的房子。我是個無神論者,當中介說有個房子才255w的時候,我毫不猶豫的說去看看。進屋後,我後悔了。房子很大,結構很規整,但一種說不出的感受縈繞著我,陰冷,甚至讓我起了雞皮疙瘩。於是我果斷出門,並告訴中介,這種房子以後不要帶我看了,再便宜也不買。當天晚上,我做了噩夢。

到這個階段,產生看房疲憊感已不可避免。我所有周末時間都耗在了跑房上,當中介再拉著看房時,我心裡是拒絕的,一度想直接買迎江園那套算了。但已經開始,就不能輕易結束。經過一段時間自我調整,我開始看漢中門+秦淮河附近的房子。這邊的房子基本都是獨棟,沒有小區可言,但政府正在出新,外部觀感還不錯。在這裡,我看到了第二套入眼的房子。漢中門外大街107的頂層,兩房,裝修尚可,結構除了暗衛和頂樓沒啥大缺點,價格330w。考察後,開始聯繫房主進行進一步溝通。

過了三天,房主來了。是個搞擔保貸款的。坐下來,跳漲20w。我氣得笑了,你不真心賣,就掛著玩。玩就玩吧,不要浪費我的寶貴時間!既然這個區域已經沒有合適的房子,那麼,轉戰建鄴新城吧。

4.新城的學區房很奇葩

外面看著高大上,進去才發現,原來都是大面積的單室套。還是偏商業的單室套。走在樓梯過道,就像走在公司裡。看的幾戶也是之前租給商戶的,這種也能當學區房?另一種是整棟樓租給了兩個公司做酒店管理,智能電梯,裝修典型酒店風。但,這種不是住家啊!我反正是不敢買。這裡還要吐槽建鄴的中介,反覆電話催看房,我表示沒有看中房子後,開始疑心我是別的中介套房源,換了電話來試探我,你們這樣做很low好不好?自以為是,先是報個假低價騙我要成交了,見我不為所動後,自以為是,直接開罵,我也是醉了,直接差評屏蔽。

5.時間過了一個月,原來的預算已經撐不住了

我開始調整,資金計劃突破到350w。於是又回到秦淮河畔看房子。在這期間我發現這個區域的中介競爭極為激烈,經常是有人蹲在樓道口,我們看完房子後,其它中介順上去敲門,也是厲害。在一番折騰後,第三套我看中的房子出現了。是一個小兩居,廚衛裝修過,房主老太太知書達禮。但,她兒子讓我知道為啥這房子掛了這麼久:他要求全款。對不起,再見。臨走時,老太太說二樓她親戚也在賣,於是我見到了看房以來最心儀的房子,小兩居,雙南,正對秦淮河,裝修nice,只要300w。我與房主聊了一個多小時,房主最後跟我說,有人出了280w首付買。得,競爭不過,忍住告訴她賣便宜了的衝動,揮手告別。第二天,中介告訴我這房子沒了。

中介看出了我的沮喪,向我建議往清涼山東邊找找。於是我又看了南陰陽營。太破了,破的我無法接受,雖然面積大,又便宜,但是平層頂樓,樓內牆皮斑駁,極像恐怖片的老宅。最終我還是拒絕了。轉頭又看了虎踞關清涼山腳下的一個大兩房,優點是便宜,缺點也很明顯,靠山,分戶,再見。再看了萍聚村,也是個分戶,不考慮。遂打道回府。

6.終於落地

一個週五的晚上,還下著雨。中介打電話問我說有個剛出的房要不要看。我問了小區,地理位置很好,剛好在小學中學單位的交匯點,平時出房很少。當即決定趕過去看看。一進門,房主是老夫妻倆,言談得體,房子介紹也合理,雖然是老式裝修,但看的出結實耐用,價格也合適,得,就它了。屋外轉悠了一下,黑乎乎看不清楚,再直接上樓表達意向。房主很驚訝,猶豫後還是點頭去了中介門店。一番折騰後,在當天晚上十一點,完成了購房三方協議,老人家都困的快睡著了,我心底長舒一口氣,這房子從掛出來到賣給我,只有四個小時,看了四波人。不管對錯,至此,購房步驟中的第一隻靴子,落地了

簽了合同,下面就是籌錢了。剛好南京新出了公積金五十萬的政策,往上面湊吧。七姑八大姨一番折騰,首付搞定了,開始找銀行辦貸款。中介跟我說從他們那走要買保險,心想不給他們掙這個二茬錢,直接銀行內部找人去。事實證明,我這麼做差點涼涼,專業的事情還是要找專業的人辦,人家保險費不是白收的。

