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富源:實踐運用“四種形態” 處理黨員幹部92人

今年以來,富源縣紀委將抓早抓小、治病救人理念貫穿於黨員幹部監督管理日常,綜合運用談話函詢、問責及黨紀政務處分等手段,處理黨員幹部92人,讓“四種形態”精準發力,層層釋放教育挽救功效。

強化教育護“森林”。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培訓班中安排學習《監察法》《黨紀處分條例》等內容,教育引導縣、鄉、村三級黨員幹部自覺增強紀法意識,堅定拒腐防變信念。在全縣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暨“微型黨課大家講”活動,激發廣大黨員幹部的身份意識和責任意識,營造講廉潔、比擔當的幹事創業氛圍。

咬耳扯袖正“歪樹”。著力將監督關口前移,在運用第一種形態上下功夫,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對黨員幹部思想上的不良傾向、工作生活中出現的違紀苗頭或輕微錯誤,做到早提醒、早糾正,早發現、早治療,將嚴管與厚愛融入日常,力爭把廉政風險化解在萌芽狀態,防止“小毛病拖成大問題”。

對症下藥治“病樹”。聚焦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脫貧攻堅、掃黑除惡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緊盯幹部履職、政策落實、資金管理使用等事項,持續發揮政治巡察、專項紀律檢查的利劍作用,加大對貪汙挪用、截留私分、剋扣強佔等腐敗和作風問題的整治力度,以嚴明的紀律規矩維護好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嚴肅執紀拔“爛樹”。緊盯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問題,嚴肅執紀,堅決清除不收斂、不收手、頂風違紀的“少數”,警醒“大多數”,帶動黨的“六項紀律”全面立起來、嚴起來。以監察體制改革為契機,加速執紀執法業務融合,變“紀在法前”為“紀法同行”,一盤棋協同推進正風肅紀反腐,努力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截至目前,富源縣紀委共處置問題線索59件,談話函詢28人,問責黨員幹部42人,立案查處19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2人,移送審查起訴2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