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古代給皇帝殉葬的妃子如果不願意死怎麼辦,她們是否有一線生機?

文|飛魚說史

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荀子.禮論》

中國古代人認為當人死了之後,並沒有徹底消失,而是在“另一個世界”仍然過著類似活著時候的生活。

所以古人認為對待死者應該“事死如事生”,這樣一來,為了保證在另外世界可以生活得很滋潤,所以儘可能的把生前所用的物品帶入墳墓,這雖然是不符合科學的,但在古代確實合理的。

因為活著的人要對死者有所交代,事死如事生也就成為了一件合乎人情的“禮制”。

古代給皇帝殉葬的妃子如果不願意死怎麼辦,她們是否有一線生機?

影視中古代的嬪妃

不過,這種制度在帝王身上卻變了味道,生前的顯赫,讓他們對權力極其貪戀,為了讓死後依然榮耀,所以他們就會在即位時,就開始籌備自己死後的歸屬,所以就興建了一座座帝王的陵墓。

當然,並不是單單修建一座奢華的陵墓就可以,這些帝王還會盡可能多的帶走生前的物品,數不盡的金銀財寶貴重物品就這樣搖身一變成為了不見天日的“冥器”。

但有些帝王對於沒有生命物品的陪葬還不滿足,生前的享樂讓他們有了別樣的想法,那就是讓自己的妃子為自己陪葬,以便在另外的世界繼續享樂,所以嬪妃為帝王殉葬,雖然慘無人道卻又屢禁不止。

古代給皇帝殉葬的妃子如果不願意死怎麼辦,她們是否有一線生機?

影視中古代的嬪妃

那麼古代給皇帝殉葬的妃子如果不願意死怎麼辦,她們是否有一線生機?

說此之前,我們得先來說說活人殉葬制度的興起和衰落。

人殉制度的興起。

人殉這種野蠻的制度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興起,沒有準確的依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殷商時期已經出現了,根據發掘殷商時期的古墓可知,其中單單殷墟侯家莊商王大墓中就有164具殉葬者的骸骨。

另外商王妃婦好墓、曾侯乙墓均有殉葬者的骸骨,根據專家鑑定這些骸骨生前全部為年青女子,由此可見,人殉這種陋習在殷商時期已經屢見不鮮,而在奴隸主貴族中,這種制度更是風行一時。

古代給皇帝殉葬的妃子如果不願意死怎麼辦,她們是否有一線生機?

影視中古代的嬪妃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人殉制度在秦國非常普遍,而在山東諸侯國中雖然也有相關記載,不過相比較秦國來說還是不值一提,而秦國一開始的活人殉葬,並不是指定君王的妃子來殉葬,而是朝中重臣,至於這樣做的目的,很可能是因為國君怕重臣尾大不掉。

對此,《史記》中有明確記載,秦武公死的時候,從死者66人,而到了秦穆公時,從死者已經達到了177人,其中明確記載了從死者有奄息、仲行、針虎三名良臣。

而之後這種情況在秦國越演越烈,大批青壯年奴隸都為奴隸主從死了,等到秦獻公繼位的時候,他深感痛心,於是下令廢除人殉制度,代之以人俑殉葬,你或許會說什麼是人俑呢,其實就是陶製的假人,如果還不理解,可以去看看兵馬俑,這是人俑技術的巔峰之作。

人殉制度的衰落。

秦國的活人殉葬制度,自秦獻公之後,開始慢慢走向低迷,知道秦始皇死後,秦二世下令,命令秦始皇的妃子從死,《史記·秦本紀》記載:先帝(秦始皇)後宮未生子女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自此正式確立了嬪妃為皇帝殉葬的制度。

不過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為他陪葬的人並不是單單隻有後宮嬪妃,還有數以萬計的參加修建秦始皇陵的勞工,等到秦始皇被下葬之後,這些人沒活著走出來一個。

古代給皇帝殉葬的妃子如果不願意死怎麼辦,她們是否有一線生機?

影視中古代的嬪妃

到了漢唐時期,活人殉葬這一制度,慢慢再次走入了低迷,而發展成為了陪葬,也就是達官貴人或者後宮嬪妃自然死亡之後,安葬在帝王旁邊就行,這其實還是比較能被人接受的制度,但是到了宋朝之後,遊牧民族先後攪亂或者入主中原,導致了嬪妃殉葬在中原再次興起。

到了明朝,後宮嬪妃殉葬先帝,則又風靡一時,朱元璋死後,宮人就多有殉葬,而且人數不少,一直到明英宗時,這種制度在明朝才徹底被廢除,而等到了清軍入關,這種制度又再次興起,到了清朝康熙皇帝之後,嬪妃殉葬才算徹底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嬪妃不願意從死怎麼辦?

既然嬪妃殉葬皇帝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那麼長的時間,因此而死去的嬪妃自然不在少數,那麼肯定有不少的嬪妃並不願意接受這種結局,想想也是,被皇帝看中本來是一件榮耀的事,結果卻落得要去陪葬,這等落差又是幾個人能接受的呢,但是她們不願意死是不是就能有一線生機呢?

很顯然,並沒有,當這種制度存在的時候,皇帝一死,這些嬪妃的結局就已經註定了,即使她們不願意死,也有人會幫助她們走完這一步。

古代給皇帝殉葬的妃子如果不願意死怎麼辦,她們是否有一線生機?

影視中古代的嬪妃

如果願意死不反抗,那麼她們會落得一個相對好的結局,就是自己自盡,以表明對皇帝的忠貞,當然也會被繼任者大大的表揚一番,說不準還會給自己宮外的家庭帶來一筆財富,但是通常情況下是不現實的,因為古代是當權者說了算,給不給也是這些人的意願。

如果不願意死而反抗,那麼她們也並不能如願,通常情況下會被太監或者宮中的其他人殺死,至於怎麼死法,不同的朝代也有不同的方式,不過一般情況下都是被勒死或喝毒藥,如果在簡單一點,那就會直接被送進皇帝的陵寢,然後任其自生自滅。

結束語:

在古代王朝中,皇帝是至高無上的,生前榮耀,死後他們也不甘孤寂,所以以嬪妃殉葬這種制度,看似慘無人道,但又被統治者沿用,這也說明了封建制度的落後性,但身在其中的人卻無法反抗,這不僅是當時嬪妃的悲哀,更是時代的侷限。

古代給皇帝殉葬的妃子如果不願意死怎麼辦,她們是否有一線生機?

影視中古代的嬪妃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讓嬪妃陪葬嬪妃也不能不死,大多數嬪妃其實也並不會反抗,因為知道反抗也是徒勞無功,說不準還會連累自己的家人受到懲罰,所以真正敢反抗的其實只是少數,當然還有一種機會,那就是被後來的皇帝看上,只不過這種概率又有多大呢,畢竟像武則天這樣的人物在歷史上少之又少。

對此,您怎麼看?

參考文獻:《中國通史》、《史記》、《資治通鑑》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