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學了那麼多免費網課,為什麼還是什麼都不會?

持續的疫情之下,除了開工延期,最讓人頭疼的就是教育了。

從幼兒園到大學的開學季更是變得艱難甚至看起來遙遙無期。與此形成鮮明對比且隨之而生的網課則成為2020年開年最具創新精神和開拓意義的大事件。

你學了那麼多免費網課,為什麼還是什麼都不會?

那些因為網課直播翻車的老師、直播網站及各類辦公軟件更是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多的關注和差評,也逼瘋了國內伴讀的父母們。

當然,在疫情的嚴峻現實面前,眾多打著免費旗號的網課的確是吸引了流量和眼球。

任何事物,一旦被冠上“免費”的噱頭,尤其是教育,就會迅速形成一種蝶變。

全國各地學校的免費網課直播成為無法出門的學生在硬性要求下的必要選擇實屬無奈,可是,那些各大培訓機構乘勢宣傳的免費網課也成了這個疫情期間最火爆的“生意”。

為什麼稱之為“生意”呢?

因為,培訓機構畢竟屬於企業屬性,他們躺不贏公辦學校,只有賺錢才能生存,而如今的疫情形勢下,全部開通網課也屬被逼無奈,於是,在眾多培訓機構打著免費名義的網課轟炸中,很多家長蜂擁而至,紛紛開啟了宅家學習免費網課的熱潮。

【一】

又是免費!聽起來多麼動聽和暖心的善舉啊。

可是,很多人卻並不明白,你們趨之若鶩深陷其中以為佔了大便宜的免費往往是最貴的。

你學了那麼多免費網課,為什麼還是什麼都不會?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為什麼說“免費的其實是最貴的”?

網友列舉了幾個親身經歷的事例。

1、剛工作那會兒,公司離住的地方有七八站路,我想著也不是很遠,就每天步行上下班,想著這樣一個月下來還可以節省幾十塊車費。就這樣走了一個月,然後,我那雙二百塊錢的鞋子就被我生生走壞了!

2、第一次搬家的時候,問了一下搬家公司,大概得兩百多塊錢。我的幾個哥們聽到了說:“週末大家不都沒事嗎?你花那冤枉錢幹啥?我們過去幫你搬!”於是在搬完東西后,我請他們去吃飯,花了我四百多。

3、城市裡的大爺大媽們,每天早上去藥房門口能免費領兩個雞蛋,或者一個掃帚,再或者一個盆子,老人們拿著免費的禮物回去,可開心了。幾個月後,終於被成功忽悠買了價值幾萬塊的保健品。

以上僅僅只是網友列舉的幾個關於“免費”的個例,雖然個例並不能代表全局,可是,對於免費網課來說,我只想問一句:“你學了那麼多免費網課,為什麼還是什麼都不會?”

這其中就涉及到一個結果和過程的關係。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聽免費的網課就像是“以最小的經濟代價換取最大的生存空間”一樣,很多人總喜歡聽結果而不注重過程。當然,如果能夠通過聽免費的網課,以最小的投入甚至是不投入就能夠得到最大的產出更好。

其中,有一個性能價格比的問題,看課不花錢,就不存在交易的質量保證,不花錢得到的東西性能就差勁。就好比你在街上,別人送給你一副耳機,你無法使用,人家沒有給你進行質量的承諾,你又不付出什麼(當然有人說自己付出了時間,可是既然一個人都不願意花錢購買產品,那他的時間自然是不值錢的),自然不能抱怨。

免費看網上直播課程就是這樣。如果直播的老師有責任心,講的好了,那免費看的人就是賺到了,如果老師講的一般般,那你也是不能有怨言的。

更何況看過那麼多免費網課後,你會發現一個相同的規律:

各個網站,視頻平臺,開頭的免費課吸引流量和觀看人群后,講著講著就到最精彩和需要解答實質性問題的時候,突然就戛然而止,提示要收費或者加入會員才能觀看後續內容。

而更多時候,其實網課和網上培訓,歸根結底到處都是在講營銷模式,無意人講產品、講工匠精神。

因為浮躁社會喜歡簡單直接達到目的,產品和匠人精神這種需要極高投入門檻太高沒人願意聽,也就越來越沒有人願意堅守了。

大部分人類的本性就是喜歡佔小便宜。

都是免費的,你說貴不貴呢?

