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牛二隻是和楊志開玩笑開過了而已,何罪之有?楊志為何要殺他,而且還是補刀殺死?

瘋狂特效墨鏡先生


不作就不會死,別惹老實人,何況楊志不是什麼善茬。



再說牛二可不是開開玩笑而已,他那叫胡攪蠻纏,巧取豪賭,他這套對尋常人來說真個叫屢試不爽,老百姓都怕硬的啊,但在楊志這個煞星面前可不好使。

牛二把楊志逼到極點了,也是把自己往死路上送。

說牛二的事情之前咱們先說說崑山反殺案,人在急眼的時候沒那麼多理智可言

崑山反殺案可以說人盡皆知了。

一八年八月二十七號晚,一輛轎車和一輛電動車發生輕微碰撞。


轎車車主劉某和電動車主爭執起來,轎車車主從車裡取出了刀子,開始追砍電動車主。

但因為醉酒,劉某沒能砍死電動車主,手裡的刀反而脫手。

見到地上的刀,電動車主撿起來反擊,將劉某砍成重傷,劉某不治身亡。

我相信電動車主平時是個善良的人,但是他的生命已經受到了威脅,而且在被追砍的過程中,他的恐懼和憤怒肯定達到了極點,所以一有機會他立刻展開反擊,捍衛自己的安全。

這個時候想的是自保,哪還會像平常的時候一樣還想著我不能傷別人,這是不好的,他如果有那麼一絲猶豫的話,肯定被劉某砍死了。

劉某是個惡霸,平時打架傷人、尋釁滋事什麼的是家常便飯。

這不他剛出來沒多久,因為什麼被關呢,之前他去KTV唱歌,服務員給他說沒房間了,可不可以等一等,他上來就是一拳,服務員鼻樑骨被打斷了,這和李逵一言不合拿湯淋人,一拳打暈賣唱女的行徑有異曲同工之妙,說劉某是現代版李逵不為過。

這樣一個人平時橫行慣了,不知道怕和收斂為何物,最終為此付出的代價。

牛二也差不多,平日裡欺男霸女慣了,東京汴梁的官府都拿他沒辦法,他有恃無恐


牛二是個潑皮破落戶,被汴梁群眾喚作“無毛大蟲”。 他專愛尋隙滋事,欺壓良善,佔老百姓的便宜,大抵上碰瓷訛詐的事可能也沒少幹。

這樣的人官府拿他沒辦法,他做的都不是什麼大案,牛二很聰明,懂得打擦邊球,一直遊走在灰色地帶。 大老爺和捕快都不管這人,尋常百姓自然更不敢惹這類人,他們只能避而遠之,寄希望於大蟲不來主動找麻煩。

久而久之牛二得意洋洋,愈發的無法無天,他已經不知道害怕是什麼感覺了,他覺得根本沒人能把他怎麼樣,所有人都是紙老虎,他才是真大蟲!

