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我愛發明|食神的祕密武器

我愛發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香味濃郁的豆筋,熱氣騰騰的莜麵魚魚,肉質肥美的豬蹄,酸甜可口的山楂片……這美味的食物各個地方都有,可是製作它們的過程卻繁瑣費力。想要成為食神,光有食材和廚藝可不夠,還得有這些“秘密武器”來幫忙。

1

豆 筋

豆筋是重慶的一種著名小吃,通常以黃豆磨成的豆漿作為原料,再通過巧妙的降溫處理進行提取,剛剛提取出來的豆筋色澤黃白,油光透亮,具有濃郁的豆香味兒。

豆筋因其自身極高的營養配比和獨特的口感,而被廣泛用於大眾飲食之中。

我愛發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我愛發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豆筋卷棒機

提取豆筋主要是利用豆漿自身的溫度變化。首先,要將磨好的黃豆漿放到大鍋裡進行加熱,當豆漿煮沸時,表面就會因其自身與附近環境的溫度差,而結成一層薄膜。然後豆筋師傅會用一根棒狀的金屬釺巧妙的將豆筋膜給卷出來。卷好的豆筋經過逐步的靜置,乾燥,沒過多久就會變得色澤黃白,油光透亮。

人工卷豆筋不僅效率有限,而且長期近距離的接觸蒸汽,冷熱的溫差還會影響工人們的身體,時間長了極易患風溼病。

我愛發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魏奎富是重慶人,雖然這裡的豆筋風靡全國,但是其加工提取的方法主要還是依靠傳統人工,而且勞動強度很大,效率卻並不高。

2012年6月的一天,在外經商的魏奎富回家探親,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豆筋的生產加工,也知道了製作豆筋的辛苦。當時他就想研製一臺機器替代人工,從而緩解工人的辛苦。

想到就幹,從事機械加工生意多年的魏奎富,對於機器的研發可以說是成竹在胸。接下來的日子裡,他仔細研究豆漿的結膜原理,並通過觀察人工卷豆筋的過程,掌握了幾個關鍵性的動作,然後融合自己豐富的機械加工經驗,將溫控,上籤,提籤,卷棒等動作用機械代替並結合在一起。沒過多久,一臺專門卷豆筋的機器就誕生了。

豆筋卷棒機的鍋體結構採用了類似於船體的異型鍋;加熱裝置採用了鍋底的異型氣壓包。異型氣壓包兩邊呈高低分佈,蒸汽從高氣壓端進入,低氣壓端排出,加上電風扇的吹動,整個加熱過程會使鍋體兩端產生10度的溫度差,以達到豆漿快速成皮的要求。

我愛發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究竟機器能不能達到魏奎富所設計的效果呢?我們準備進行一場人機大戰。由16名專業的卷豆筋師傅比拼魏奎富的8臺機器,而魏奎富的8臺機器只用兩個人操作。經過一個小時的激烈人機大戰,魏奎富的豆筋卷棒機展現出非凡的實力,無論是加工效率還是加工質量,相比人工都有著較大的優勢,輕鬆贏得比賽勝利。

2

莜麵魚魚

莜麵魚魚是一種用莜麵粉做成的特色美食,是山西、內蒙古等地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它外形細長,就像一條條可愛靈動的小魚,當地人為它取了莜麵魚魚這個生動的名字。莜麵魚魚的原材料莜麥,是燕麥的一種,營養豐富,吃法頗多,深受大家的喜愛。因此,在當地,莜麵飯館開滿了大街小巷,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我愛發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我愛發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莜麵魚魚機

那麼莜麵魚魚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做莜麵魚魚要先用開水將莜麵反覆揉搓,做成麵糰後再用手掌搓成細條。搓魚魚對技巧的要求較高,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角度並施以適當的力度才行。如果掌握不好力度的話,搓出來的魚魚就會粗細不均。

劉玉龍是烏蘭察布豐鎮發電廠的一名工程師,他是土生土長的內蒙古人,從小就對莜麵魚魚情有獨鍾。特別是工作以後住在廠裡,時而會想念遠方的家鄉,想念母親手裡熱騰騰的莜麵魚魚。於是,他決定發明一個能夠仿手工做出莜麵魚魚的機器,力求做出來的魚魚原汁原味,既能夠讓母親減輕勞力,又能夠一解自己的思鄉之情。

帶著這樣的想法,劉玉龍模仿母親手搓魚魚的動作,經過反覆嘗試和研究,最終做出了一臺仿手工的莜麵魚魚機。

劉玉龍發明的莜麵魚魚機由一個電動機帶動兩個變速箱來控制一組滾筒和搓板進行相對運動。使用時,需人工將莜麵搓成粗條劑子,放至機器入口。劑子通過滾筒和搓板的相對運動後被搓成粗細均勻的細條魚魚。

我愛發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那麼這臺機器效果究竟如何呢?