【二】

再回答一個問題:免費真的好嗎?

當然,免費也有好處,每個人的索取不同,所以免費真的好不好不在於這個免費事物的本身,而是取決於當事人的所需所求。

你學了那麼多免費網課,為什麼還是什麼都不會?

網友“已註銷”回覆:超人認為,免費送出來的肯定不是看家本領,想學看家本領,有價碼還是比較好求的,給錢就行了,或者本身很有難度,不是光學招式就能學到,還要憑自己的悟性來決定,那就難辦咯,要看天分。

十幾年前,甚至是現在,淘寶上有依然有一種營銷模式很是盛行,也欺騙了很多喜歡免費的網友。

例如:一家店鋪,只賣一款產品,原價格幾十塊錢,優惠到一塊多,還包郵。一個星期的下單量是上百萬單,但是賣家直接貼出通告,告訴買家由於新入職運營操作失誤導致價格調錯,如果發貨那店家必定虧損上千萬,所有懇求各位用戶申請退款。

大家一看,原來是這樣,那就不要為難店家了,畢竟也才一塊多,退款吧。大家都退款了。在大家看來沒什麼,但是這上百萬條客戶信息,店家轉手就倒賣,牟利兩百多萬元。恐怖吧?

數據的重要性大家應該都明瞭吧?

還有某殺毒軟件,用免費幹掉所有殺毒軟件,它也是真的免費,只不過現在看來,當初的免費只是如今另有所圖罷了。

自古以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這些話大家都知道什麼意思,但是有些人就是想不通。

【三】

最後,有人要問:免費模式究竟靠不靠譜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一點,免費模式不是今天才有的,只是隨著網絡的發達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各種濃縮成二維碼的免費課程,今天已經無處不在。

除了網課,幾乎所有行業都能跟免費沾邊。

你學了那麼多免費網課,為什麼還是什麼都不會?

而所謂的免費則是:在消費者最關注的地方免費,在消費者不太在意的地方收費。

比如,一個公園門票免費,但是進入公園後得買這個買那個,其實是免了小頭得了大頭。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人的本性都是喜歡佔便宜的,佔了便宜之後如果發現不錯,可能從此就持續消費了。所以會有試吃、試喝,實際上都是給大家提供一個體驗,體驗成為持續購買的第一步。

還有剛開始免費,後續就開始收費,至於消耗在免費名義中的時間、精力就更是無法估量。

往往能用時間“免費”換來的東西根本就不存在售後保障,也就無所謂尋求質量和品質了,這就是前文所說的免費得到的東西,很少有人會去計較。

而系統化的學習並不是免費就能夠完成的。否則同樣的課程,大學四年才能學完,而那些打著免費幌子一天、一週或者一個月週末在網上免費學習的課程,又有多大的價值呢?

想一想就覺得只是皮毛罷了。

當然,免費的也不一定一無是處,空氣、笑容都是免費的,卻能夠讓人活得更長久,活得更讓對方喜歡。

可是,對於學習來說,免費的產品商業模式,背後一定有收費的項目來支撐通過低成本的免費營銷方式讓客戶先“入坑”,然後通過增值的方式收用戶錢。也就是需要有隱性的利潤空間,犧牲眼前的利益,賺取後期更大的用戶利潤。

而免費輕易得到的東西,你根本就不會好好珍惜的,更遑論有時間專門學習了。

能花錢學習的課程還是付出金錢才能贏得實際的收穫,否則那些註冊會計師、律師資格證、教師資格證、心理諮詢師等等專業課程,網上也有很多免費的課程啊,為什麼能夠考取這些證件的人少之又少呢!

你天天發朋友圈曬的學習打卡,最終感動的也只是你自己罷了。

千萬不要假裝很努力,結果不會陪你演戲!

免費的東西只是再用另一種方式賺你的錢罷了,大家千萬不要貪圖免費!

【羿雲天,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自閉症療育師,自媒體主編。原名徐亨福,生於蘭州,現居鄭州。專注婚姻家庭、時事熱點、影視評論原創作者。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雲天;微信公眾號:羿雲天說(ID:yiyuntianshu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