某日牛二百無聊賴,看到了在街上賣刀的楊志。

牛二隻覺得這日子真是淡出個鳥來,這個臉上有青色胎記的人倒可以逗上一逗,這麼做也能娛樂娛樂身心不是。

念及此節,牛二大踏步走了過去,他已經打定主意要撩撥楊志。

無冤無仇他找楊志的晦氣幹嘛,高興啊,人活著最重要就是開心,捉弄欺負人牛二就是感到舒坦。

他卻不料不到自己碰到了命裡的剋星。

楊志賣刀的時候正沒好氣,牛二的行為無異於火上澆油,他撞在了槍口上


楊志是楊家將後人,想當年祖先何等英雄。

到了他這兒,雖然是個武舉人,但是國家無大的戰事,沒有發揮餘地。

楊志想效仿祖先馳騁疆場,做出一番事業的理想暫時是實現不了了。

那就暫且做個殿帥府制使吧,可押運一趟花石綱還偏偏就他翻了船。

楊志怕獲罪,一溜煙似跑了。

後來宋徽宗大赦天下,楊志再起燃起了希望,他準備了不少財物上下打點,希望再弄個一官半職做做。 怎奈高俅不吃這套,反而將他羞辱一頓。

楊志捱了一頓罵,做官的理想也化為了泡影。

不得已之下他只好回到客店,想去別處某個營生。 過了幾天他身上的銀子花光了,店錢都付不起。

楊志只好去賣祖傳的寶刀,本指望靠自己一身本事某個差事,卻淪落到賣傳家寶的地步,楊志的鬱悶心情可想而知,一方面他覺得自己辱沒了先祖為名,一方面他覺得高俅這廝真實心胸狹隘,故意陷害良善。 雖說楊志站在了街上,心裡依然不能平靜。

牛二這個時候來挑事,不是找打?

楊志雖然看對方不靠譜,但還是很禮貌的,把寶刀的特點一一講解演示給對方看。

最後一項殺人不見血卻沒法表演,牛二偏來勁,非要楊志殺個人,話不投機,我惹不起你,還躲不起嗎,楊志就要走。

牛二則不依不饒,走你是走不了的,留下這口好刀再說。

楊志一怒之下推了牛二一跤,這時候牛二知難而退的話,楊志也是不會起殺心的,偏牛二沒吃過虧,又舉拳來打楊志。



楊志心裡本來憋著一股子氣,牛二的舉動好似點燃了火藥桶,楊志失去了理智,把一口惡氣全灑在了牛二身上,他連刺三刀,方解了心頭之恨,戳不死高太尉,還不敢戳死你個無賴嗎?!

楊志做得確實過分了些,牛二惹你,打他一頓便了,幹嘛還要殺死,不過就算楊志赤手空拳,也夠牛二喝一壺的,說不定也是三拳打死賴牛二。

牛二整個一作死能手,不長一點眼,不要說楊志,就算換成林沖碰上這事也打得他滿地找牙。

整個水滸裡自找死路的人太多了,像那閻婆惜,史進的相好的,這裡不贅述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做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可有些人偏偏不懂,這樣的人要怎麼去改變,只能讓燕雙鷹去改變了。


西堤君


首先,我證明:牛二不是被楊志砍死的,是死於一起交通事故。

據媒體報道:趙本山徒弟牛二,就是牛三他哥哥。騎一輛摩托車路過檢查站,喝沒喝酒忘了,有什麼高興事也忘了,反正挺興奮,車速挺快。

他尾隨一輛汽車屁股,撒丫子蹽,也稀裡糊塗的。人家都已經過檢查站了,橫杆在往下落,他“咣嘰”懟上了,結果“嘎”過去了。

還有,牛二總是趁老趙不在家,跑到玉芬跟前騷擾人家。你說都跟人家離婚了,還來蹭吃蹭喝蹭玉芬的“豆腐”,還把愛逞能的德彪一腳“咣”踢到“襠”上了。

牛二的潑皮無賴,把老趙氣急眼了,現學了拳擊,現用在了牛二的下巴上。不過,並沒把他消咋樣,更沒要了他的命。

總之,牛二的死跟楊志和老趙沒任何關係,是他自己的問題。





0大木瓜0


我殺了牛二,那是牛二不長眼,我一肚子火氣沒處撒,他偏要過來欺負我,就差騎著我脖子拉屎拉尿了。高俅欺負我我沒辦法,你個潑皮無賴也欺負我,那就怪不得我了。

我叫楊志,一出生臉上就有一塊胎記,嚇壞了接生婆。雖然我長得醜,可爹孃並沒有不喜歡我,他們從小就教我讀書習武,還總是告訴我一些我祖上的英雄事蹟。對了,我祖上是天波府楊家,就是你們聽評書看電視知道的那樣,我家祖上曾是大宋的中流砥柱,保家衛國,滿門忠烈,先祖,高祖都死在了戰場上。後來家道中落,淪落至此真是對祖宗有愧啊。

