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賣過豆腐做過搬運工,3萬起步成為造紙大王,他兩度加冕山東首富

文|叢樹

來源|魯商儒風


下轄有孔子故里曲阜和孟子故里鄒城,濟寧被稱為孔孟之鄉。

同時,這裡也出很牛的企業,如世界500強的兗礦集團,以及山東如意、華勤集團、太陽紙業等。同時,這裡也出富豪,這裡曾出過兩個山東首富,華勤的牛宜順和太陽紙業的李洪信。而且,這兩人都是從村辦企業起家。

今天就來說說李洪信。

李洪信屬於典型的草根逆襲,一個農村出身的窮小子,當過生產隊長,推車賣過豆腐,在火車站當過搬運工扛過大包,3萬元起家,如今成為造紙大王。

賣過豆腐做過搬運工,3萬起步成為造紙大王,他兩度加冕山東首富

1、3萬元起家

已經67歲的李洪信,1953年生人,出生地濟寧兗州的一個貧困農民家庭。父親身體不好,他一次在接受採訪時說:那時候也沒有學上,就在家裡做農村的一些農活,放羊,割草,拾糞,農村的活全都幹過。

對於創業之前的他,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說他幹過生產隊長,有的說他曾推車賣過豆腐,當過搬運工,後來貸款3萬元辦起一家作坊式村辦造紙廠,逐漸成為造紙大王。

根據2010年他一次接受採訪時的自述,他確實在兗州火車站幹了三四年的搬運工,從不到18歲幹到20多歲。那時,200斤的包他背起來還能健步如飛,一天干十幾個小時,曾經6個人用半個小時裝了30噸的車。後來到公社幹了3年的會計。

他從商是從被推薦到一家纖維板廠當廠長開始的。

不過,到了1982年,工廠不景氣,他就貸款3萬元,開始轉行做造紙。這一時間節點也被太陽紙業的官網作為太陽紙業的創建時間。

讓人奇怪的是,那時他根本不懂得造紙,為什麼會選擇造紙?

他用借來的3萬塊錢買來零件,自己組裝機器,再買來烘缸、網籠子等,然後從廢鐵堆裡挑各種廢鐵焊架子,這就是他最初的造紙廠。

前面說過,李洪信根本不會造紙,幹了大半年仍然生產不出紙來。他也是夠拼的,當時是冬天,漿料易凝固,一著急,他就穿著棉衣帶頭跳進漿池,用身體攪動漿料。半年多後,他們才終於生產出第一張紙。

賣過豆腐做過搬運工,3萬起步成為造紙大王,他兩度加冕山東首富

紙也是很初級的那種。用他的話說,只能農村人用來包點心,黑不溜秋的。然後他們騎著自行車,一令一令地賣。

有一次,他跑到上海去推銷紙。對方要來考察廠,但當時他還不確定能生產出來。和對方一起回到兗州後,他先把客戶安頓在賓館,接著跑回廠裡,帶著全廠的人搞了一晚上,終於出紙。第二天客戶一看,覺得不錯,就訂了50噸。

他們的第一個大訂單竟然是這麼來的。


2、挖人挖出寶

不懂造紙的李洪信,聰明之處在於,他知道自己不懂,那就請懂的人。

像當年很多鄉鎮企業自己沒有技術,去請退休技術人員或者到國有企業、高校、科研機構請“星期天工程師”一樣,李洪信先後請來了原魚臺造紙廠的退休工程師王謙洛,原民豐造紙廠退休廠長李士剛和設備副廠長王良德。後兩人,分別擔任過太陽紙業的總工程師和副總工程師。

這些專業技術人員的到來,一下解決了他們技術上的問題。

王謙洛的到來,讓他們生產出包裝紙,這是太陽紙業第一個吃飯的拳頭產品。

賣過豆腐做過搬運工,3萬起步成為造紙大王,他兩度加冕山東首富

但很快李洪信發現了另一種更有前景的產品——箱紙板。他立即把賣得還不錯的包裝紙主動淘汰掉,改而生產箱紙板。

李士剛和王良德的最大功勞,就是當時李洪信沒錢買進口設備,他們就用國產設備不可思議地生產出了白板紙。

之後,經過李士剛的推薦,李洪信又請來了一個造紙行家應廣東。

有了技術後,李洪信開始一路高歌猛進,不停併購、租賃、入股,以及與美國等國際造紙巨頭合作成立合資企業,很快成為造紙巨頭。特別是2006年與世界最大造紙公司美國國際紙業,讓他們進入到世界造紙的最高端領域。他的公司也經歷了從兗州縣城關公社造紙廠、兗州縣造紙廠、山東省兗州市造紙廠等,最後到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變更。

2006年,太陽紙業在深交的上市。


3、逆襲成富豪

成為“造紙大王”後,李洪信的目光已經不僅僅聚焦在紙上,而是投向紙的延伸產業,如進軍生物質新材料和快速消費品領域等。2013年,他們世界首創地從溶解漿水解液中提取出木糖產品,等等。

2019年,山東太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508億的營業收入,列2019山東百強企業第31位。此前,他們已躋身中國企業500強多年。

企業變大,尤其是上市後,李洪信經常出現在了各類富豪榜上。

2007年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發佈,李洪信在榜單上排第94位,成為山東首富。2010年,還是福布斯富豪榜,李洪信再度加冕山東首富。

在2019胡潤百富榜上,李洪信以100億元財富排398位。

賣過豆腐做過搬運工,3萬起步成為造紙大王,他兩度加冕山東首富

2018年,李洪信還獲得安永企業家獎。對於企業家來說,這是一個相當有分量的獎項。安永企業家獎是一項享譽全球的企業家獎項。福耀集團曹德旺等中國企業曾獲得該獎,並親自去領獎。

據說,身家數以百億計的李洪信,如今生活仍相當儉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