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走水怎麼調漂,哪種調漂方法實用?

野釣樂


走水怎麼調漂,哪種調漂方法實用?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


野釣中因風浪或水流引起的走水現象是再正常不過了,當出現走水現象時,餌料會被浮漂拖離釣點,從而出現窩點過散的現象。同時餌料在水底的移動,也容易引起魚在覓食時的警惕心,降低魚的吃餌機率!浮漂走水除了和風浪、水流有關外,還和我們的調釣方法有關。本文就與釣友們探討一下:走水時應該如何對浮漂進行調釣!

一、浮漂出現輕度走水如何調釣

浮漂的輕走水多由風浪不大或水流不急,再或者因潮汐、暗流因起的,浮漂的移動不會太快,一般在一分鐘移動20釐米左右。遇到這種輕走水,多是由浮漂調目過高引起的。這時我們可以適當在鉛皮中加入一點微鉛,讓原來的調目變低一些,減少浮漂在鉛墜重力外的剩於浮力,讓雙餌的重力大於水流對浮漂推動力,從而達到穩定浮漂的目的

舉個例子:當我們的浮漂調5目釣2目時,餌料在水底的狀態為下餌躺底、上餌輕觸底。這時浮漂對上餌還有部分浮力,當雙餌重力小於水流對浮漂的推力時,就會出現輕走水現象。如果我們增加鉛皮,改成調3目釣2目。餌料在水底的狀態同樣為下餌躺底、上餌觸底,但是浮漂的剩於浮力變小,相對上餌的拉力減少。這時雙餌重力大於水流對浮漂的推力,也就阻止了浮漂的走水現象!

以上就是浮漂出現輕度走水時的調釣方法,這時只需減少浮漂的調目,不用改變餌料在水底的狀態就能解決!

二、浮漂出現中度走水如何調釣

當風浪偏大或水流偏急時,浮漂的走水速度變快!一般我們把浮漂每分鐘移動半米左右的距離,稱為中度走水現象。當浮漂出現中度走水時,再用調高釣低減少調目的方法,已經無法阻止走水現象!這時我們就要改變浮漂的調釣,由原來的調高釣低變成調低釣高,讓雙餌料躺在水底,通過雙餌的重量和與水底的摩擦力,阻止浮漂的走水現象

舉個例子:和上面同樣的釣組、同樣的餌重,調3目釣2目,餌料的重力仍小於水流對浮漂的推力,浮漂依舊出現走水現象。這時我們可以改成調平水至2目,釣2目至3目,餌料在水底狀態為雙餌躺底、子線彎曲,雙餌的重量與浮漂剩於浮力沒有關係!如此當水流推動浮漂移動時,雙餌的自重及與水底的摩擦力,就能阻止浮漂的移動!

以上就是浮漂出現中度走水時的調釣方法,這時只改浮漂調目已經不能阻止走水,需要改變餌料在水底的狀態!

三、浮漂出現重度走水如何調釣

當風浪過大或水流過急時,浮漂走水速度很快!一分鐘內的移動速度超過80釐米時,我們通常稱為重度走水,單靠餌料的重量及與水底的摩擦力,已經無法阻止浮漂的走水現象!這時我們就要依靠鉛墜的重量,對抗水流對浮漂的推力,達到阻止浮漂走水移動的目的

。使用的方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釣“死鉛”、釣“跑鉛”!

舉個例子:當調低釣高、雙餌躺底也無法阻止浮漂走水時,我們可以直接忽視浮漂的調目。通過大於浮漂浮力的重鉛找底,然後直接找到想要的釣目即可!注意的是鉛墜重量以能固定住浮漂即可,不易使用過大,防止影響魚口和提竿!

以上就是浮漂出現重度走水時的調釣方法,這時因走水過快,只能使用“死鉛”或“跑鉛”釣法

補充一點:當浮漂走水非常嚴重,重鉛也無法定住浮漂或者定住後出現迅速“淹漂”現象。這時就無法再用浮漂,只有使用繃尖釣法,通過觀察竿尖的抖動,判斷是否有魚吃餌!

