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危急時刻,臨床研究更應秉持科學原則

截至3月4日,全球共報告9294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死亡3160例。


4日當天,中國報告了120例病例。這是自1月20日以來的最低病例數。在中國以外,新冠病毒已經擴散到全球80多個國家,確診超1萬例,死亡200多例。其中幾乎90%的病例來自韓國、意大利、伊朗3個國家。


世衛組織(WHO)已將全球新冠病毒傳播風險和影響風險級別上調至“非常高”。


那麼,科學家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的發展?科學“武裝”什麼時候才能發揮作用?應對突發疫情,科研應該如何做?美國得克薩斯農工大學藥物搜索中心主任劉文設,尼帕病毒發現者、馬來西亞科學院院士Lam Sai Kit向《中國科學報》談了自己的看法。


《中國科學報》:全世界都在等待WHO何時將新冠肺炎界定為大流行病。對此,你如何看?


劉文設:這個病毒肯定會迅速蔓延到全球,最終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倖免。現在韓國應該還只是在暴發的前期。意大利有整個歐盟作為支撐,反倒不會特別嚴重。但可以預見,整個歐洲應該會全部淪陷。我比較擔心的其實是伊朗,它會被衝擊得比較厲害。伊朗的醫療條件比較差,相對比較封閉,又處於歐美製裁當中。


在美國肯定會傳開,但估計不會有中國那麼嚴重。


Lam:全球上一次宣佈大流行病是在2009年,起因是H1N1甲型禽流感。儘管SARS、MERS、寨卡病毒、埃博拉病毒的暴發也導致嚴重損失,死亡率也很高,但均未讓WHO拉響大流行病的警報。現在,除南極洲以外的所有大洲都受到影響。問題不在於是否會宣佈大流行病,而是什麼時候宣佈。


無論WHO是否宣佈新冠肺炎為大流行病,重要的是我們要為此做好準備。我們應該在仍然有機會這樣做的時候武裝自己。


《中國科學報》:有報道稱,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類似非常嚴重的流感。你怎麼看待新冠病毒傳播性增強和毒性減弱的說法?


劉文設:病毒的毒性和侵染性是一個比較複雜的話題。病毒隨著蔓延,侵染性會變得越來越強,病毒傳播的力度越廣,自我繁殖的速度就越快,這是一個競爭機制。


病毒的毒性、致死性並不一定變得更低,只不過身體更強的、適應病毒的人能夠活下來,弱的人因為抵抗力差,在整個生物競爭選擇過程中被擯棄了。


現在,如果我們沒有做出疫苗和藥,最終的結果可能也會這樣,即它會季節性地出現。新冠病毒是一個膜病毒,在空氣中對溫度、紫外線特別敏感。在夏天活性會降低,慢慢消失掉,但到了冬天可能還會來。


《中國科學報》:如果新冠病毒有了疫苗,作用大不大?


劉文設:疫苗到底有沒有用很難說。看中國的報道,一些病人好了之後還會“復陽”,這說明人侵染病毒之後,自身產生的免疫作用有時並不能完全清除病毒。這就意味著疫苗打給普通人,儘管會有免疫反應,但產生的一些抗體可能不足以完全中和掉病毒。這是現在比較擔心的一點。


另外,從2003年出現SARS到現在已經17年了。一提到SARS,每個人都很害怕,但17年來卻沒有針對它的疫苗。可能是疫苗太難了,很多疫苗做出來之後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


《中國科學報》:目前,新冠病毒藥物哪些更具有針對性?


劉文設:新冠病毒最重要的蛋白質就是刺突蛋白、RNA複製酶、主蛋白酶和類木瓜蛋白酶。我們在談到新冠病毒的時候,都會把目光放在它表層的刺突蛋白“Spike”上。刺突蛋白是結合人的表面受體“ACE2”的,如果能做出抑制劑,就可以阻止病毒跟人的表面受體結合,抑制病毒侵染人的細胞。但問題是刺突蛋白跟人結合的位點恰恰也是新冠病毒中相對最不保守、變異最多的位點,針對刺突蛋白來做藥,比較容易失活,因為病毒很快就會產生新的變異。


現有藥物中,做得最好的是吉利德的瑞德西韋,已經經過一二期臨床試驗,三期美國正在做。它作用於SARS病毒的RNA複製酶。因為新冠病毒和SARS的RNA複製酶有96%的同源性,而RNA複製酶變異非常困難,一點變動就會對病毒整個複製過程產生很大的影響。這就是瑞德西韋肯定會對新冠病毒有極強抑制作用的原因。


《中國科學報》:目前,中國已上馬了多項與新冠病毒相關的臨床研究,其中包括藥物實驗。你怎麼看待與疫情相關的科學研究?


劉文設:在沒有科學原則的情況下,大規模上項目,會導致一些真正可用的東西被掩蓋掉,最終找不到真正用來治病的藥。


相對而言,特別是在現在這種大危機下,更應該秉持科學的原則,對任何臨床項目都要採用最科學的方法進行審批,而不是一起上。


比如豬流感暴發的時候,美國始終也沒有放鬆任何一個藥的臨床審批。臨床審批是一個基於科學的決定過程,必須嚴格按照科學方法進行。如果打破這個規則,整個科學的底層建築就全部被破壞掉了。中國需要做的恰恰是在任何情況下秉持科學的原則,對任何一個項目採用科學的方式去審批,而不是隨意開綠燈。


《中國科學報》:關於此次全球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你還有什麼想說的?


Lam:令我們慶幸的是,中國將疫情大部分控制在境內,特別是湖北省,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湖北省的病例和死亡人數非常高,但迄今為止,世界其他地區相對沒有受到影響。這必然給生活在那裡的人帶來巨大損失和不便。武漢醫護人員的死亡觸動了我,我知道他們做出了犧牲。


現在中國的情況趨於穩定,據報道新增病例還在下降,我們需要把注意力轉向中國以外的病例。


劉文設:從全球來看,中國強制隔離的措施是非常有效的。世界其他地方基本上都在蔓延,中國的確診病例在下降。


對於SARS和新冠病毒,不管是中國科學家,還是美國科學家,都不應該被這個疾病牽著鼻子走,而是應該在疾病產生之前就去尋找能夠控制疾病的藥物。


做科學最基本的目的還是學以致用,特別是在這種時候,應該把自己所學到的東西都用在實處,儘量去拯救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