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有些農村這幾年在建宗祠,而且一個比一個好,你怎麼看?

平頭鄧哥


宗祠,即是自己逝去的祖先一脈相承下來安放靈位和續寫族普與族規的地方,也可稱作祠堂。

建造宗祠,首先是族中長輩和族長經過合議決定的事,然後通知全族人集資興建,再規劃選址用地,然後再擇吉日建造。

祠堂,在中國南方比較多見,北方則少有,祠堂也是族中議事的地方,如果需要商議一件事,則族長通知全族比較有威望的長輩和有影響力的族人參加議事。

如逢年過節,全族人也可以來到祠堂參加祭祀參拜祖先,每家每戶必備貢品來參拜,以示對列宗列祖的尊敬,參拜議式也很講夠,多數是跪地三叩首,畢恭畢敬地進行參拜,不得有絲毫的馬虎。

若族中有某戶人家的子女,高中金榜題名時,也可以來到祠堂參拜列祖列宗,並告列祖列宗某某名字己高中科甲及弟,同時擺上貢品於神臺行參拜議式,以示對先祖的尊敬,以獲得心理安慰感。

有些祠堂布有神像,更顯得威武莊嚴,若後世子孫來參拜,又如先祖在此注視著每位後世子孫,也好似對子孫後代發號施令,可令子孫後代不得不尊重族規族約辦事,也好似鞭策子孫後代努力奮發向上,如不達目的則不罷休的感覺,在人的心中植入一種努力奮鬥的精神。

族中的族規族約是經過族長和族中有威望的和德高望重的族人商量定下來的,然後召告全族人,並掛在祠堂的廳堂,並希望全族人尊之謹記之。也定有為每位學子高中及弟的獎學金,以鞭策其努力學習,不負眾望,好好報答父老鄉親的期盼。

透過現象看本質,此一興建祠堂之想法,實則是遵儒家思想之傳承,希望人人能達遵師、重教、知書、達禮、守德的願望。


傳道子


建立宗祠這種現象今天的確普遍存在,一是農民朋友手裡有錢了,腰包一鼓就感覺得多多少少做點啥事。二是,自己出生在農村,或者祖輩在農村,而自己又經常不在農村生活的這類人,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思鄉情懷日益遞增。會有落葉歸根的願望,所以也希望以建立宗祠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思鄉情懷。說白了就是讓別人知道我的根是這的,你們都可別排擠我。

建立宗祠要根據當地經濟情況,不要盲目攀比,量力而為。祖宗是需要記心裡的,不是拿來當模特展示品用的!

建立宗祠的目的就是讓後人緬懷先祖,不忘初心。發揚祖祖輩輩留下來的光榮傳統,傳承優秀家風更好的哺育後人。[祈禱]



幸好我拼命護住了臉


典型的不務正業,一邊亂折騰!早幾天回老家參加了一場葬禮,發現湖南廣大農村問題多多,各種惡性攀比甚為恐怖。房子普遍越建越大,但是往往常年無人居住,各村落普遍就剩老少留守,青壯年沒幾個,處處一片蕭條。但是一旦涉及到葬禮,那就恐怖了。一般一場下來怎麼也得三五萬,主要的開銷是食材和菸酒,再加鞭炮和做法事,勞民傷財,不堪重負!而且過程繁瑣,導致整個家族困苦不堪……生前是不是應該比死後更重要呢?如此這般,讓活著的人更加痛苦真的合適?如今吃喝玩樂風一陣又一陣,笑貧不笑娼,綱亂無常,社會風氣不良,接下來何去何從?回不去的鄉村情景,回不去的童年記憶,大家都逐漸淪為一縷青煙,強擼灰飛煙滅……








半野生


農村修建祠堂,這是對祖先的尊敬,崇拜和信仰,使人精神有所依託,行為有敬畏,這個是有利於社會穩定的,同時它也是一種家族情懷和宗族歷史文化的傳承,是各民族血緣地特徵的標誌,是一條維繫著個宗族姓氏之間的血脈。

宗祠結合族譜,使族人更權威性的去了解家族的光輝歷史。並且通過追根溯源,尋祖問宗,加強了家族內部人員和家庭之間的交流溝通,增進的家族內部彼此的瞭解和信任,凝聚了人心。

民間需要這種精神需求,並且法律也不能遏制民間的信仰。這種現象宜疏不宜堵!

