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東平湖考記


東平湖考記


東平湖考記


東平湖考記

東平湖是古梁山泊唯一遺存水域、古大野澤和梁山泊的遺址。大野澤又稱鉅野澤,其波及範圍大體在今梁山、鉅野、鄆城、東平、濟寧一帶,南北三百里,東西百餘里。湖東大汶河咆哮拋脫群山的羈絆,翻越古老的戴村壩融入東平湖,如龍似莽的黃河在其北面浩浩蕩蕩向東奔流,玉帶般的古運河在西面蜿蜒盤行。三大水系在此融會貫通,蓄滯補充,又緩緩匯入黃河,東流入海。東北的青山蔥嶺向遠方延伸,北、西、南是廣闊無垠的華北大平原,山地、平原、河流與古老的湖泊形成豐富多彩的地貌。近觀東平湖,群山環抱,山水相映,碧波萬傾,魚船點點,菱芡鋪綠,蘆花飄飄,蜿蜒百里的環湖大堤,青石護坡,綠樹成蔭,雄偉壯觀。

東平湖考記


東平湖考記


東平湖考記

東平湖的育孕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時期,每一個關鍵的轉折點都與母親河息息相關。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黃河水盛東平湖則蓄水發育,煙波浩渺,巨浪排空;黃河水枯,東平湖則輸水入黃,糧田漸出,草木茂盛,微波盪漾。無論是水枯水盛,其獨有的方式都影響著東平湖地區的繁榮與衰退。正如《周易》中所說:“國有大澤,澇可為容,不致聚當衝溢之害。旱可為蓄,不致遽見枯竭之形”。

東平湖考記


東平湖考記


東平湖考記

據《東平湖》載,遠古時代黃河支流汶、濟水匯於東原,形成一個浩瀚天然湖泊,史稱“大野澤”這就是東平湖的前身。我國最古老的地理書籍之一的《尚書·禹貢》就有“大野既瀦,東原底平”。《禹貢·錐指》稱:“東原乃汶水下游,禹陂大野,使水得所停,而下游之患以紓,又浚東原之畎澮,注之濟汶,然後其地平,可發耕作也。”這是東平湖地區治理開發最早的記述,也說明遠古時期就已對東平湖進行了除害興利治理,東平湖又發揮了蓄水除患的作用。

東平湖考記


東平湖考記


東平湖考記

在之後的年代裡,由於黃河頻繁決口改道,大野澤受泥沙淤積不斷演變。至北宋末年,逐步形成了梁山水泊。此時古人已改稱:“梁山泊”造就了無數令貪官汙吏為之膽寒的英雄好漢,梁山好漢們以水泊為屏障,殺富濟貧,除暴安良,笑傲江湖,演繹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壯舉,更重要的是古東平湖塑造出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的反抗精神。

北宋以後的數百年間,黃河進入一個不穩定時期,梁山泊從盛到衰,水至即“漂沒千里,覆成澤國”,水退即“沽為平路,安置屯田”。沿湖一帶的人民傍湖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耕種為生,或以捕魚為樂。東平湖的水產、東平湖塑造的萬畝糧田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東平湖人。現在東平湖畔群眾仍守湖而居,漁業是重要的經濟方式。

東平湖考記


東平湖考記


東平湖考記

古東平湖歷史上為京杭大運河漕運發揮了重大作用。東平湖地區自古是濟、汶諸水彙集之地,河道縱橫,水運發達。元朝建都北京後,所需財物“無不仰給於江南。”故元初先後開渠同運,南北大運河全線貫通。為保證運河水源,元政府開渠引水,設閘調蓄,解決“地浚渙散,不任負舟”的問題。明代在“遏黃保運”和“避黃通運”的方略指導下,切斷了黃河至梁山的水源補給,設立安山、南旺、馬場、昭陽四大“水櫃”常年蓄水,並修建戴村壩,引汶以濟漕運。於是,東平湖地區行成漕運繁忙,舟楫如織,商賈雲集,盛極一時,為南北貨流暢通發揮了積極作用。

翻越古東平湖歷史,看到了文化、經濟發展的繁榮,也看到水患罹禍人類的悲慘和淒涼。儘管歷代對古東平湖均有治理記載,但由於它的自然條件和歷史上社會制度等原因,水患大於水利。長期以來未能得到綜合治理。直到新中國成立,東平湖才開始了新的紀元,東平湖名揚海內外,現已成為中國東平水滸文化遊覽勝地。


東平湖考記


東平湖考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