機器測試成功後,劉玉龍打算與人工進行一次比賽。於是,他找到了當地一家莜麵主題的酒店,與這裡的師傅們一較高下。

這是一家以做莜麵為主題的酒店,店裡的師傅們均是有多年經驗的莜麵高手,可謂是臥虎藏龍,想打敗這裡的師傅可不容易。

一番精心準備後,這場人機大戰就要開始了。這次人工隊派出5位熟練工迎戰,5位大姐均是莜麵高手,搓起魚魚來遊刃有餘,全部左右開弓,速度快得讓人眼花繚亂。也就是幾秒鐘的工夫,均勻細長的莜麵魚魚就在她們的手掌下出現了,像一條條小魚,隨著手的動作,向前靈活地遊動著。

而機器隊這邊也毫不遜色,20根粗莜麵在機器上不斷地運動著,機器下方的支架上也掛滿了搓好的莜麵魚魚。

這場比賽,大家各有所長。不過,在比賽快要進行到一半時人工隊顯出了一些疲憊,有的師傅甚至開始單手工作。而劉玉龍卻始終淡定如初,一直保持著原有的速度。

我愛發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經過酒店客人試吃,他們普遍認為機器搓出的魚魚,粗細更為勻稱,並且也更勁道,甚至比人工搓出的在口感上更勝一籌。

成功後的劉玉龍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比賽一結束,他便與妻子將機器帶回了老家。年邁的父母看著兒子發明的機器,樂得合不攏嘴。從今以後,老母親便可以用機器搓莜麵,再也不用那麼辛苦了,劉玉龍的夢想,到此,終於徹底實現了。

3

豬 蹄

豬蹄是口碑很好的食材之一,通常採用燜煮的方式,做成紅燒口味或煲湯。豬蹄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質,脂肪含量也比肥肉低。它能增強皮膚彈性和韌性,對延緩衰老和促進兒童生長髮育都具有特殊意義。所以,人們把豬蹄稱為“美容食品” 和“健康佳餚”。

我愛發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去除豬蹄殼的設備

但是由於豬蹄本身的食材特點,需要特別的加工,去掉蹄殼就是加工的第一步。但蹄殼和豬蹄緊密相連,想要去掉蹄殼可並不容易。

通常的去除蹄殼的設備就是在普通的鉗子下面加上一個鐵製的底座,這樣在給豬蹄剝甲的時候,用上全身力氣,減輕手部的負擔。師傅用腳踩住底座,右手抓住豬蹄,左手握住鉗子把兒,用力往下壓,同時轉動豬蹄,蹄殼就拽下來了。雖然有工具幫忙,過程也十分費勁,一個小時一位師傅差不多隻能完成160只蹄子的剝甲工作。而對於剝甲來說,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是需要趁著豬剛剛宰殺完時進行。因為這時的豬蹄肉質相對鬆軟,容易剝甲,一旦肉質僵硬,再剝甲就困難了。這就使得師傅們工作起來要馬不停蹄,跟時間比賽。

李孟珠今年56歲,他在山西運城開了一個小型液壓設備廠,銷售和維修液壓設備。一輩子跟機械打交道,讓他累積了豐富的機械經驗。他的生活跟豬蹄卻沒有多少交集,但是一個偶然的機會,附近菜市場做生意的肉販梁師傅找到他,想讓他幫助研製一種給豬蹄剝甲的工具。

李孟珠經過研究,設計出一臺機器。這臺機器主要用來加工的部分是兩個滾輪,在電機的驅動下,上下兩個滾輪能夠相向轉動,就像我們平時見到的自動擦鞋機一樣,如果把錐形的豬蹄放在滾輪之間,蹄殼就會被夾掉。

我愛發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4

山 楂

山楂是一種我們經常食用的水果,它不但味道酸甜可口,而且具有活血化淤、降壓降脂、增強身體免疫力的功效。

我愛發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山楂切片去核機

但山楂不易保存,整果容易變質,所以通常需要切片晾曬。

天津市薊縣地處山區,一直以來就是山楂的主要種植區。每年山楂收穫後,村民們就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節,因為要抓緊時間將山楂切片晾曬。

那麼山楂片是怎麼製作的呢? 其實說來也簡單,切山楂片首先要去掉一頭一尾,然後切成均勻的薄片,最後把中間的核摳掉。這件工作看起來並不複雜,但是在農忙季節,農民們每天要將這一簡單的動作重複上十幾個小時,當放下剪刀時身體的酸楚和勞累可想而知。

我愛發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段亞宗是當地一位山楂種植戶,他對切山楂的辛苦深有體會,於是他研製出一臺山楂切片去核機。

這台山楂切片機 ,通過電機帶動輪盤進行旋轉,山楂在經過第一組刀片時,被切掉頭尾部分;在經過第二組刀片時,被切割成三片;最後再通過捅核裝置的時候,把核擠掉,這樣就完成了山楂的切片去核。

完成機器的生產設計後,段亞宗對機器進行測試,結果機器屢屢被畸形果卡住,為此他對設備進行了改進。

我愛發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改進後的山楂切片機,加入了一個彈簧裝置,畸形果在通過的時候彈簧會自動打開,讓畸形果通過機器,進入廢物出口,這樣就不會造成輪盤的卡死,機器被畸形果卡住的問題就解決了。除了解決畸形果的問題,段師傅還製作了一臺超級山楂切片機,它將四臺機器整合在一起,可以四人同時操作,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我愛發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擁有了超級山楂切片機這個秘密武器,段師傅打算跟人工比試一下。這一次的比賽場地選在一座大型山楂加工廠,人工隊這次派出16位精兵強將,而機器隊只派出一臺機器和四位工作人員。

經過40分鐘的比拼,機器隊已經切完了自己手中的八箱山楂,而人工隊每人還餘有接近半框的數量,因此機器隊可以說大獲全勝。

我愛發明

5集《鐵甲食神》系列

播出時間:5月29日—6月2日

18:58

監製/閆東 主編/劉銘 黃麗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