但是需要引導這種現象,避免修建修葺過程當中過於奢華的大操大辦,嚴禁鋪張浪費,不得強行要求捐款(比如道德綁架捐款)避免引發安全事故。




湘村小兵兵


的確,我覺得是跟風,浪費。近兩年伺堂都是無中生有,拔地而起。對面碼頭,遠遠看去一座伺堂格外奪目,金壁輝煌。路過的人議論紛紛,是某某伺堂,剛建的。隔壁村哪哪又建了一座大伺堂。去過廣東的人都會懂,廣東每個村都是有一個伺堂。縫年過節,有人去燒燒香,中秋有粵戲表演等等活動。還有就是廣東人不管是家裡,廠裡都都有個財神牌,初一,十五都會燒個香。人家建伺堂是千年流傳下來的一種風俗了,是有歷史的。就拿我們柳州來講,柳州的柳猴公園有座柳猴伺,是紀念偉大詩人柳宗元而建,這個是歷史悠久,課文裡都有的。建個伺堂,為了教育下一代是有意義的。還有的村莊每年都舉行廟會,人山人海,挺熱鬧,人家建的伺堂也是祖背流傳至今。至

於有些地方也開始興建大伺堂,我覺得每必要。





新村小義


的確是這種情況。就拿我周邊的村莊來說吧。A莊純一姓,莊大人多,莊中尊長(年齡大輩分高的人)提儀建一宗祠以供奉逝去的長輩或者存放族譜或者作為族中議事之地。作為族之人,有的在外經商,有的做包公頭,還有的開工廠等。他們的腰包鼓鼓的,建宗祠你捐兩萬他捐拾萬,而且族中男丁和配偶必須按人抽錢以作為建祠開銷。B莊某姓氏人不算多,但其他不遠村莊也有其族分居之人,數個村莊聯合起來議建宗祠。A莊宗祠完工後B莊有人到A莊視察其建築並籌款,一年以後,B莊的宗祠完工氣勢比A莊更雄偉、更氣派。就像我們小家庭一樣產生了經濟攀比、建築攀比。


許光暉


這是好事,建祠堂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家族文化傳播的復興,在當前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都進城了,只有逢年過節才回去一趟,去祠堂祭祖,在祠堂裡辦點春季的集會,喜事。這些都是親情,友情,人情鏈接的紐帶,更是中華文化傳承的最接地氣的載體,也是遊子思鄉記憶中的那個地方,那點鄉土,那點溫存的故鄉情。





大鵬侃車


在農村,幾乎每個村裡都有自己姓氏的祠堂,像我們村裡武式姓氏的祠堂建的最大也最好。

個人認為祠堂是一個家族存放先人牌位,祭祀先人,祈福後人的地方,更代表一個家族的凝聚力和實力,所以才有攀比之風。

建祠堂的出發點和意義都是好的,但是盲目的攀比與跟風,不僅勞民傷財,而且如果家族內部貧富不均,多少會激化家族內部矛盾,結果倒起了反作用


農民二磊


建宗祠是尋根祭祀祖宗的地方是好事,是一個姓氏的追根溯源,在經濟發達的地區農村才有這種現象或經濟暴發戶帶頭,別人跟上修建宗祠,但是要知道修建宗祠不是好修的,首先要有原始家譜和堂號作尋祖認宗的可靠根據,從你的始祖向下一直至你,每一代祖宗的名諱和繁衍生息的歷史,分佈情況,遷離情況都要寫進家譜,始祖向後每一代牌位都要敬奉祠堂,∵祠堂要有專門僧人誦經祭拜,專人負責打掃衛衛生,族中要立族規族約,專門約束族中人尊紀守法,族中大事要有族長坐政處理,但不能違法,

祠堂修建不是憑你有錢,一時頭腦發熱,想象而己,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修建,有的人連自己的曾祖父的名諱都不知道,向上更不知道,從那裡分支…遷過來也不知道、還談得上修什麼宗祠,修建宗祠在過去族中出了偉人,或對社會有貢獻的大事,為了紀念,說明家族興旺發達才可重整宗祠,不能認性辦事。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不對的請評論。


王則純


這是說明農村經濟發展越來越好了,農民們都有錢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有錢,條件好了,自然會追求文化,傳統方面的,一個宗祠,在當地人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我們村的盧氏宗祠就經過大半後的修整,剛剛竣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