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未結婚前,有的女生的工資都會交給父母麼?為什麼?

坐在南極看星星


我的工資從來沒有交給過父母,他們自己有收入,也不要我的。但每年我會給他們些錢買些禮物。

我個人覺得沒有必要上交,前提我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消費慾望。原因如下:

1.女孩子要有管理消費的能力。工資收入除了正常開支,還需要一些人情往來等不確定因素,隨時需要花錢,要學會自己管理消費,做到開支有度消費合理!

2.女孩子一定要學會理財。工資放在已經手裡,可以詳細進行投資規劃,存銀行或買基金理財產品等,不僅會讓你的財產增值,且可以增長理財經驗,提高理財能力,為以後成為家中財政大臣打下堅實基礎。

3.女孩子要自我投資。年輕的時候,學會對自己投資,終身受益。學習琴棋書畫,各處旅遊,開闊眼界和心胸,學會如何在紛亂嘈雜的環境裡獨善其身。

所以,真的沒有必要把錢交給父母,人要想獨立,必須首先經濟獨立,學會賺錢花錢,否則你永遠也長不大。老一輩人也應該把這些權利讓給年輕人,不該過多管束。

我隔壁有個妹妹,她很早就出來工作了,每個月的工資,自己留幾百零花其餘全部交給她媽媽,她媽也不花她的錢,給她存著。她手裡的幾百塊錢,也只能用來買買零食,淘寶購物,從來沒有嘗試過新的東西,任何決定也都要聽媽媽的,人生也因此受到侷限,才20歲的年紀就被安排著著急忙慌的和沒見幾面的男孩訂婚。希望她未來能幸福吧。

我理解不了她,她可能也理解不了我的不理解吧。


迷你豆沙包


很高興能來給大家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結婚前也有一段時間是把錢交給父母,而且也因此買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套房。

背景是,我工作三年左右年薪就超過了三十萬,但是買個蘋果手機都要分期,非常不好的超前消費習慣,讓我成為了真正的“白領”,工資都是白領回來的,每次一拿到就是還各種信用卡,當時還沒有花唄什麼的。

在我一次人生的交叉口,我清楚的看到社會上的現實,身邊的人都開始有房有車結婚了,一無所有的我在街邊覺得自己彷彿是要被這個世界拋棄了一樣,那種感受讓我至今難忘,所以我開始決定我要存錢了。

說的容易做起來很難,我發現自己的生活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固定的消費環境,買衣服護膚品吃飯,就算是有所節制好像也存不了多少。

轉折點是我媽來到我身邊,她鼓勵我買房,用她的退休金給我交房租買菜做便當,每個月就從我的工資裡給我1000零花錢,這樣堅持了半年,我存了四萬多,到了年底拿了十多萬的獎金,我順利的在成都買了自己的首套房。

希望我的分享能對你們有用,喜歡可以關注大大哦(´-ω-`)



成都張大大


你好。我的家庭情況在婚前的時候沒有要我把工資都上交,因為我是個比較節省的人,並且對自己的工資安排是比較合理的,每個月都會有固定的資金存入賬戶,因此父母知道我不會亂花錢對我比較放心。而且他們也是希望我在成長的道路上可以通過自己的認知來培養一些自己的理財觀念。最後可能覺得我已經成人了長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他們不想插手管太多。

不過我有個朋友就是每個月薪資的大部分都會上交給父母,自己只留一些零花錢。我認為原因是她父母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可以管理好自己的金錢,所以父母想在金錢這方面替孩子作主。並且父母這樣也是想替孩子多存一點錢,幫助孩子在未來的時候能用到錢。但我認為還是需要父母多告訴孩子如何理財,然後讓孩子自己培養理財意識,不要把錢都上交。畢竟孩子已經長大了,很多事情需要自己負責,父母可以象徵性的告訴孩子每個月可以讓孩子從薪資中拿一小部分給父母,算是教順和愛父母的一種形式,像我父母這種什麼都不管嗯我不是特別好😂️萬一我是亂花錢的孩子,估計到現在我都沒有存款。

希望有幫助到你。


ACow琳哥哥


要看個人的選擇了。我的話第一個月工資是用來給他們買禮物的,對他們來說就好像自己種的作物終於結果了一樣;從第二個月起,我會先規劃出來一部分錢用於自己日常開銷,在不用拿父母錢的前提下還能再給他們點錢,我剛工作薪水也不多,也就六七千,因為平常並不怎麼熱愛化妝品所以剩下這筆錢數目比較可觀,我會把它“孝敬”給爸媽,雖然不是什麼大數目,但這是他們每天的快樂源泉,表示閨女終於長大了。當然,我爸媽並不會拿我給他們的錢去花,他們會鄭重的存到銀行我的賬戶裡,已備不時之需。

總結下,就是工資交給父母的女生一般都很孝順,他們知道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作死成就命硬


我認為交給父母也不為過,畢竟她們生我養我育我實在不容易,現在身為人母的我才知道里面的心酸史。先說說我的觀點:未結婚前,現在很多小年輕初入社會用錢無節制,每月總會月月光,我覺得可以拿工資的1/3交給父母保管,(當時我就是這樣的,還記得那會兒有個把月沒有按時給父母打款,父母還催促我這月該打錢了,我心裡嘀咕著就那麼想要我的錢嗎?我給你就是了),直到我結婚那天,父母把我給他的錢全部交由給我,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並告訴我:女兒,爸爸媽媽不貪你的錢,只是怕你花錢無節制,婚後去婆家手上沒錢,日子會不好過,我這才明白爸爸媽媽的用心良苦!