總結一下:以上就是根據不同的走水情況,對浮漂的調釣方法作出的淺析!在作釣中無論遇到哪種走水,我們只要慢慢改變浮漂的調釣,總會有一種阻止走水的調釣法!不能阻止時,還可以使用繃尖釣法!


我是大王的釣魚日記,原創手寫不易!如果您看完覺得有點意思,煩請加個關注。更多更好的釣魚問題及視頻,期待與您探討分享!


大王的釣魚日記


在野釣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會遇到有水流或看似水面平靜其實有暗流的情況,在這種餌料落點無法準確確認的情況下,我們是無法做窩料來聚魚,從而大大影響了我們的魚獲。

面對走水的情況,應該如何通過調漂來解決?下面我來說說從實際垂釣過程中總結的經驗。

1.跑鉛釣法,所謂的跑鉛就是鉛座上方的太空豆往上拉動3~5cm距離,實現鉛座的滑動。這樣有魚信號時,就能實現線動鉛不動,同樣能把信號傳遞到浮漂上面。

這種方法相對來說簡單的多,不需要調漂,需要鉛的重量>浮漂吃鉛重量,使鉛躺底,把浮漂拉至釣目。(2.3目,5.6目都可以,看的清楚就行。)這種釣法對子線有個要求,越短越好。最好是5~10釐米。如果子線太長的話,魚兒吃口信號傳遞不明顯。

2.上鉤掛鉛,所謂的上鉤掛鉛就是一鉤掛鉛,一鉤掛餌。(個人喜歡子線的短線掛鉛,長線掛餌,讓餌料躺底。)原理同跑鉛釣法差不多。不同是這種方法是單鉤掛餌,誘魚的目標相對較小。但上魚後浮漂出現的信號相對比跑鉛靈敏。

3.如果遇到特別大的水流,浮漂都豎不起來的情況下。個人建議放棄垂釣,如果確實癮大想甩兩杆,可以不要掛漂,直接重鉛到底,觀察竿稍的動作。餌料用蚯蚓等不易脫落的等死口。

以上純屬個人經驗,有什麼不同見解的歡迎留言區討論。




高三流水小釣手


看走水情況,從緩到急的順序介紹一下我常用的辦法吧,忽略複雜化的操作,只用最乾脆有效的。

1級,輕微走水。用臺釣釣鈍方法即可,調低釣高用鉤餌或八字環和水底的摩擦力對抗走水。舉例,空鉤調一目釣二到六目,這時從雙鉤躺底逐步過渡到八字環觸底,效果也越來越鈍,直到調到定住線組為止。

2級,稍急走水。這時候靠八字環觸底已經不行了,要鉛墜觸底或躺底才能定住。具體做法是,先空鉤調平水,再加一小片鉛皮(如2×10mm大小)到鉛墜上,如果還是定不住線組就逐步改加更大的鉛皮直到可以定住。浮漂露出一到三目即可,同時子線要用短一點的,如對摺後10cm左右,因為這時候線組是比較鈍的,子線長了信號差。注意如果增加了原有的一兩倍鉛皮後,鉛墜已經變成一個很重的鉛疙瘩還定不住就不要再繼續加鉛了,而要換成下面第三個方案。

3級,較急走水。這種情況用跑鉛釣法才行了,鉛墜上面的太空豆上拉10cm左右,讓魚線可以在鉛皮座裡滑動,加鉛直到能定住線組即可,浮漂露出1到5目都可以。子線也要短才行。這時候可能會出現浮漂慢慢沉下水的現象,可以將浮漂上拉,高度超過水深,水線傾斜減小水流衝擊的下沉影響。如果浮漂已經拉高很多仍然會下沉,則要考慮換一支更大的漂,漂形上一般來講短身的棗核漂抗走水效果好。