我立志要光大門楣,帶領我們楊家重新走向輝煌,讓萬人敬仰。於是我從小練武,刀槍棍棒無所不精,那年終於中了武舉。本來我想憑著一身武藝殺敵報國,卻不曾想被分到了殿帥府當差,整日裡做些雜差。唉,朝廷昏暗,奸臣弄權,像我這般有本事的人卻得不到重用,真是鬱悶。

那一次,我押解花石綱,在太湖裡翻了船。結果就被免了職,制使也做不成了,這不是辱沒家門嗎。沒有辦法,只有變買了家產,到京城去送禮,求個官復原職。唉,真是丟人啊,想我一向看不上走後門送禮的人,正是這樣的風氣,害得我等有志之士報國無門。沒想到我也混到了這個地步,活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模樣。唉,丟先人啊!

當我把尊嚴揣進了口袋,厚著臉皮給高俅送禮時,心裡雖然彆扭,羞愧,恥辱,卻不得不強顏歡笑,裝出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樣。我想著忍一時之辱,能夠換來一次機遇,日後也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沒想到,那可惡的高俅老賊,收了我的錢財,卻轟狗一樣把我趕了出來。

唉!蒼天無眼啊!想我大好男兒,堂堂忠良之後,竟落得個如此下場。可恨那高俅老賊,真要把人逼的落草為寇嗎?不,不行,我已經辱沒了祖宗,絕不能去當山賊土匪,讓子孫後代也永遠抬不起頭。如今只有先安定下來,再走一步看一步了。可是我除了會耍刀弄槍,還會什麼呢?難不成讓我去當個店小二嗎?唉!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身上沒錢,連店小二都不給你好臉色。如今只有先把祖傳寶刀拿去換些錢財了。

這個可惡的潑皮無賴,平日裡囂張跋扈佔便宜沒夠,連灑家的寶刀他也敢訛?真當我楊志是個誰都可以欺負的軟蛋?老子一隻手就能弄死你。算了,俗話說好鞋不踩臭狗屎,我堂堂男兒怎能和一個潑皮糾纏不清?沒必要。

可是牛二這廝真是欺人太甚,走也不讓走,又不掏錢買刀,還耍無賴讓我殺個人試刀。來回的拉扯中,我的頭腦一片空白,這段日子以來所有的委屈,所有的侮辱,一幕一幕的湧了上來。那沉湖的船隻,革職的文書,變賣的家產,高俅鄙視的眼神和轟狗的口氣,一遍又一遍的在我眼前浮現。我心中的怒火,早已抑制不住的想要噴薄而出,我要殺人,我要殺人,我要殺人!你個腌臢潑皮,狗一樣的東西,也敢欺負我楊志?不跟你一般見識還真以為你可牛逼了是吧,啊?弄不死高俅老賊,我還弄不死你個狗玩意兒?

就這樣,在牛二的堅持不懈的撩撥之下,我胸中的怒火達到頂峰,終於找到了一個洩憤口。牛二的死,只怪他不長眼!


酒瓶裡的菸頭


我懷疑你是為了閱讀量和答題量故意顛倒是非。

在水滸傳中這樣寫到:

牛二緊揪住楊志說道:“我偏要買你這口刀。”楊志道:“你要買,將錢來。”牛二道:“我沒錢。”楊志道:“你沒錢,揪住灑家怎地?”牛二道:“我要你這口刀。”楊志道:“我不與你。”牛二道:“你好男子,剁我一刀。”楊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跤。牛二爬將起來,鑽入楊志懷裡。楊志叫道:“街坊鄰舍,都是證見:楊志無盤纏,自賣這口刀,這個潑皮強奪灑家的刀,又把俺打。”街坊人都怕這牛二,誰敢向前來勸。牛二喝道:“你說我打你,便打殺值甚麼?”口裡說,一面揮起右手一拳打來,楊志霍地躲過,拿著刀搶入來,一時性起,望牛二嗓根上搠個著,撲地倒了。楊志趕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連搠了兩刀,血流滿地,死在地上。

