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有沒有發現一個怪現象,有兒子的家庭,兒子再沒出息,也不敢得罪,就指望以後養老,真的嗎?

快下雨快下雨刮大風


這個現象在農村太普遍了,我身邊就有這麼現實的例子。

老家斜對門的伯伯,一兒一女。女兒嫁人首先得考慮對方的家業能不能幫到自己的兒子,在伯伯的思維裡,就定式在:女兒作為姐姐就應當為了弟弟付出一切,我養你就是為了讓你幫我一起養你弟。

女兒瞧上的婆家伯伯是完全看不上的,因為準女婿以前進過局子,但是準女婿的家境是比伯伯家好很多的,後來女兒就執意要嫁,嫁就嫁唄!十萬元彩禮你得拿出來我給兒子置辦新房,孃家這邊辦酒席需要一萬塊你得讓我有面子,離娘分得給三千才能娶走我姑娘,更過分的是婚車開到新郎門口了,下車費要了五千,不給錢新娘不下車。

然後這些錢都如數進了伯伯的口袋,他女兒歡歡喜喜的嫁進去,卻被婆家陰陽怪氣的對待,那婆婆也是個厲害的主,女兒在婆家根本沒啥地位,為了娶媳婦,欠了一屁股債,這下他女兒得努力工作還債。

女兒生了兩孩子,老大才上初中,女婿就出意外了。女婿死了不到一年,伯伯就讓女兒趕緊重新找個對象,然而婆家讓他女兒籤不再婚的保證書。女兒只能簽了,然後就出去打工,跟人搞裝修,還要養活兩個上初中的孩子。

伯伯要給兒子蓋房,讓女兒拿兩萬塊來,他的腿要做個手術,讓女兒拿一萬塊出來。而現在的女兒還把之前的爛債沒還完,實在拿不出錢,於是伯伯就怪女兒沒本事,一個月掙的也不少卻不願意為孃家付出一分。

而伯伯的兒子呢。

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成年人,伯伯給一手蓋了新房,娶了媳婦,養著孫子,兒子卻高不成低不就,活重了嫌累,活輕了又嫌掙不到幾個錢不划算,就跟人出去打工。

伯伯的兒媳婦在葡萄園當幫工,不知咋的突然提出要在縣城買房,不買房就離婚,她要讓孩子去縣城讀書,嫌農村的教學質量太差。伯伯都67歲的人了,還每天開著三輪車到處收廢品,掙的錢全部貼在兒子身上,把從女兒身上刮來的錢也一分不留的貼在兒子身上,每年打的糧食賣的錢也一份不動的交給兒媳。

伯伯腿做手術,兒子連一千元都拿不出來,伯伯不但沒怪兒子還給兒子一千塊讓給他僱個護工,轉身就問女兒要一萬塊,女兒實在拿不出來,然後打電話問侄子借了兩萬塊。

這要說為了兒害了女,還是說重男輕女,還是說害怕自己老了兒子不給養老?這樣一味的給兒子付出真的能得來晚年享福的命嗎?反正目前為止我沒看到什麼好處。

伯伯給兒子買了房,兒媳和孫子住著,伯伯和大娘住在老家,因為兒媳不想和老人一起住,伯伯和大娘現在守著老家,伯伯依舊每天去收廢品,大娘每天去大棚蔬菜場當零工,每個月還要給兒媳打500塊作為孫子孫女的生活費。

這能指望上養老嗎?我看難,你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