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蟈蟈的“親戚”知多少」盤點螽斯科的那些鳴蟲

螽斯科是一個大家族,其中的代表非蟈蟈莫屬。但除了蟈蟈以外,螽斯科還有哪些鳴蟲呢?讓我們一起看下。

莎螽屬直翅目螽斯科,它是體形較小的一種,其體長只有20毫米左右,全身大部分分為綠色,它的頭臉很象蟈蟈,呈長圓形。頭部和前肢邊沿有褐色的條紋,口器(包括牙)都為紅色。

此蟲前翅較長,超過全身長度,伸蓋在腹部的上面,一眼望去,只看見其長長的翅翼,能作短距離飛翔。後肢特別發達,其長度又超過前翅,既長又粗壯有力,跳躍起來又高又遠。

由於這種鳴蟲喜歡棲息在莎草或茅草等乾燥的綠草叢中,所以被名為”莎螽“,因為它的頭臉部和蟈蟈相似,因而有些地區又把它叫作”小蟈蟈“。

藪螽的外表形狀很象蝗蟲,但蝗蟲背部平直,而藪螽的背部稍向上拱起;蝗蟲的眼睛較為高位,幾乎高達頭頂,而藪螽的眼睛比較低位。其他各部分如觸鬚的長短、2對前肢和1對強壯的後肢以及發達而長長的前翅和後翅等,都與蝗蟲相似。

藪螽由於後肢比較強壯發達,故很善於跳躍。藪螽的鳴叫聲為“吱、吱”,聲音比較細雅,並不十分洪亮,但較有韻味。其與眾不同的是:當發出吱聲之後,要停隔2~3秒鐘,再叫出第2個“吱”聲,音律獨特,耐人尋味。

它的鳴叫有個規律,即晴天多鳴,雨天少鳴或不鳴,天氣越熱它叫得越頻繁,且密度加大,兩聲吱之間的間隔也越小。藪螽的鳴聲雖單調,但較文雅,不象有些鳴蟲叫聲那麼嘈雜刺耳煩人,所以玩賞鳴蟲者對它仍較喜愛,樂於飼養。




「蟈蟈的“親戚”知多少」盤點螽斯科的那些鳴蟲

吱拉子又名夏哥、夏叫、茲拉子、花叫、長翅蟈蟈、長翅叫哥哥、叫驢、老叫驢等, 因其鳴叫聲為“吱拉、吱拉”而得吱拉子之名;因其前翅較長,超過腹端而稱之為長翅蟈蟈。此鳴蟲身長5釐米左右,頭臉和身體形狀很象蟈蟈。它不僅前翅超過腹部,後翅也很發達,腹部比蟈蟈瘦細,其體色為綠色夾雜著褐色,前翅有的綠色,有的褐色,青色或紫色。

「蟈蟈的“親戚”知多少」盤點螽斯科的那些鳴蟲

蟈蟈又稱鳴螽、叫哥哥、叫蚰子,古人稱”聒聒”或“蛞蛞”,是螽斯類鳴蟲中最著名的鳴蟲。它全體長35~50毫米,全身呈綠色,觸角細而長,身體粗壯。前胸特別大,腹部也較膨大,翅膀較短,僅能遮蓋腹部的一半,後足比前、中足長。此昆蟲頭大,顎齒堅硬強勁,有60毫米長的觸角,色黃褐。其卵管長而大,像劍的形狀,在土中產卵。

蟈蟈的體色除綠色者外,可因生活環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黑褐色的被稱為“綠哥”、“翠哥”或“三青蟈蟈”;黃色的被稱為“米造白”或“草白蟈蟈”。由於其眼睛的顏色有所不同,又可按其眼睛的顏色分為“綠眼”、“黑眼”“紅眼”。有經驗的玩賞者認為“黃不如綠,綠不如黑”,更有“綠不如黑,黑不如赤”的說法。其中“紅眼哥哥”被稱為是最佳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