楊志本是名家之後,因有困難被迫上集市買家傳寶刀,不料遇上牛二,水滸傳中是這樣描述牛二的:原來這人是京師有名的破落戶潑皮,叫做沒毛大蟲牛二,專在街上撒潑、行兇、撞鬧,連為幾頭官司,開封府也治他不下,以此滿城人見那廝來都躲了。

牛二是有名的潑皮,連開封府都拿他沒有辦法,因而他更是為所欲為,因為楊志寶刀能殺人不沾血,牛二便讓楊志殺個人,楊志不肯,說可以用狗試試,但牛二持意要楊志殺人,因為楊志不肯殺人,但要要志殺他,楊志不殺,牛二便來打楊志,逼楊志殺自己。楊志因此而性起,但殺了牛二。

你說牛二隻是開玩笑?牛二本身就是地方毒瘤,百姓敢怒不敢言,牛二見楊志落魄,但耍弄楊志,逼楊志殺人,又搶他寶刀,你認為這是玩笑?這是牛二對楊志的侮辱,楊志一個好漢,又怎能忍受。再說,如果楊志不動手會怎樣?牛二開玩笑之後便走了?牛二當時已經動手打楊志,要搶刀了,而楊志已經要靠賣刀來維持生計了,如果楊志不還手,那麼刀會被搶,楊志的下場很有可以就是凍死街頭,哪裡還有什麼青面獸。

所以,你在問問題時先搞清楚,別顛倒是非,你下一個問題是不是還想問,西門慶和潘金蓮兩情相悅何罪之有,武松卻將他們殺死,而且手段還很殘忍。

最後勸你三觀正點,問的問題別顛倒是非。


二點十一分


首先,牛二並非是和楊志開玩笑,他這是掌握了強取豪奪的不二法門,後來有一類乞丐,應該是牛二的徒兒徒孫,這類乞丐被人稱作“血討”,他們手持碎瓷,你若給了,倒還罷了,若是不給,他們便用瓷片自殘,一般都是在自己臉上剌上一道血痕,那麼,你再給他個仨錢倆文的,可就打發不走了!如果你還置之不理,那麼事情就更大了,他會惡狠狠的剌出血來,塗抹在你家門口,這一招,屢試不爽,沒有不成功的。

牛二比“血討”猶甚,他那應該叫“命討”,以命相逼,尋常人等,哪裡會敢隨便殺人,只有自嘆倒黴,捨棄東西,也不自找麻煩,估計,牛二僅憑這一招,就橫行了汴梁城,他深諳人的心理秉性,橫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他伸出脖子時,就已經穩操勝券,你絕對不敢砍,既然不敢砍,那寶刀你就乖乖的送過來吧!

所以,這不是開玩笑,這就是牛二強取豪奪的手段!

至於楊志為什麼就把牛二給咔擦了,那也是他迫不得已,忍無可忍了!

黃河上翻了船,沉了花石綱,丟了烏紗帽,楊志就心情失落,到了東京,上下打點,四處走動,求爺爺告奶奶,受盡冷落,銀子花光了,卻一事無成,吃飯都成了問題,心情已經極其低落,無可奈何才去市上賣祖傳寶刀,可以說是孤注一擲,寶刀就是他的全部希望,只有賣了錢,才能繼續活動,以求前程,但就是這僅存的一點希望,也要被牛二攫取,是可忍孰不可忍!

再者,楊志乃名門之後,楊令公之孫,堂堂的大英雄,豈容狗輩欺凌,一刀揮下,快意恩仇!



