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二戰末期日本已經無力抵抗,美軍為何還要投放原子彈?原因有兩點

二戰末期日本已經無力抵抗,美軍為何還要投放原子彈

德國戰敗投降後,日本投降只是時間問題,美國為何要投放原子彈

1945年8月6日,日本廣島上空飄起了蘑菇雲,具有毀滅地球能力的核武器,開始第一次在實戰中被使用。在遭到核武器攻擊後,日本政府仍然想要負隅頑抗,他們封鎖了核爆炸的消息,依然在對民眾宣傳"一億玉碎"的思想。廣島核爆炸三天後,日本的另一個城市長崎上空也飄起了蘑菇雲,日本被核武器的巨大威力嚇呆了,再也不敢提所謂的"一億玉碎"。在長崎核爆炸結束6天后,日本天皇發表了投降詔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二戰末期日本已經無力抵抗,美軍為何還要投放原子彈?原因有兩點

實際上在美國向日本投放核武器之前,日本的精銳部隊已經損耗殆盡,蘇聯也答應要參與對日作戰,反法西斯同盟擊敗日本只是時間的問題。在這種背景之下,無論美國是否投放原子彈,日本遲早都會投降。而且美國屬於一個民選國家,投放原子彈可能會導致美國民眾的大規模反感,況且當時原子彈的技術只有美國掌握,如果美國沒有使用原子彈,蘇聯也不會傾盡全力去研製原子彈。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美國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對日本進行核打擊呢?

二戰末期日本已經無力抵抗,美軍為何還要投放原子彈?原因有兩點

從二戰結束前的國際局勢來看,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一方面是因為美國面對著日本"一億玉碎"的威脅,另一方面是美國面臨著蘇聯"搶地盤"的威脅。

雖然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打的非常順利,但是美國每攻佔一個島嶼,都會付出極大的傷亡。因為日本士兵很少有人主動投降,他們用埋地雷和挖地道的方式對付美軍,給美軍帶來了巨大的傷亡。在美軍攻入日本領土之後,日本還提出了"一億玉碎"的口號,號召所有日本人跟登陸的美軍同歸於盡。

二戰末期日本已經無力抵抗,美軍為何還要投放原子彈?原因有兩點

美國攻佔日本需要付出數十萬美國大兵的性命,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則能夠減少這些美軍的傷亡。從美國的國情來看,用原子彈殺傷數十萬敵國的平民,要比數十萬美軍的傷亡更容易讓美國民眾接受。而且在德國投降之後,蘇聯控制了東歐地區的大部分國家,歐洲的傳統強國都已經衰落,歐洲的戰略平衡已經被打破。美國為了保障自己亞洲地區的戰略優勢,不得不盡快結束對日本的戰爭。

二戰末期日本已經無力抵抗,美軍為何還要投放原子彈?原因有兩點

假如美國不投放原子彈,即使美國拼盡全力去攻打日本本土,充其量只能佔領大半個日本。然而蘇聯能夠從陸地上去進攻朝鮮半島,從海洋上去進攻北海道和本州島的北方。一旦美國和蘇聯在東京會師,那麼日本也會被美蘇分區佔領,美國在亞洲地區的戰略優勢就不復存在。美國在8月6日和9日對日本投降原子彈,日本在8月15日投降,由於蘇聯沒有來得及進攻到日本本土,蘇聯只分到了朝鮮半島的一半,卻沒能分到日本本土的地盤。

二戰末期日本已經無力抵抗,美軍為何還要投放原子彈?原因有兩點

當美國用原子彈打擊日本的同時,其他國家也都看到了原子彈的巨大威力,在二戰結束之後,世界上的主要大國都開始研製核武器。核武器的出現讓人類有毀滅的危險,不過核武器的出現也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出現。因為世界上的主要大國都擁有核武器,世界才能夠保持著相對穩定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