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比烤鴨還火的“爐肉”,只有70歲以上的老人才吃過!

要是問起北京老爺子最懷念的肉食記憶,一定非“爐肉”莫屬。

二分皮三分瘦五分肥膘,走完油後的爐肉是老人最溫軟的回憶!

比烤鴨還火的“爐肉”,只有70歲以上的老人才吃過!

爐肉,又稱烤方、掛爐肉、響皮肉,老北京傳統名菜,是久已絕跡的美味!

不用說60歲以下的北京居民沒見過,就是70歲以下的人,恐怕也有很多人沒見過,更別說吃過。

比烤鴨還火的“爐肉”,只有70歲以上的老人才吃過!

以前的北京城,有一種內設烤爐、專營熟肉的爐鋪,聞名中外的烤鴨就是從爐鋪中走向世界的。而爐肉,卻隨著爐鋪一同消失。

“這爐肉到底是什麼,能比烤鴨還好吃?”


貴族平民皆愛吃

《京城舊俗》中“北京的肉鋪”一節,在旗人們還在悠哉遊哉吃皇糧,當吾皇萬歲都不知道黃油火腿為何物時。

山東人出售醬肚、香腸、燻雞、醬肘子、丸子、爐肉的“盒子鋪”,就是老北京王公貴族的最愛!

比烤鴨還火的“爐肉”,只有70歲以上的老人才吃過!

富裕的旗人,甚至王爺,都會叫一盒盛著各式熟肉絲的精緻盒子捲餅吃。

而衚衕裡囊中羞澀的平民,則用“抄子紙”包一包切碎的下腳料帶走,模樣是寒磣了點兒,但味道,卻是一樣的。

比烤鴨還火的“爐肉”,只有70歲以上的老人才吃過!

爐肉從遍及老北京各處的爐鋪裡誕生,和烤鴨、燒小豬並稱為“爐鋪三烤”

乾隆年間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記勝》中甚至記有“南爐鴨、燒小豬、掛爐肉”一說,可謂三足鼎立。

比烤鴨還火的“爐肉”,只有70歲以上的老人才吃過!

然而風水輪流轉,20世紀三四十年代,烤鴨受到官吏洋人青睞,一步登天,最終走出爐鋪,披上龍袍登堂入室,成為響噹噹的國菜。

出身相同的烤小豬和爐肉卻消聲匿跡,沉沒在歷史的長河裡。


老北京人的極品下酒菜

老北京的爐肉,選肥瘦和肉層適合的整塊豬五花肉

醃好的皮薄肉嫩的優質五花,差不多18釐米寬、30釐米長、5釐米厚的一整塊。

比烤鴨還火的“爐肉”,只有70歲以上的老人才吃過!

像烤鴨一樣,掛在鉤子上,送入烤爐內掛起,用果木燻烤。先烤皮,直至外皮烤出均勻的金色泡泡,再烤裡子。

每次烤制,需要至少三四個小時!

比烤鴨還火的“爐肉”,只有70歲以上的老人才吃過!

經過一段時間的烤制,肉皮這面被烤製得焦黃香脆,而肉的部分則酥軟鮮嫩,此時,爐肉就算烤好了。

烤熟的爐肉,肉皮表面微黃焦脆,肉的部分肥而不膩、瘦而耐嚼,柔軟而鮮嫩。

比烤鴨還火的“爐肉”,只有70歲以上的老人才吃過!

切時,將烤好的肉放於案上,肉皮朝下肉朝上,一下刀便感清脆有聲。

切成的薄片便可直接吃,過去老北京人用還微溫的爐肉下酒,那真是別有風味兒,真能喝他個一醉方休。


寒冬臘月打牙祭

爐肉的吃法很多,除了直接吃,亦可熬湯。

只用白水煮,將一鍋清水熬成白湯,再用此湯熬白菜熬冬瓜,味道真是沒得說,比白煮鮮肉的湯更加鮮美!

比烤鴨還火的“爐肉”,只有70歲以上的老人才吃過!

爐肉的皮經過先炸再烤煮過以後口感很特別,軟爛但不糟,還有點咯吱咯吱地感覺。

說到爐肉熬白菜,就不能不提爐肉丸子。

比烤鴨還火的“爐肉”,只有70歲以上的老人才吃過!

切爐肉的時候,往往會掉下很多肉渣,將爐肉渣用澱粉糊和好,再下鍋油炸,出來的就是爐肉丸子。

那時爐鋪裡的爐肉丸子因為價格低廉,深受普通人家喜愛。由於爐肉丸子香氣誘人,家長讓孩子去買則難免在路上被“偷吃”。

比烤鴨還火的“爐肉”,只有70歲以上的老人才吃過!

“偷食的孩子很聰明”

他們不會把丸子整個吃掉,而是視丸子表面的疙瘩的大小和隱匿程度下口,所以由孩子買回的丸子,一般都是“傷痕累累”

好在家長也恨不得以嚐嚐味道為藉口先“解解饞”

所以自然也就不追究孩子的過失了。

比烤鴨還火的“爐肉”,只有70歲以上的老人才吃過!

有時候,老北京人還會蒸著吃。

老北京有一種黃芽菜,與大白菜外形類似,但葉子是黃色的,不論炒食、蒸食或做湯菜均具獨特的風味。

下面鋪一層黃芽菜,上面鋪一層切成薄片的爐肉,清蒸,

然後拿蒸出的湯加調料勾芡澆在菜上,就ok了。

比烤鴨還火的“爐肉”,只有70歲以上的老人才吃過!

“老北京的年夜飯,爐肉也是重頭戲”

一道什錦砂鍋海參、玉蘭片、蹄筋、爐肉、白煮肉、丸子、香菇、青菜、粉條等其他自己喜歡的菜,用高湯燉。

輕盈漂盪的手打丸子、葉展舒展的白菜,就和爐肉一起,飄蕩在濃的化不開的金黃色湯汁之上。

比烤鴨還火的“爐肉”,只有70歲以上的老人才吃過!

嘗一口,纏綿廝磨,齒頰生津,滿口溢香!

和某些號稱宮廷御膳,用直徑5釐米金黃色小碗送上的“皇家特製一品湯”,口感真心沒什麼兩樣,搭配雪白的米飯,吃上三碗也不夠!


70歲老北京人的回憶

隨著清帝退位,旗人們沒了鐵桿莊稼,又沒有一技之長,導致靠著旗人做買賣的爐鋪日子也就不好過了。

後來由於日本侵略軍的瘋狂掠奪,各種物資緊缺,很多有名的爐鋪也撐不下去了。解放初期,爐肉、爐肉丸子也在市面上絕跡了。

比烤鴨還火的“爐肉”,只有70歲以上的老人才吃過!

問起上了年紀的老北京人,他們還是愛吃肉,而且能吃肥肉、嘴特別饞,全都是因為爐肉!

一鍋爐肉熬白菜,旁邊戳一瓶最便宜的白酒,咂摸出的味道可能是年輕人永遠不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