七鬥


牛二那是套路,才不是開玩笑。牛二其實和其他的地頭蛇還真不太一樣,他完全是人們的善良和隱忍縱容出來的潑皮無賴。

叫牛二“無毛大蟲”,說開封府也奈何不了他,不是因為牛二是某衙內。牛二就是社會閒散人員,真的要說殺人放火的大案、要案,他還真沒幹過,但是尋隙滋事,欺壓良善,佔老百姓的便宜,對他而言是家常便飯。他就是那種三天五頭進號子,然後隔幾天又會出來,最後官府也拿他沒轍的那種社會底層渣渣。正是因為有案底,但是又判不了死罪,所以這樣的人呢,反而老百姓都怕,因為他的生命和時間都不值錢,和他耗下去,你不知道你的人生會往哪種無法挽回的方向發展。

“京師有名的破落戶潑皮,叫做沒毛大蟲牛二,專在街上撒潑、行兇、撞鬧。連為幾頭官司,開封府也治他不下,以此滿城人見那廝來都躲了。”

在社會學上,對牛二這種人有一個定義,那就是“身邊的垃圾人”。所以在集市上正常做著生意的百姓,一聽說牛二來了,瞬間一條街都能跑光。因為整個汴梁城的百姓都知道牛二是什麼人。

楊志原本是一輩子都無緣和牛二這種人交集的,但是他的人生卻因為這個破落戶而發生改變的。

青面獸楊志作為“楊家將”的唯一後人,到了他這一代家道已然敗落。但是楊志是一個刻苦奮進的人,他勤練武藝,希望博取功名,希望能夠封妻廕子,光宗耀祖、重振家族輝煌。

但是很顯然,經過前期的努力,楊志原本是有一個制使的差事,在東京汴梁也算是中產之家,雖然比上不足,但是比下仍然有餘。但是一提到身世,楊志仍需努力。

然而作為“楊家將”的後代,楊志並沒有出現在西北的前線,而是在替宋徽宗護送“花石綱”。頂著武將後人的名頭,乾的卻是家奴的活。因此命運和他接連開了個玩笑:

首先,押運“花石綱”任務由於船在黃河翻了而失敗,導致了自己的差事丟了;

其次,耗盡家財給太尉府高俅送禮,結果真碰到高俅氣頭上,錢白花了不說,還適得其反;

再次,自己家產用盡,盤纏花光了,差點被店家趕出門,所以只能靠把“祖傳寶刀”賣了,求點盤纏;

最後,賣刀竟然又碰到了“垃圾人”牛二。

牛二無形中成為了壓垮楊志“一心通過仕途,搏一個封妻廕子,不負家族榮譽”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牛二的眼裡,楊志就是一個小綿羊,自己欺負過的沒欺負過的熟面孔的都跑了,現在留下一個醜了吧唧的生面孔,而且態度恭敬,一看就是可以被欺負的對象。

在牛二的套路里,再有理的事情,牛二都能找出所謂的“漏洞”來,以證明他巧取豪奪了你都是“合理合法”的;當牛二的這個套路不靈的時候,牛二還有第二個套路,那就是無理變有理,跟你耍橫,直到你服軟。因為通常在強詞奪理、蠻橫不講理的時候,普通的老百姓都是選擇妥協的,所以牛二心裡的“底”,也就在這裡,所以這才是他有恃無恐的關鍵所在。

所以在牛二套路楊志的時候,以粗魯開場,然後看楊志不為所懼,就開始上“正規套路”,既然是賣刀,而且價格不菲,要價3000貫。若是遇到林沖那樣的買主,立馬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喜歡得不得了。

但是牛二偏說,“甚麼鳥刀?要賣許多錢?我三十文買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鳥刀有甚好處,叫做寶刀?”

好了,牛二一下來把生意“談判的主場”拉倒了自己的邏輯體系裡了。其實按照習武之人的脾氣而言,一個字“滾!”但是楊志只想賣刀換盤纏,好再尋棲身之處,所以表現得極為剋制。抑或楊志出身名門,根本就不懂得底層事態的險惡。楊志不但沒有發飆,而且還耐心地把“祖傳寶刀”的“三個好處”給講解清楚。

這一關過去了,但是牛二很快就在楊志的話裡找到了一個“漏洞”,從而給自己敲詐勒索,尋找“理論依據”。因為楊志“祖傳寶刀”的“三個好處”分別為:

“第一件,砍銅剁鐵,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過;第三件,殺人刀上沒血。”