找人直接聯繫到工商銀行的貸款專員,他看了我的材料搖搖頭,說房齡太老了,85年,除了拉力琅的房子很難批。儘管如此,我還是聯繫了房主簽了材料,開始走流程。過了兩天,貸款專員打電話告訴我,我買的價格太高,連評估公司都拒絕給房子評估價,於是有點慌。此外從內部渠道瞭解到,今年工商對房貸審核超嚴,我這種情況過不了內審。還能怎麼辦,趕緊找其它銀行吧。於是銀行方面的資源被翻了個遍,問了一圈,只有兩家小銀行在政策上可以搞,還都有限制。得,趕緊回頭走中介那條路吧。老老實實交了保險錢,和賣家以及銀行再籤一次三方協議,籤的時候賣家問,這貸款能下來麼?我笑著說我也不知道,心裡虛的一米。那段時間睡覺都很淺,老擔心貸款失敗,買個房子買到失眠,也是難受。

提心吊膽半個月後,好消息來敲門。銀行通知貸款已批准,可以辦過戶了。開心之餘立刻約了房主,直奔華僑路。風險最大的地方已經闖過去,下面就是按部就班的走流程。

在過戶的當天,我跟老太太商量能不能讓我們先遷戶口,她也很爽快的答應了。於是,在拿到房產證的第三天,我們的戶口就遷了進去。再過一個月,老人家電話我說房款已到賬,於是走尾款流程,很愉快的

完成了所有手續,與房主親切話別。至此,購房的第二隻靴子,落地了。

7.累也欣慰

回顧這四個月的折騰,所幸結果與預期目標沒有偏差太遠,求仁得仁。雖然價格有點超預期,金錢上會有損失,但小傢伙的成長可不等你。總體來說,還是開心和欣慰的

歷經四個月,漲了又漲的學區房,終於到手了!

最後,以一段對話結束全文吧。

“爸爸,我想到學校附近住。”

“為什麼呢,家裡住的不好麼?”

“四年級要衝外了,我想節省時間。”

“現在開車過去也不會遲到呀。”

“我們班的xxx就住學校邊上,他七點二十才起床!”

“那,你能接受住在一個破房子裡,可能還有老鼠喲!”

“我不怕!老師說,梅花香自苦寒來,我要努力學習,考上南外。”

“爸爸給你找找吧。住過去可不準哭鼻子。”

“好(✪▽✪)”

對於這位家長的購房經歷,幫友們也都給予了自己的評論——

@環山路

樓主是買保底吧,能四升五或者五升六去仙外要好多了!

@dfytty

希望孩子以後的成績能對得起你現在的折騰

@幫友

學區房其實沒花錢買,借用一下,進了學校就可以處理掉,說不定還能賺個差價。

@我愛小禾

和我去年差不多,看了好幾個月,你這幾個區域我也都撒網若干遍,還多了個科利華。感同身受!

@jccj007

想起我家去年上半年買房那會兒,真是幾乎把拉小力小所有在掛的房子一個不少的都掃了個遍,芳小、琅小和匯文的也各自看了幾家。用了幾乎三四個月所有的雙休日和部分工作日的晚上。從此對南京的學區劃分門兒清。自己還打印了一幅大地圖掛在家裡,在上面標明學區各小區和拉力琅芳、匯文、銀城、漢江路、鳳凰花園城幾所小學的位置。都不容易啊。

@蜜桃多0806

看見樓主購房過程,想到我2013年買學區房之路。

我當時在拉小、銀城和匯文學區中選擇,第一天我先看了拉小的5套房子,等老公下班後帶他一起去再次看,老公看了1套就說放棄吧,環境實在吃不消,於是放棄了拉小,轉戰銀城和匯文的學區,運氣不錯,隨後看到滿意的房子,立刻定了。從看房到買入一起2周時間。現在回想,虧好早下手了。

一套學區房,讓多少人又愛又恨。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家長們也都傾囊而出,學區房,補課......我們都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三字經》裡說,“昔孟母,擇鄰處”。說明其實住在哪裡,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還是有一定影響。

但是,學區房不是萬能的。買了學區房,進了好學校,師從好老師並不能意味著孩子就進了保險櫃,再好的學校,再牛的老師,也是不是流水線,不可能按照一個模子教育出一樣的學生。

所以對於學區房的態度,我們應該更加理性:

1、是否購買學區房,購買怎麼樣的學區房,要根據實際情況量力而行。

2、重視家庭教育對於子女的作用。

祝願那些奔波在學區房道路上的帥爸爸和靚媽媽們都能買到稱心如意的學區房!

歷經四個月,漲了又漲的學區房,終於到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