4級,非常急走水。就算用重鉛能定住線組浮漂也受不了走水而下沉,大哥這種環境您還想釣?真是同道中人啊!啥也別說了崩竿稍吧。最簡單,也最考驗人,浮漂都不用了,掛蚯蚓扔下去感覺到受力就起竿。


人在江湖666


很高興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我在外野釣,“走水”現象是會經常出現的,也是讓我們釣魚人非常頭疼的一件事情。下面我就說說根據我作釣時候的一些小小應對方法。

1:釣鈍;

使用長腳、長尾、細身大號浮漂,這種浮漂穩定性好、抗風性強、吃鉛量大,對一般水流和風浪有較強的對抗性,同時,主釣鈍,調平水釣2目,這是應對浮漂走水的常用辦法。

2:釣跑鉛;

把子線的長度縮短,鉛墜加中, 鉛墜上的太空口打開,往上移動半個或一個漂的距離 ,魚咬鉤時浮漂語言基本上是黑漂,任然是主抓死口。

3:釣雙鉛:

雙鉛釣和跑鉛釣不一樣,因為在主線上裝2個鉛墜,上鉛墜用來正常調漂,下鉛墜是活動的用來釣跑鉛,所以只承受浮漂調目的那點浮力,下鉛墜很容易平躺在水底,只起到固定鉤餌和壓線的作用。這時候線組在下鉛墜的鉛皮座裡滑動是比較靈活的,所以會比單純的大跑鉛要靈敏很多,對水流和風浪有比較好的抗性。

4:釣無漂:

去掉浮漂,使用活鉛,拋竿後讓主線跟魚竿繃緊,魚拉動魚線的動作直接作用到杆稍上,這樣就可以通過看杆稍,來把握提竿時機,這點有點類似拋竿釣法和筏釣。

----------------------------------------------------------------------

最後如果遇到水流實在過急,風浪太大,還是建議釣友收杆回家,待好天氣,在外出作釣,

畢竟風浪過大,也是存在危險的,出門在外,安全第一位。





古裡之漁



垂釣在青山綠水間


2.走水有點急的情況:A跑鉛釣法,鉛墜到底釣活鉛,把固定鉛墜一邊的太空豆向上推10CM左右,同樣短子線20CM內,浮漂使用長腳短身短尾型,無鉤調平水,上鉤拉餌釣1~3目。儘量使用稍長點的鉛皮墜,容易躺底而不會陷入河底淤泥中。B雙墜釣法,下鉤不拉餌直接纏點鉛皮。

3.水流很急的情況:無漂可調只能繃線悶竿釣,空蕊活鉛到底,軟竿短子線,主線繃緊,竿稍貼近水面但不入水,目視竿尖的抖動情況揚竿刺魚。

活水釣鈍,死水釣靈。越是活水魚兒吃口越大,而且同一品種的活水魚比靜水魚味道要好吃哦!


牛牛Lzy



臺釣法80年代由臺灣進入大陸,由於臺釣的靈敏性,精確性具有傳統釣法無可比擬的優勢,30餘年來逐漸有包舉大陸釣法之意,一統河庫之心。以致現代青年一說釣魚,無有他意,便是臺釣。

其實,從一個老釣魚人的角度來看,臺釣法與傳統釣法相比,無非更便於市場化運作,商家在推進漁具商業化過程中,發現臺釣法更適宜標準化、商業化運作,比如漁獲,能保證在有限的時間能釣上有效魚;比如魚竿,可以限竿3米6,限竿5米4等;比如線組,可以限長等;比如餌料,比如定有效魚等等,都可以建一個相對公平和大家認可的標準,不祥說。倘是野釣,首先釣位則可能爭得不可開交,且或許一兩天三天無一條有效魚,那如何能進行相對公平的比賽?