那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一 一驗證吧,哪一件驗證不出來,牛二就有理由“合理合法”攪得你雞犬不寧,直到你最後自認倒黴,花錢了事,或者被牛二言語、腿腳上佔了便宜了結。

其實在牛二的概念裡,第一件和第二件都好驗證,關鍵是第三件是萬萬驗證不了的。因為他的經歷告訴自己,還沒有人敢當街殺人呢。這也是他可以一直囂張到現在的原因所在。

但是,現實終於狠狠地教訓了牛二,牛二囂張地要求楊志驗證第三件好處,也就是“殺人不見血”。然而楊志還在忍,他讓牛二找條狗來,楊志試圖用“殺狗刀上沒血”來驗證“殺人刀上沒血”。

但是牛二要你驗證這第三條的目的是什麼啊?就是要把楊志逼到牆角,然後踏上一腳,宣佈自己勝利。楊志事實上已經被逼得無路可退了,但是楊志還在儘量求退,哪怕跪著退出,他也忍了。然而“垃圾人”牛二卻並沒有就此打住,他似乎也感受到楊志即將被壓垮,所以更加得寸進尺。

於是牛二更加挑釁地去搶奪刀,甚至在失敗之後,掄起拳頭要揍楊志。

楊志霍地躲過,拿著刀搶入來;一時性起,望牛二顙根上搠個著,撲地倒了。楊志趕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連搠了兩刀,血流滿地,死在地上。

楊志的第一刀插向牛二的顙根(咽喉的後部),這個動作連貫著搶刀的過程,可以說6分主動,4分被動,插顙根,說明牛二的言語深深傷害了楊志,也是楊志“一時性起”的主要原因。然後牛二倒地之後,楊志又在牛二的胸脯上插了兩刀。這時的楊志已經冷靜下來了,既然做了,牛二這種人是堅決不能留活口的,這專業術語叫“補刀”。此刻的楊志已經不再唯唯諾諾了,反正自己的仕途無望了,官司是吃定了,所幸活得像個漢子,說不定有另一番出路。

楊志叫道:“灑家殺死這個潑皮,怎肯連累你們。潑皮既已死了,你們都來同灑家去官府裡出首!”

楊志的結果也換回了天漢州橋的百姓對自己的認可和支持。

自己被抓到大牢時,眾鄰舍都出了供狀保放;牢裡眾多押牢、禁子、節級都佩服楊志,而不敲詐楊志;連推司都把楊志的供狀改成了“鬥殺”;楊志被迭配北京大名府的時候,天漢州橋的大戶們都專門集資了錢,專程送楊志,還安排酒席讓押送的衙役路上照顧楊志。




炒米視角


牛二,顧名思義,雖然有點牛,實際卻很二。

這是個二貨,明明可以靠勞動吃飯,偏偏靠耍潑皮、幹黑社會。

牛二這廝平日驕橫慣了,自以為這東京無人敢管他了,哪知遇上楊志。

楊志何許人也,武候楊令公之孫,忠良之後,那還了得。不過楊志和林沖一樣,都是知法度之人,自然不屑於殺這麼一個潑皮。

"我與你往日無冤、近日無仇,沒來由殺你做甚?"

所以楊志是誤殺,牛二的好日子結束了。

整個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楊志丟了花石綱,去高俅那領罪,被趕出來,官也丟了,於是賣刀。那牛二不知好歹要買刀,卻不願給錢。他難為楊志,又是讓砍銅錢,又是讓吹毛,最後還讓楊志殺人。楊志自是不肯,要收回寶刀,二人爭搶過程中,牛二被殺。

牛二認為楊志好欺負,二勁上來了,百般戲弄老實人,還讓楊志殺他自己,拿自己做實驗(“你說殺人,不曾說殺狗“),你說二不二。

天下還有這等好事!楊志殺了牛二,看來也是遂了這個潑皮的願了。

所以,楊志賣刀,順帶殺了個潑皮,也算是為民除害了。

這件事也說明,做人不可太黑,不能太牛二!




