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媳婦給婆婆盛魚湯,9歲兒子斜眼一瞥,隨即摔勺子,大呵憑什麼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老人老人寵著,父母父母寵著

,就算到了外面,也真沒幾個敢惹小朋友的。

可在蜜罐裡泡大的孩子,他們的品行和素養就真的和給予給他們的關愛成正比嗎?這一點,恐怕誰都不好說。

媳婦給婆婆盛魚湯,9歲兒子斜眼一瞥,隨即摔勺子,大呵憑什麼

反觀家長的態度,疼愛孩子當然是責任也是義務,希望孩子長大後成人成才、孝順自己,自然也是再普遍不過的期盼。可如果在疼愛孩子這一步就已經“誤入歧途”,之後的願望可能也會“灰飛煙滅”。

媳婦給婆婆盛魚湯,9歲兒子斜眼一瞥,隨即摔勺子,大呵憑什麼

鄰居家有個9歲的小男孩,平日裡常能看見他和一群小朋友在小區裡打鬧,不是衝著其他孩子大喊大叫,就是動用武力解決問題,真是名副其實的孩子王。

其實,孩子的媽媽還是一名小學老師,但不管她曾教出多麼好的學生,在自己孩子的教育上卻盡顯失敗。

這天,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午飯,吃到一半,媽媽起身給大家盛魚湯。兒子搶先說他先要,媽媽自然拿上孩子的碗走進廚房,之後又給婆婆盛了一碗。可剛把婆婆的魚湯端上來,孩子卻斜眼一瞥,隨即氣急敗壞地摔了勺子,勺子落地讓飯桌上的人都嚇了一跳,孩子卻不管不顧,吼叫道:“憑什麼給奶奶的肉那麼多?你給我盛的都是魚刺!”

一個9歲孩子的話讓在座的成年人都愣住了,幾秒過後媽媽才緩過神來,趕緊勸說孩子:“怎麼可能,媽媽給大家盛的都是一樣的。大家都是愛你的,怎麼會偏心呢?”

媳婦給婆婆盛魚湯,9歲兒子斜眼一瞥,隨即摔勺子,大呵憑什麼

但孩子不依不饒:“我碗裡的就是魚刺,你就是偏心,以後魚湯都是我的!”

“行行行,都是你的,真不知道隨了誰,趕緊吃吧……”媽媽想著安撫孩子的情緒,但全家人卻沒一個看出其中的隱患。

案例分析:孩子的舉動震驚家人,家人們的反應震驚世人

人們常說“養兒方知父母恩”,但對於父母來說,如果只想著通過讓孩子親身體會做爸媽的不容易,從而放棄孩子成長道路上其他的引導機會,這並不是愛孩子的表現,更不是“大公無私,不求回報”做法。這樣多的父母只是在以“愛”的名義傷害孩子,摧毀孩子。

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孝順,但不加以引導,甚至不管不顧,只會讓孩子離“孝順”的道路越來越遠。辛辛苦苦養育子女,反過來卻養出“白眼狼”的事情比比皆是。

孩子的舉動和話語讓家人震驚,但家人們的反應卻讓世人不解,這不正是在培養一個老了給自己拔氧氣管的“白眼狼”麼?

媳婦給婆婆盛魚湯,9歲兒子斜眼一瞥,隨即摔勺子,大呵憑什麼

三歲看大七歲看小,孩子長大後是不是“白眼狼”,從小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孩子常說這幾句話,長大多半是個白眼狼,家長多留心及時教育引導

1)看到別人的比自己的好,就習慣問“憑什麼……”

看到別人的比自己的好,就習慣問“憑什麼”的孩子多半把自己看得很重,他們覺得自己必須要最好的,別人都要讓著自己。這樣的想法甚至已經深入骨髓,就算是家裡人也一樣不肯退讓,這樣的孩子長大多半是“白眼狼”。

2)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習慣說“這些都是我的,你們不許碰”

愛說“這是我的,你們都不許碰”的孩子多半是自私自利的孩子,不管什麼東西,只要自己喜歡就一定會要包圓兒,不留一點給別人。即便長大成人,孩子的這種思想也會根深蒂固,多半會成為“白眼狼”。

媳婦給婆婆盛魚湯,9歲兒子斜眼一瞥,隨即摔勺子,大呵憑什麼

3)不管做什麼幹什麼,都喜歡說“我才是對的,你們都不對”

常否定他人的孩子多半以自我為重心,但他們年紀還小,對很多事物並沒有正確的認識,在看待事物的眼光尚且不足時,常常否定他人只會讓孩子停止學習的腳步。時間長了,孩子會變得越來越狹隘,越來越不求上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