個人認為臺釣僅限於靜水釣法,對於溪河,臺釣是最不合理的選擇。

很多釣友在大型湖庫也常用臺釣,但大型湖庫經常走水,走水慢或許影響不大,如走水過快,漂根本立不起來也就無用臺釣。但傳統釣的眾多釣法,基本可以解決任何水情,任何地情。比如適宜溪河的盤車釣法、崩尖釣法、過河釣法、插籤釣法等等。

這裡主要說走水調漂,其實主要是說緩慢走水的調漂,應該是手竿臺釣野釣範疇,坑塘一般不會走水。臺釣屬於定點釣法,目標魚也是以底層魚為主。只要走水,一定得朝鈍的方向去思考。如走水極慢,或許雙餌著底便可解決問題,方式可選擇調1釣2,3,4,調平水釣1,2,3,具體自己把握釣至多鈍,或原先調好的,換一隻浮力小一點的漂都可解決問題。

如走水較快,則底部跑鉛或為首選,底部跑鉛其實應屬傳統釣,具體為加重鉛皮,換小浮力浮漂,太空豆控制鉛皮座5一10公分的滑動,具體結合子線長度和目標魚,小魚就短大魚則長。

如走水太快浮漂已無法站立,手竿崩尖釣或是解決此問題的最佳選擇,鉛皮太空豆滑動距離20公分以上。其實在具體釣魚時,雙餌稍離底從窩子上方流釣也可能會帶來意外的驚喜,缺點是容易亂窩。

其實,在野釣時,由於目標魚的選擇不同,老手都會選更合適的釣法,不僅限於臺釣。


浮生無忌


在垂釣過程中,由於釣點情況複雜,如河道閘口有流水,作釣時,易發生走漂情況。或颳風天,風浪也易引起浮漂位移走漂。就算是賭塘黑坑,也難免在池塘換水過程中因水流而產生走漂等情況。那麼,如何加以應對,釣無定法。結合個人多年垂釣經驗,分享一款針對垂釣時不同情況下走漂的應對調釣方法。

通常情況下,遇流水等情況下走漂現象時,我一般採用雙鉛釣法加以應對,其具體調釣方法如下:先正常調釣,雙鉤(空)半水調低釣高。具體情況視水流大小及個人喜好而定。浮漂選擇吃鉛量較大,穩定性好的棗核型浮漂等。宜用細線,切水性強。

正常調釣完畢後,在原線組上添加一個鉛皮座,增加原鉛皮座等同合鉛量,兩鉛墜相隔二至三面米,鬆開上端鉛皮座兩端太空豆,使其成活墜。因雙墜入水快,既能應對雜魚鬧漂干擾,鉤餌難到底魚情,又能在流水情況下能應對走漂等情況。雙墜在水中狀態,底墜躺底,上墜懸觸底,因上墜為活墜,配合棗核漂,細線,其優勢為:切水性強,抗風浪,能有放應對走漂,及對抗雜魚鬧漂等魚情。釣友不妨一試,歡迎留言討論,一起切磋,互相交流。


魚不開口咋整


走水分激流和緩流。激流中垂釣,沒有好的調漂方法,任何種類的漂都能被水淌走,只能用繃竿釣,就是去掉浮漂,人站水流的上游,同時拉開鉛皮座的太空豆,依賴於竿尖抖動。這種釣法在雨天流水中比較好用,它就相當於拋竿釣。餌料一般掛蚯蚓或玉米粒,所釣魚種就不用多說了。

在緩流中,無需重新調漂,只要把浮漂上拉,露出漂肚就行,或者在浮漂尖上刺一粒稍大的七星漂,也是可以,不過,都要把固定鉛皮座的太空豆拉開。當然,走水中只有釣頓。自己的做法,不喜勿噴,謝過了。


鄉村野釣翁


走水很快臺釣放棄吧,沒必要,除非找到魚窩。如果硬來可以跑鉛釣,子線放短打開鉛皮座太空豆,鉛皮加重加到漂不走,這種是通用的方法。另一種就比較難,也是加鉛打開太空豆,每次拋竿必滿杆子線與主線繃直,漂可有可無了,魚吃鉤杆稍跳動仰杆。至於調漂正常調也可以不調也可以反正都是要加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