FLT超光速影院


楊志賣刀賣的是自己的信仰

武俠裡有句老話:劍在人在,劍亡人亡。

在武俠演義史上,能排上號的英雄心酸史的,楊志賣刀和秦瓊賣馬一定是名列榜單。英雄最難的不光是遲暮,還有一文錢難到英雄漢子。

英雄的面子就是招牌。

當年,楚霸王項羽就是過不了面子這個坎,才自刎烏江。

所以,楊志的那把寶刀失則是自己的半條命。

生辰綱的餘怒

生辰綱本來是楊志眼裡的一場富貴,一路上自己小心慬慎,放個屁都怕地上砸個坑。結果還是丟了一切。

於是楊志對一切不勞而獲,巧取豪奪是打心眼裡瞧不起加憤怒的。

牛二的行為特徵就像一個熊孩子,很欠收拾的那種討人嫌。因為,牛二本身就是一末流的潑皮,沒什麼本事,靠得就是不要臉。

不要臉的遇到不想活的,還想據為已有。

貪心太大,牛二非死不可。有執念的人最不能惹,楊志既然起了殺心,牛二更是非死不可。因為,我覺得很正常,我是楊志也非殺牛二。因為,有些得舍,是要看自己樂意不樂意給。

自古以來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楊志後來確實是有上吊的打算。還好後來想通了一個道理,自己死都不怕,還怕活不下來。

我是打醬油的旁觀者,周星馳《大話西遊》猴子裡對一切那些個几几歪歪計劃透頂的人,殺了世界才清靜。有時候,這樣做是對的。世界非常需要安靜的環境!!


冷眼旁觀醬油客甲


這個問題提的真是想讓人吐槽,其實看看原著就能理解了。

在一些人眼中,牛二雖然是潑皮無賴,但是並沒有罪,他雖然對楊志糾纏,卻沒有殺人放火,也沒有打架鬥毆,根本就不該死,即便有罪也罪不至死。既然如此,楊志為何要殺他,而且還是補了兩刀,才殺死牛二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必須要先了解一下當時的牛二和楊志。

先說牛二。牛二是繼高俅之後,東京城裡的又一個潑皮無賴。牛二和高俅雖然都是潑皮無賴,但兩人的點不同,高俅是帶著公子哥兒在三瓦兩舍裡穿花過柳,把公子哥兒帶壞了,花錢無數還坑人,禍害的是少數人;但牛二不一樣,他是禍害很多人,以至於整個東京城的老百姓都害怕他。

原來這人是京師有名的破落戶潑皮,叫做沒毛大蟲牛二,專在街上撒潑、行兇、撞鬧,連為幾頭官司,開封府也治他不下,以此滿城人見那廝來都躲了。——《水滸傳》

也就是說,牛二常在大街鬧市中行兇鬧事,但因為沒有人命官司,所以頂多抓緊去蹲一段時間。但是出來後,牛二還是這樣,開封府雖然治理過他,但是治標不治本。所以說,牛二整個就是一無賴流氓。

您說這樣的人,正常過日子的人誰敢去惹他?他不怕蹲監獄,正常人怕,這就是大家躲著他的原因。

從牛二的綽號也能看出來,他是個什麼樣的人。牛二的綽號是“沒毛大蟲”,所謂大蟲,就是老虎,把牛二比喻沒長毛的老虎,足以說明牛二的“厲害”,這正應對前面說的他在街上行兇、撞鬧,說明他不僅是無賴,還可能會打人、傷人。

老百姓怕他,對他儘量忍讓,時間久了,牛二就這樣糾纏人、訛人,以此達到自己的目的。對楊志,牛二就是這樣的心理,他以為自己纏著楊志,逼著楊志殺人,楊志不敢,這樣楊志就能把刀給他了。

再說楊志。楊志的命運並不順利,他是楊家將的後人,武藝高強,曾經中過武舉,官至制使。但是做了制使後,他並沒有機會去沙場效力,反而是為皇帝押送花石綱。此後,他的命運就是一波三折,一直低谷期。

