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农村户口,城市打工的70后,别想着退休,这3个担子,个个都难挑

不管城市还是农村,这两年都流行“比惨”风,亲戚朋友们见面了,难免要比一比到底谁欠的外债多,谁的日子过得最紧巴巴,谁的压力最大,不过对于“比惨风”其实也有另外的一种解读,那就是越是“惨”的人,证明混的越好,因为只有城市买房的人才能欠下巨额贷款,买车烧不起油背后是家里首先要有辆车。当然了,这种“比惨”之风在农村和城市的年轻人当中比较流行,对于年近半百的70后来说,很多已经看淡了。尤其是早些年那些农村户口的70后,不用和任何人比惨,因为他们截止目前的经历都已经是现实版的很惨了,就拿现在来说吧,天气转凉了,但农村基本上家家都装了空调,再冷也冻不着,但在70后生活那个时代,这些东西还远远没有普及,冬天的时候农村人一般都用一些瓶子灌满热水的方式来取暖,很不方便。

农村户口,城市打工的70后,别想着退休,这3个担子,个个都难挑

再到后来,70后长大了,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赚钱了,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可能想拿着自己赚到的钱潇洒一下,但在长辈们的安排之下,很多匆匆的相亲见面,娶下了媳妇儿,从此需要养家糊口。从那时候起,很多70后又寄希望于能从打工这条路上找到突破口,早点实现财务自由,然后就能富贵还乡,但难料的是打工之路一走就是半生,于是乎一些70后到了现在又产生了一种回农村老家生活的想法,越是到了五十来岁的年纪,这种想法可能就越是强烈,但实际情况是:农村户口,城市打工的70后,别想着退休,这3个担子,个个都难挑。

农村户口,城市打工的70后,别想着退休,这3个担子,个个都难挑

第1个担子:钱不够花,手里总紧巴巴

有不少人说现在农村的90后很“没良心”,不知道心疼父母,虽然这样说有失偏颇,但是在很多农村家庭当中,确实存在,而导致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当中有重要的一点就是90后根本没感受到压力,也没感受到钱不够花,因为对他们来讲,自己挣,自己花,自己养活自己就成了,可70后不一样,尤其是农村户口的这些70后更不一样,越是人到中年,越是压力大。父母在农村靠家里的几亩薄田,勉强维持,子女要么大学在读,要么即将毕业,手里不可能有什么积蓄,紧接着还要面临子女买房结婚的问题。除此之外家里的方方面面,亲戚邻居还需要去维持,所以不少70后农民工可能已经感觉出来了,无论怎么努力,但钱总是不够花,手里一年四季都是紧巴巴的。

农村户口,城市打工的70后,别想着退休,这3个担子,个个都难挑

第2个担子:正在被淘汰,越来越不吃香

农村老话说“勤能致富”,说的是穷不可怕,只要是勤快,愿意干,早晚有富起来的时候,但让人恼火的是70后正在被用工市场淘汰,可能前些年的时候,工地上招人不用一些60后的农民工,个别的70后心里还在想“还好我年轻”,但岁月不饶人,谁都会有老的那天,有一些身体不太好的70后可能现在已经被淘汰,没人愿意用了,那再往后呢?越来越不吃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所以70后也别想着退休了,倒不如尽量的学学手艺,起码在自己目前所从事的行业从最基层的劳动者到相对来说有技术的岗位上转型吧,这样才不至于断了收入来源。

农村户口,城市打工的70后,别想着退休,这3个担子,个个都难挑

第3个担子:心理负担重,情感被压抑

曾经看到有人讨论说70后、80后、90后到底哪代人是负担最重,情感最压抑的一代,什么说法都有,但是我感觉心里负担最终,情感最压抑的还是70后。在工地上,被老板压抑,有时候为了能顺利拿到工资,能多赚钱,不得不忍气吞声,受老板的气。在赡养老人这事儿上,有些老人还不理解,甚至嫌弃自己的子女不中用,个别不明是非的老人明明身体还硬朗,却逼着子女要钱。在和子女的关系上,70后的观念也跟不上年轻人的那些新奇想法,跟子女坐一起,说不了几句对方就开始急眼,不愿意听了,有时候怕子女不愿意,还不敢多说。都说年近50不如狗,相信不少农村户口的70后已经感受到了。

农村户口,城市打工的70后,别想着退休,这3个担子,个个都难挑

不过话说回来,70后虽然现在担子重,但是在农村家庭当中又是很重要的角色,不少农村普通家庭就是从70后这辈人开始过上好日子的,所以从这点来说这些农村的70后是燃烧了自己,成就了整个家族。不过不管怎么说,70后要走的路还很长,现在五十岁左右的年纪也不算大,所以还是做好干到能退休的年纪在想退休的事儿吧。上边所说的三个担子,个个都很难挑。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分享,评论,让更多的农民都能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