夢灬小琪


我未婚前沒有把工資交給父母,因為我從小就獨立,父母對我也放心,工作第一年給父母換了手機。上學期間也基本能夠自己養活自己,拿獎學金,大學後加上做兼職。

從小就是讓父母比較省心的。出來工作的時候身上只有300多塊錢。也沒有再伸手向父母要錢,就慢慢的養活自己,直到給父母也買禮物。


不愛說話的豬族


我個人也是個未婚妹子,我本人的工資暫時確實上交了一部分給父母,自己留了一部分日常開支的,當然父母對自己沒有這個要求什麼沒結婚前要把工資上交,這是我個人自己上交上去,他們只會關心作為兒女的我們,給他們買點東西,明明需要換了,可是卻說不要,不想多花錢。我們自己要買什麼,父母親都是說那要趕緊買。所以對於父母,我個人覺得,永遠都是欠他們的,也許結婚後沒法多拿給他們,畢竟自己有了一個小家,各種開支應該會上升很多,但是作為我本人在我還沒結婚前,我是堅持把一部分工資上交的。


小蘭的生活記錄


未結婚前,有的女生會把工資交給父母。

我就是這樣。

我出生在鄉里,在80年代末肯送女孩讀書到高中的父母不多,我沒有考上大學給父母爭光,所以心裡對父母特別的內疚。後來招工進了床單廠,我就把工資都給父母了,希望能彌補一點父母供我讀書的辛苦。

但我女兒大學畢業有工作後卻沒有把她的工資給我們(有時候會給我和老公買禮物)。

我覺得可能原因有三。

一是我們有工作有收入,而我農村的父母沒什麼經濟來源。

二是女兒還有自己業務方面的提升需要花錢(比如她去進修遊戲原畫設計)。

三是女兒所處的年代比我們那個年代消費水平要高很多,存不了多少錢。

所以,我覺得現在未結婚前還把工資交給父母的,一般是父母怕孩子亂用錢要求上交,或者父母有困難需要女生的工資貼補家用。包括個別重男輕女的父母拿女兒的錢供兒子揮霍。


一葉草73


我現在還沒結婚 我就每個月叫2000工資給我爸媽

我覺得不用說全部都給父母 畢竟現在自己也需要消費 沒有哪個女生在二十三四歲的時候,不喜歡買買買,不喜歡化妝打扮的生活。

我覺得量力而行 如果一個月工資2.3k的話 那你還要租房或者其他零零碎碎開銷 那你就很難給父母錢。如果是工資還算高的話 ,那可以給一些給父母 但不用說全給,有些意外的開支比如突然生個病,或者哪個朋友結婚要隨份子錢,還有其他零零碎碎的消費,自己身上也要多多少少存點錢。

如果是家裡經濟條件困難,有家人重病等特殊情況,還可以諒解。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他們有能力,絕不會向子女伸手要一分錢,但身為子女也不能太自私,不要讓父母付出太多,需要為他們減輕負擔的時候還是得主動去承擔一些責任,這是孝,百善孝為先,希望你能明白這些道理!你就是給父母錢,開明善良的父母也會幫你存著,不會隨意花掉的!樹欲靜風不止,子欲養親不待,莫做後悔的事!


愛臭豬的一隻懊惱狗


看情況吧,看你對他們的感情,看他們從小待你的好壞,看他們是不是重男輕女、一味扶持兒子而壓榨女兒的。

父母生養子女 但子女對他們並沒有虧欠,因為那是他們的義務。同樣你也盡一份義務,在有收入之後給一些贍養費就好了。而你完全沒有義務滿足他們的不當索取,拿你的收入給他們供房、供弟弟讀書結婚等等……千萬別成為一個“扶弟魔”,而且如果他們已經習慣了重男輕女,你付出得再多他們也不會真的感恩你、把你當回事。最多隻會暫時性地討好你,然後問你索要更多。因為你遲早是別家的人,不拿白不拿,至於你怎麼樣終究都對他們無所謂。

所以要擁有並保護自己的財產,即便還沒結婚你也有權利經濟獨立。你賺的錢所有權和支配權都在你,誰賺的錢誰說得算。別把自己辛辛苦苦賺的錢都被他們用各種明目加上道德綁架壓榨盡。盡義務就好,你也沒有虧欠他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