押送花石綱時,攏共十個制使,其他九個都沒事,偏偏楊志遇到了風浪,花石綱掉到了黃河中;楊志一直想恢復祖上名聲,此刻反而落了罪,他擔心有辱先人聲名,所以不敢自首,跑路了;後來皇帝赦免了他,他就帶著錢去找高俅,希望繼續做個制使官,然而高俅根本不給他機會,直接把他趕走了。

官丟了,錢也花完了,楊志走投無路,這才去賣祖傳的寶刀。可以想象,那個時候的楊志,是多麼的失落、抑鬱。

楊志本就一肚子氣了,牛二又百般糾纏,不給錢硬要刀,甚至逼著楊志殺自己;再想想自己的身世、命運,楊志怎麼能不來氣?在這個時候,牛二還揮拳來打楊志,楊志本就是武將,脾氣不太好,忍了半天已經忍無可忍,於是心裡所有的怨氣都發洩了出來。

(牛二)口裡說,一面揮起右手一拳打來,楊志霍地躲過,拿著刀搶入來,一時性起,望牛二嗓根上搠個著,撲地倒了。楊志趕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連搠了兩刀,血流滿地,死在地上。——《水滸傳》

看到了吧,楊志是“一時性起”,所以殺了牛二。而且從他補刀來看,顯然他氣得不行。楊志與牛二毫不相識,也無冤無仇,他從來沒想過殺牛二,丟官了他都覺得有辱先人,怎麼會想著殺人犯罪呢?

所以,從根本上來說,楊志本就帶著一肚子怨氣和無奈,又被牛二的糾纏無賴,氣得失去了理智,個人已經失控了,所以激動之下,殺了牛二,後面補的那兩刀,就是最好的證明。放在今天,楊志的行為,屬於激情殺人。

當然,從法律上來說,牛二確實罪不至死。

儘管如此,但是楊志的確算是為東京城除了一大害蟲,故而開封府照顧他,東京城裡的百姓也都可憐楊志,都願意為楊志作證,還出錢幫他上下打點。可以說,楊志殺一牛二,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也正是因此,所以楊志被判得很輕,被髮配到大名府充軍了,這其實是照顧楊志。因為楊志就是想上戰場殺敵立功,押送楊志的張龍趙虎,一路上都對楊志很照顧;梁中書對他更是好,直接把他提拔為提轄了。


自說文史


楊志其實不敢殺人

青面獸楊志作為楊家後人,或許是唯一後人,他唯一想法是光宗耀祖,為此勤練武藝,妄想著憑藉手中刀槍搏一個封妻廕子,重現舊時楊老令公輝煌。奈何世道人心,皆不古,大宋以文御武,講究的是東華門外唱名者英雄

對於武者那是殺其心誅其意,玩馴服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楊志就算中了武舉,說好聽一些也不過是一蠻漢罷了,說的不好聽一些,他就是一圈中獸,看著兇猛,其實無血。這不,練得一身好武藝的楊志,四處碰壁,遭人白眼,連個盤纏都沒了個著落

遇到牛二時,楊志已經落魄的無以復加

給他的白眼的達官貴人,楊志不敢得罪,只能陪著笑臉,忍氣吞聲。可野獸畢竟是野獸,就算被馴服,他可能不敢對主子齜牙咧嘴,但對於那些低級的綿羊,惹急了,還是會咬人的……

賣刀之時,楊志本就憋著火,潑皮牛二挑釁,那真是引火上身。對於楊志來說,他自有一份驕傲,自己乃是楊老令公後人,高俅欺負自己也就罷了,你一潑皮算什麼玩意?我已經一退再退的了,既然想試刀,那就試吧,憤而拔刀……

手起刀落,果然不沾血……

在水滸中,楊志性格和林沖其實差不多,都是委曲求全的主,殺了潑皮洩了火,繼續搖尾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